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石榴
- 作品数:43 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阻力训练及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肌肉活性和力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后下肢肌肉力量变化,比较肌肉激活模式的不同。方法:将16名男性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8周下肢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采用3-D测力台测试训练前、后最大随意收缩值,用表面肌电记录训练前、后6次重复训练动作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的激活信号,计算积分肌电值和髋、膝、踝关节周围拮抗肌共激活。结果:两组下肢肌肉力量均显著提高,阻力训练组效果较明显。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显著高于阻力训练组。训练后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出现适应性变化,髋、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显著升高,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训练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阻力训练组训练前、后肌肉活性及拮抗肌共激活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超等长阻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肌肉间协调性,可以优化肌肉动作的运动策略。
- 井兰香刘宇田石榴
- 关键词:肌肉力量
- 老年人肌力流失与肌肉疲劳的肌动图研究被引量:27
- 2007年
- 研究目的:探讨老年人肌力流失对肌肉质量、最大肌力与爆发力的影响,并以肌动图(MMG)来观察老年人股外肌在不同强度表现时运动单位的激活与老化对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方法:受试者为老年组与年轻组各10位。受试者实施股四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最快速度不同强度(75%、60%、45%1 RM)的伸膝动作及45%的疲劳测试,记录向心期不同强度的MMG讯号。研究结果:老年组的绝对/相对最大肌力与爆发力皆明显低于年轻组(P<0.05),而相对最大爆发力比最大肌力下降的比例高达46.2%;各强度的MMG振幅与平均功率频率皆小于年轻组(P<0.05),显示老年组的肌纤维以慢肌为主,并发现老年组75%强度时的MMG振幅下降,表示老年人因高负荷募集不到快肌所致;MMG中位频率则无年龄差异。研究结论:老年人在静、动态力量表现有肌力流失的现象,老化对爆发力影响远超过对肌力影响,MMG讯号反应肌肉收缩的力学活动。
- 刘宇彭千华田石榴
- 关键词:老年肌肉疲劳
- 中药制剂对力竭训练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醇的影响
- 研究目的:本实验研究了中药制剂对长期力竭训练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醇的影响,了解其对训练效果及促进疲劳恢复的意义。研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组)20只、运动训练组(E组)40只、运动...
- 詹晖葛新发田石榴
- 关键词:大鼠血清中药制剂皮质醇
- 文献传递
- 上海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模式和途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与教学和科研职能相比,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的时间最迟,学者们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也比较少,我们要适应上海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优化上海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模式和途径,促进上海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健康发展,推动上海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发挥更大的社会贡献。
- 尹中张宏东田石榴齐大鹏符海菁
- 关键词:高等教育上海高校社会服务
- 新的灵敏性反应测试方法在直线加速和变向速度训练中的研究
- 本文目的是为了评价一种新型的灵敏性反应测试方法的信度与效度。通过对专业运动员和非专业运动员下肢的选择反应时的测定,探讨决定运动员灵敏性的关键因素。
- 王东海田石榴
- 老年人肌力流失与肌肉疲劳的肌动图研究
- 研究目的:用肌动图(MMG)来观察老年人股外侧肌在不同强度爆发力表现时运动单位的激活模式与老化对肌肉疲劳的影响,探讨老年人肌力流失对肌肉质量、相对最大肌力与爆发力的影响。
- 田石榴刘宇彭千华
- 关键词:肌肉疲劳爆发力老年人
- 文献传递
- 女子散打运动员慢速降体重过程中相关指标监测
- 研究目的:观察女子散打运动员4周慢速降体重训练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了解散打运动员在慢性降体重过程中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实验对象为上海体育学院女子散打队健将运动员,一级运动员14名,进行为期4周的慢速降体重训练...
- 田石榴沈学军韩冬
- 关键词:女子散打运动员降体重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肌肉力量流失特点研究
- <正>研究目的全球老龄化带来的公共健康医疗问题成为各国政府与研究者所热切关心的问题。老年人一直是被忽视的群体,虽然在一些发达地区,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就国内情况看来,关于老年人运动国内的研究不够全面,波及范围...
- 张玲莉田石榴
- 关键词:老年人肌肉力量身体锻炼
- 文献传递
- 男子篮球运动员不同负荷负重蹲跳的力学特征和肌电图表现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男子篮球运动员不同负荷下负重蹲跳(WCMJ)的动力学和肌电图变化。方法: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8名。先测试受试者半蹲时的最大等长肌力:受试者双脚站立于测力台,上身保持挺直,屈膝约100度,将杠铃杆调整至合适高度,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力量蹲举固定不动的杠铃约5秒,从测力台软件上读取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记录为下肢最大等长肌力(MVC)。以10%、20%、30%、40%、50%和60%MVC负重,进行WCMJ。采用三维测力台记录受试者纵跳时的下肢动力学数据,利用力量-时间曲线,判断离心阶段与向心阶段,并计算最大速度、离心及向心阶段相对爆发力等衍生数据。同步测试收集受试者半蹲跳时肌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数据,依此对蹲跳(CMJ)及不同负荷WCMJ的肌电信号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WCMJ动作对最大速度、相对爆发力、腾空时间和高度、积分肌电的影响。结果:(1)离心阶段:负荷增加至30%MVC,最大速度开始下降,40%、50%MVC负荷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最大爆发力随负荷增加而增加。股外侧肌标准化积分肌电值随负荷增加而上升,股二头肌标准化积分肌电值随负荷增加先升后降。(2)向心阶段:最大力量随负荷增加而增加,相对最大爆发力随负荷增加而增加,30%MVC负荷时达到峰值,之后下降。所有负荷之间股外侧肌积分肌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二头肌积分肌电值随负荷增加而上升,50%MVC负荷时下降。结论:随着负荷增加,机体通过提高运动单位的募集提高相对最大爆发力,负荷过高则募集运动单位的能力下降。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应采用低于30%MVC负荷的WCMJ进行训练。
- 田石榴刘宇井兰香吴贻刚
- 关键词:超等长训练运动控制积分肌电
- 负重超等长力量训练的神经适应
- 超等长训练作为一种新的爆发力训练手段,从理论基础上认为,既能增加最大力量,同时又能增加爆发力,能产生良好的力量适应,但负重超等长训练最佳负荷的控制和神经肌肉系统的适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运用负重超等长训练系统作为辅助训练...
- 田石榴刘宇井兰香
- 关键词: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