石伟珍
- 作品数:99 被引量:3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杭州市西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选的5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根据随机分层配对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
- 过建春施军平陈群伟刘雁石伟珍王飞马文骏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 文献传递
-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SREBP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在NAFLD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经肝组织活检确诊的NAFLD患者和非活动性的HBV感染者(ASC)并不伴有脂肪肝患者各20例,采用一次性活检针经皮肝活检方法获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中SREBPs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TG、CHO)、空腹血糖(FSG)和血清酶谱(AST、ALT和GGT)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①与ASC组比较,NAFLD组肝组织呈弥漫性轻、中、重度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组织SREBPs表达明显增加,②NAFLD组血清ALT、AST、TG、CHO、FSG、FINS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SREBPs在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导致了肝组织的脂肪变,加剧了其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通过干预肝组织SREBPs的过度表达可能是预防和治疗NAFLD的有效途径。
- 蒋艳明石伟珍施军平苏艳霞严娟娟王宇芳过建春
-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组织
- HLA-DQA1基因多态性和HBV感染结局的关联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临床结局的关联。方法临床收集慢性乙型肝炎(n=120)、慢性HBV携带者(n=60)、自限性HBV感染者(n=60)三组病例,前两组诊断均经肝...
- 过建春荀运浩石伟珍施军平刘长灵
- 关键词:病毒性乙型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证素及分布特点,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证素分布及证候发展规律。方法:收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中医证候证素资料,以症状为基础,根据证素理论,分析相关证素的分布及特点。结果:在总体...
- 过建春方兴刚李春青王宇芳石伟珍
- 关键词:中医证候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 TGFβ1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影响
- 目的:探讨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关系。
方法:以肝组织病理诊断为区分慢性HBv感染者纤维化程度的主要方法,用DNA测序法分析173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和52名健康体检者的TGF β 1基因密码子1...
- 陈群伟过建春施军平包剑锋娄国强石伟珍荀运浩
-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纤维化TGFΒ1基因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 文献传递
- 终末期肝病模型动态评分评估HBV相关肝衰竭预后的价值
-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其变化率(AMELD)在预测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HBV相关肝衰竭患者98例,随访24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MELD、AMELD分值。比较...
- 王薇薇过建春李春青荀运浩王宇芳俞秀丽石伟珍
- 关键词:肝衰竭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模型
- 文献传递
- TGF-β1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影响
- 目的探讨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以肝组织病理诊断为区分慢性HBV感染者纤维化程度的主要方法,用DNA测序法分析173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TGF-β1基因密码子10和密码子25、...
- 陈群伟过建春施军平包剑锋娄国强石伟珍荀运浩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乙型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从“治未病”理论入手论治慢性肝病被引量:5
- 2009年
-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具有良好前景。
- 荀运浩过建春施军平石伟珍包剑锋
- 关键词:治未病HBV携带者慢性肝炎
- 浙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初步研究
- 慢性HBV感染人群临床结局差异很大,宿主因素可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医体质学是从中医角度揭示宿主个体特征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少有文献报道。基于此,我们初步观察了本院就诊的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具体报...
- 荀运浩过建春石伟珍施军平包剑锋刘长灵
- 文献传递
- 96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96例甲型HlNl流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甲型H1Nl流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9年8月20日至9月23日于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26.52±10.62)岁,64例有甲流接触史.以发热100%、咳嗽86.4%、咽痛66.6%和肌肉酸痛32.3%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很难区分,需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查及时诊断隔离治疗.
- 王宇芳过建春娄国强荀运浩俞秀丽石伟珍施军平喻剑华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