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瑞兰
- 作品数:122 被引量:54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因其对供体伤害小、费用少及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早,在自体移植中已逐步替代骨髓造血干细胞[1].老年患者是否可行自体移植,取决于是否可采集到足够数量的自体PBSC.为此,我们对老年患者自体PBSC动员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讨老年患者自体PBSC动员效果及影响因素。
- 洪鸣李建勇吴汉新陆化钱思轩张闰张晓艳吴雨洁盛瑞兰
-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
- 套细胞淋巴瘤一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类较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形态学方法常难以将其与其他类型小细胞淋巴瘤相鉴别。为了提高对MCL的认识,报道1例误诊为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MCL,总结该病例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符合MCL的特征,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了包括t(11;14)在内的多种染色体异常。结论:MCL为难以确诊的疾病,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多重荧光原位杂交、FCM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检查有助于MCL的诊断。
- 于慧徐卫吴雨洁程月新仇海荣张苏江盛瑞兰李建勇
-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FCM
- 增殖相关抗原Ki-67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恶性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增殖相关抗原Ki 6 7的检测 ,观察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对 34例NHL活检石蜡组织进行Ki 6 7检测 ,观察Ki 6 7指数 (Ki 6 7LI)与NHL恶性程度、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HL低度恶性 (LG)、中度恶性 (MG)和高度恶性 (HG)三组之间Ki 6 7LI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恶性程度低的 ,Ki 6 7LI低 ;恶性程度高的 ,Ki 6 7LI高。首次化疗缓解与未缓解组之间Ki 6 7LI无显著性差异 (P >0 1)。Ki 6 7LI≤ 2 0 %组的生存期较Ki 6 7LI >2 0 %组为长 (P <0 0 5 )。结论 增殖相关抗原Ki 6 7的检测 ,能反映NHL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与NH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是判断NHL预后的有效指标。
- 徐卫盛瑞兰郑肇巽徐天蓉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KI-67抗原病理学预后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gH和TCRγ基因重排在Lennert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 1997年
- 目的对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及T细胞受体(TCRγ)进行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在Lennert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方法新鲜的淋巴结标本用常规方法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后进行IgH及TCRγ基因重排分析。对IgH基因扩增,选用嵌套式PCR法。对TCRγ基因扩增,采用多对混合引物Mix1、Mix3和Mix2、Mix3分两组同时进行。结果经PCR基因重排分析表明TCRγ克隆性基因重排,结合病理形态诊断为T细胞性Lennert淋巴瘤。结论与病理形态学的检查方法相比,两种基因重排分析的方法对于淋巴瘤细胞克隆性增生的识别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CRγ基因重排在Lennert淋巴瘤的诊断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 吕翔盛瑞兰夏薇朱广荣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淋巴瘤T细胞基因重排
- 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本研究中我们对以CD38、ZAP-70和遗传学异常(11q-、17p-)筛选出的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进行早期氟达拉滨单药,以及氟达拉滨为主方案的干预治疗,对已有治疗指征的CLL患者,观察应用此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其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
- 徐卫李建勇吴汉新钱思轩陆化仇红霞曹祥山李丽于慧盛瑞兰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氟达拉滨ZAP-70临床相关指标遗传学异常CD38
- 46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例分析
- <正> 目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具有多种不同临床特点。本文对465例恶性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淋巴瘤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8年7月至2003年3...
- 徐卫李建勇吴汉新陆化盛瑞兰
- 文献传递
- 预激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 <正>目的:利用CAG预激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探讨CAG方案在治疗成人MD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22患者中位年龄55岁(21-71岁),其中男女各11例,RAEB-Ⅰ10例,RAEB...
- 钱思轩陈浩月张苏江陆化吴汉新仇红霞洪鸣张闰沈文怡张晓艳许戟王莉朱雨葛峥卢瑞南陈丽娟刘澎朱华渊范磊缪扣荣徐卫盛瑞兰李建勇
- 文献传递
- 急性白血病纤溶异常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的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 )变化。方法 临床分析 41例AL患者的出血表现及实验检测血小板计数 (BPC)、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D 二聚体 (D D)、纤溶酶原活性 (PL∶A)、α2 纤溶酶抑制物活性 (α2 PI∶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 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 (PAI∶A)。结果 32 %有出血 ,以皮肤粘膜为主 ,部分为内脏或颅内出血。BPC明显减少 ,FDP阳性率为 2 9% ,D D、t PA∶A和PAI∶A明显高于正常 ;D D发病期明显高于完全缓解(CR)期 ;α2 PI∶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明显低于对照组 ,出血组低于不出血组。PL∶A无明显改变。结论 AL的纤溶异常以继发性纤溶亢进为主 ,是引起AL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陆化葛峥张建富吴雨洁张继斌盛瑞兰敖忠芳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纤维蛋白溶解出血FDP
- 免疫分型结合基因重排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用免疫分型结合免疫球蛋白重链 (Ig H )及 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的分型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免疫分型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复合物 (APAAP)免疫组化法 ,基因重排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PCR法 )检测 5 8例初治成人 AL L 患者。结果 :1通过免疫分型检测 ,5 8例 AL L 中 ,43例 (74.1% )为不带髓系相关标记的 AL L(My- AL L) ,15例 (2 5 .9% )为带髓系相关标记的AL L(My+ AL L) ,以 CD1 5 最常见。 2采用 PCR法检测 Ig H基因重排和 TCR 基因重排发现 ,5 8例 AL L 中有79.3% (4 6 /5 8)免疫分型与基因重排结果完全吻合 ,即 T- AL L 出现 TCR 基因重排阳性 ,B- AL L 出现 Ig H基因重排阳性 ,2 0 .7% (12 /5 8)基因重排结果与免疫分型不能完全吻合。 3 5 8例 AL L经 DOL P或 DOCP方案 1个疗程后 ,My- AL L CR为 72 .1% (31/43) ,My+ AL L为 6 6 .7% (10 /15 ) ;AL L不同阶段 CR率分别是 :T- AL L为82 .4% (14/17) ,Pro B- AL L为 5 0 .0 % (3/6 ) ,C- AL L为 90 .5 % (19/2 1) ,Pre B- AL L为 33.3% (4 /12 ) ,成熟 B- AL L为 5 0 .0 % (1/2 ) ;经基因重排检测与免疫分型吻合的 AL L CR率为 71.7% (33/46 ) ,不吻合的 AL L 为 6 6 .7% (8/12 )。
- 吴雨洁敖忠芳陆化盛瑞兰朱广荣徐卫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基因重排预后
-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被引量:6
- 2008年
-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 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 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 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 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 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例,其中2例患者因CMV所致间质性肺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
- 吴汉新钱思轩洪鸣张亚平陆化张闰张晓艳陈丽娟卢瑞南张苏江刘澎葛峥范磊王莉许戟田甜朱雨仇红霞徐卫盛瑞兰李建勇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