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辉
- 作品数:18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尼可地尔对PCI术后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PCI术后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I术后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对照组治疗外,给予尼可地尔(欣地平)5mg,每日3次口服,1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明显降低患者不稳定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校正的QT离散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用于PCI术后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安全、有效。
- 张迎张敏宁小康郭颖强武向阳杨志偲王坤锋畅辉岳黎明罗文平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绞痛尼可地尔
-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再住院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比索洛尔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 陈玲畅辉岳黎明
- 关键词:比索洛尔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 右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分为两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2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40例,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并检测血浆中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对比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到12个月随访时,RVA组病例EDV明显大于术前(P?0.05),EF明显小于术前(P?0.05),血浆NT-proBNP值明显大于术前(P?0.01);RVOT组EF值大于RVA组(P?0.05),血浆NT-proBNP值小于RVA组(P?0.01)。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较小。
- 罗文平畅辉岳黎明刘海燕宁小康
-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及血红素氧合酶-1水平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关系。方法将35~65岁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160 mg/d)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接受16周的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PAR-γ、HO-1水平;并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缬沙坦治疗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P<0.01),升高血清HO-1和PPAR-γ水平(P<0.01),降低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含量(P<0.01)。结论缬沙坦在血压治疗达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尿蛋白,作用机制推测可能与其炎症调控作用有关。
- 陈玲岳黎明畅辉
- 关键词:高血压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血红素氧合酶-1
- PCI术后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的回顾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回顾分析PCI术后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在预防消化道出血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行PCI治疗术后6~12个月内持续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的110名患者,根据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的同时有无联合使用PPI的情况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脑卒中)发生率和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联合服用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期间,A组中无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有25例在随访期间由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心血管事件发生3例,包括2例支架内血栓,1例脑卒中,B组中有32例新发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7例有粪潜血阳性,无消化道大出血病例,心血管不良事件5例,其中3例新发心梗,1例脑卒中,1例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结论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不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疗效,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发生率。
- 岳黎明畅辉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氯吡格雷出血心血管事件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 地榆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药地榆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方法]对12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和栓塞治疗,观察栓塞治疗效果及术后3~12个月随访患者症状改变情况。[结果]子宫动脉造影显示子宫肌瘤为富血管性肿瘤,TUAE治疗后治疗组有84.31%,对照组有83.33%,患者月经量减少,并逐渐恢复正常;术后2个月复查,治疗组有80.95%,对照组有77.5%,患者血红蛋白值达到正常水平。随访患者中,治疗组肌瘤大小平均缩小为73.2%,对照组缩小为70.1%。[结论]地榆粉在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中,比其他栓塞材料更具优越性和安全性,为子宫肌瘤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 张鹏天王麦绒张兆国岳黎明畅辉程天立李长泓
- 关键词:子宫肌瘤地榆栓塞
- 外伤后四肢动脉急性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伤后四肢动脉急性闭塞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外伤后四肢动脉急性闭塞患者行介入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DSA造影显示四肢动脉闭塞段的部位、范围。11例完全再通,术后远端动脉恢复正常,疼痛明显减轻、消失,未出现肢体坏死,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外伤后肢体动脉急性闭塞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段,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同时为外科手术创造了条件。
- 畅辉岳黎明
- 关键词:外伤动脉闭塞介入
- 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中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中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对 32例转移性肝癌均进行两次以上的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配合口服中药山仙冲剂治疗 ,6周后行B超、CT、数字减影复查其疗效。结果 :病灶变小 ,生存质量、治疗后生存期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中药治疗转移性肝癌疗效好 ,毒副作用小 ,明显优于目前临床报道的单纯化疗栓塞治疗。
- 喻立才畅辉岳黎明
-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药治疗疗效观察肝动脉介入化疗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中药内服预防肺血栓栓塞30例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对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30例均为下肢静脉血栓病史患者并经下肢静脉造影证实静脉以上血栓,植入永久滤器后观察随访,最长随访3年。结果:30例在抗凝期间均未出现肺栓塞。提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配合中药内服在预防肺栓塞方面有重要作用。
- 岳黎明畅辉刘延陵
- 关键词:肺栓塞活血药腔静脉滤器肺血栓栓塞中药内服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 八珍汤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观察八珍汤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均行TACE治疗,1次/4周共2次,并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予加用八珍汤1包,2次/d,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8周时随访一次。观察患者临床总证候、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生活质量(KPS)变化、不良反应和1年、2年生存率。结果:八珍汤临床总证候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口干、腹胀、乏力和纳呆症状及生化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减轻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对照组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八珍汤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
- 寇小妮郝明霞解新科畅辉
- 关键词:八珍汤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