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皇甫平燕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青年(博士)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拆分
  • 1篇乙胺
  • 1篇手性
  • 1篇氢键
  • 1篇位阻
  • 1篇硝基
  • 1篇硝基苯
  • 1篇硝基苯基
  • 1篇消旋
  • 1篇空间位阻
  • 1篇Α-苯乙胺
  • 1篇氨基
  • 1篇苯基
  • 1篇苯乙胺
  • 1篇1,3-丙二...
  • 1篇丙二醇
  • 1篇成盐
  • 1篇Π
  • 1篇P-

机构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宁波高等专科...

作者

  • 3篇皇甫平燕
  • 2篇何佺
  • 2篇彭阳峰
  • 1篇吴福忠
  • 1篇赵红亮

传媒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邻氯扁桃酸的拆分研究 Ⅱ.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在苯乙胺(PEA)、N-苄基苯乙胺(BPA)、1-(p-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SA)拆分邻氯扁桃酸(oClMA)的实验基础上,运用三点作用模型,结合NMR分析,探讨了氢键、空间位阻等在拆分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PEA、BPA、SA拆分oClMA的特性,说明成盐键力是拆分剂与oClMA成盐的基础、非对映体盐间氢键的存在对拆分起关键作用、非对映体盐间的多点性作用也很重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较弱的氢键作用。
彭阳峰何佺皇甫平燕吴福忠徐智胜
关键词:氢键空间位阻
手性芳基乙酸化合物拆分过程的研究
该文着重选择扁桃酸,邻氯扁桃酸和a-溴代邻氯苯乙酸作为手性芳基乙酸类物质的代表,对手性芳基乙酸类化合物的非对映体盐法结晶拆分过程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了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对手性识别的影响,提出氢键,共轭体系中的大π离域体...
皇甫平燕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邻氯扁桃酸的拆分 Ⅰ. 工艺过程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为了制备手性邻氯扁桃酸,选择了具有光学活性的α-苯乙胺等3种胺类物质作为拆分剂,分别考察它们在水、乙醇、甲苯、乙酸乙酯、乙腈等多种溶剂中的拆分特性。结果发现,采用光学活性1-(p-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为拆分剂,可以顺利地在水中拆分邻氯扁桃酸,产品光学纯度达99%,拆分剂回收率大于90%,易于实现工业化。
何佺彭阳峰徐智胜皇甫平燕赵红亮
关键词:Α-苯乙胺拆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