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鹤鸣

作品数:8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污染
  • 6篇空气污染
  • 4篇污染指数
  • 4篇空气污染指数
  • 2篇气象
  • 2篇京津
  • 1篇大雾
  • 1篇大雾天气
  • 1篇沙尘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化影响
  • 1篇气溶胶
  • 1篇气溶胶光学
  • 1篇气溶胶光学厚...
  • 1篇气象条件

机构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云南省气候中...
  • 1篇杭州市气象局
  • 1篇宿迁市气象局

作者

  • 8篇白鹤鸣
  • 6篇师华定
  • 3篇吴宜航
  • 2篇高庆先
  • 2篇李喜仓
  • 1篇杜吴鹏
  • 1篇孟凡浩
  • 1篇张时煌
  • 1篇沈润平
  • 1篇邸瑞琦
  • 1篇高春香
  • 1篇周斌
  • 1篇齐冰
  • 1篇于之锋
  • 1篇付加锋
  • 1篇周锡饮
  • 1篇陈东升
  • 1篇杜荣光
  • 1篇史华伟
  • 1篇程晋昕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地区污染排放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城市空气污染和区域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此,研究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治理和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
白鹤鸣
关键词:空气污染API
文献传递
基于气象调整的京津冀典型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序列重建被引量:20
2015年
空气污染时间序列中气象信息与污染源排放信息的分离研究对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北京市、天津市和石家庄市2001-2010 年期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逐日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KZ 滤波将API 时间序列分解为短期分量、季节分量和长期分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API 基线分量和短期分量与相应尺度气象要素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残差进行滤波和序列重建,最终得到去除气象影响的API 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污染源排放的变化,京津石3 市API 长期分量在2002-2009 年期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不利的气象条件致使京津石3 市API 长期分量增加1~13,而在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改善呈现促进作用的情况下API 长期分量减少2~6.
白鹤鸣师华定高庆先李喜仓邸瑞琦吴宜航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
沙尘与大雾天气对京津石空气质量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北京、天津、石家庄2001—2010年沙尘与大雾天气的统计数据以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分析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特征及大雾和沙尘天气下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空气质量情况,进而得出沙尘大雾天气对京津石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API总体呈下降趋势,天津、石家庄相对于北京空气质量改善较为明显,且空气质量夏季>秋季>春冬季。沙尘天气条件下,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API平均值分别为255、179和167,空气质量出现良的比率天津为24%,北京、石家庄为10%左右,出现重污染的比率北京高达50%以上,天津和石家庄均在20%左右;3市沙尘天气高频次均出现在3—5月份,但北京沙尘天气发生次数远大于天津和石家庄。大雾天气条件下,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API平均值为185、130和167,空气质量出现优或良的比率:天津>石家庄>北京,北京和石家庄出现重污染的比率均接近30%,天津不到10%,所以大雾天气对3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大雾天气频次的变化波动并未对该地区空气质量的年际变化造成显著影响,3市高频次大雾天气集中在10—12月份,对该时段内空气污染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贡献。所以沙尘和大雾天气均对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空气质量存在不利影响,其中对北京影响最为严重,对天津影响最轻。整体上沙尘对3市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大雾天气影响较小。
师华定史华伟白鹤鸣曹志会
关键词:沙尘大雾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反馈的研究评述被引量:31
2012年
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都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其影响与反馈已成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影响及反馈的研究成果,并且重点评述了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气候变化对近地面臭氧和颗粒物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指出,现阶段尚没有一个能够综合考虑气象条件、排放源、下垫面等诸多因子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机理过程模型,无法定量描述大气组分在不同气象条件作用下的演变过程等.提出未来研究中应深化对机理机制的认识,减少模式的不确定性,加强在排放清单的编制、立体观测网的构建、互馈机理的试验、模式的集成耦合等方面的研究.
师华定高庆先张时煌陈东升杜吴鹏付加锋白鹤鸣
关键词:空气污染气候变化
近十来年杭州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卫星反演研究
2016年
利用杭州市2003-2015年逐日MODIS数据,基于暗像元算法反演其500m空间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历史序列,并结合地基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杭州市AOD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OD反演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16%、33.08%,反演结果相对可靠;在2003-2015年期间,杭州市AOD年均值呈波动状态,但无明显增加或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春、夏季AOD均值较高,大于秋、冬季,冬季AOD均值最低;AOD月均值在1-6月呈现增加趋势,并在6月达到峰值,随后在7-12月呈减小趋势;此外,杭州市AOD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北部高、西南部低,其中,最高值区域主要分布于杭州市中心,次高值分布于江干区、余杭区东部、萧山区东部.
吴宜航白鹤鸣程晋昕于之锋齐冰杜荣光周斌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MODIS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气污染指数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48
2013年
BP神经网络已成为研究空气污染预测的有效工具之一。文章利用近十年北京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污染指数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不同季节的空气污染指数预测模型,对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进行了预测。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法,对比分析了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季的预测值与监测值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84、0.89、0.85。北京春季常伴随有沙尘天气,而文章并没有考虑沙尘天气对预测模型的影响,因此春季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在四季中最低,其预测值与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1。由于秋季不同空气质量级别的数据都有较多分布,因此该季节构建的网络更具有代表性,其预测精度在四季中最高,预测值与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89。总之,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于北京空气污染指数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白鹤鸣沈润平师华定董钰春
关键词:神经网络空气污染指数
气象条件对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评估被引量:14
2016年
定量评估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对合理控制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呼和浩特市2001—2012年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基于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方法将API与各气象要素序列分解为短期分量、季节分量和长期分量,其中API长期分量反映周期大于1.7 a的波动情况,主要体现空气质量的长期变化趋势。API不同分量与对应时间尺度的各气象要素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通过逐步回归和残差分析方法,构建由排放引起的API长期分量,并将其与原始长期分量做差值,进而得到气象条件影响下的定量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在2002—2006年上半年,气象条件致使API长期分量增加10,而在2006年下半年至2011年,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改善起促进作用,使API长期分量减少5。
吴宜航白鹤鸣师华定李喜仓高春香宋海清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气象条件
30年来蒙古国和内蒙古的LUCC区域分异被引量:15
2013年
本文以欧空局300m土地覆盖数据集为基础,参考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2期蒙古高原遥感影像,建立20世纪70年代、2005年2期土地利用及动态数据库,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数量模型,分析了蒙古国与内蒙古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对比分析蒙古国和内蒙古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及各地类间的转移变化,揭示2个区域的LUCC分异规律,并对土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自然条件及人类扰动共同作用下,蒙古国及内蒙古均表现出草地面积逐年减少,草地退化趋势明显;裸地面积不断增加,沙漠化现象严重;农田及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水域面积呈现衰减;未利用地是其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增加的主要来源;由于人类扰动差异,蒙古国林地面积略有减少,内蒙古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气候干暖化、人口增长,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是驱动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师华定周锡饮孟凡浩白鹤鸣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分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