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增荣 作品数:40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西农501 被引量:2 2020年 西农50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技术选育而成,其母本为西农509,父本为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H8-4。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20。品种权号:20161795.5。1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228.1 d.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叶色深绿,分藥力中等。 朱建峰 陈春环 张荣琦 张宏 王长有 王亚娟 刘新伦 田增荣 赵继新 吉万全关键词:染色体工程 衍生系 远缘杂交 小麦小染色体的发现及其特殊PMC减数分裂Ⅰ行为 被引量:1 1997年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有42条染色体,近年来在细胞质来源于无芒山羊草(Ae.mutica)、黑麦(Secale cereale)、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 2n=70和Agropyron glaucum 2n=42)的异质普通小麦中分别发现了小染色体(microchromosomes),在方穗小麦-黑麦(Triticum tauschi-Secale cereale)双二倍体(DDRR)中也发现了小染色体。这类小染色体均较亲本染色体小,具端着丝粒,载有促进结实基因或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现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遗传学研究。本文简要报道在普通小麦自花结实4D缺体中发现的一种小麦小染色体及其特殊减数分裂行为。 徐旗 余玲 田增荣 朱建峰 李滨 李振声关键词:小麦 减数分裂 一种滨麦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麦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的应用,将滨麦EST‑STS引物标记进行PCR扩增,通过数据库比中国春,普通小麦及华山新麦草,得到滨麦特异的序列。对本发明我们一共得到了滨麦的特异序列有1条。通过滨麦的特异序列,对开... 吉万全 杜欣 王艳珍 师晓曦 王长有 陈春环 田增荣 张宏文献传递 普通小麦-滨麦及其衍生系的染色体组成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滨麦[Leymus mollis(Trin.)Pilger,NsNsXmXm,2n=28]属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大麦亚族(Hordinae)赖草属(Leymus Hochst.)的一个多年生四倍体植物,蕴含着丰富的小麦改良优异基因,是小麦育种的重要三级基因资源。为给普通小麦-滨麦种质类型的创制、筛选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细胞学观察、顺序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及分子标记等技术分别对普通小麦7182、滨麦及其高世代衍生系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寡核苷酸探针pSc119.2和pTa-535相结合的技术绘制出普通小麦7182所有染色体的FISH标准核型图。初步推断出滨麦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22m(6sat)+6sm。同时通过FISH-GISH技术鉴定出两种类型的普通小麦-滨麦高世代衍生系M47和M39,染色体组成分别表示为2n=56=42T.a+14L.m、2n=56=44T.a+12L.m。 杨晓菲 王长有 陈春环 田增荣 吉万全关键词:普通小麦 核型 染色体组成 原位杂交 利用小染色体的促进结实基因提高缺体小麦结实性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分别对含有小染色体的小偃5号、小偃6号和72180小麦品种自花结实4D缺体(依次编号为HN5、HN6和HN7)及其相应二体及正常4D缺体的5种农艺性状相对指数的研究表明:在4D缺体遗传背景下,小染色体载有促进结实基因;这三种自花结实缺体的小染色体对4D染色体缺失效应均有部分补偿作用,小偃6号自花结实4D缺体小染色体的这种补偿能力最强,小偃5号自花结实4D缺体小染色体的这种补偿能力最弱。将小偃6号自花结实4D缺体的小染色体导入5A缺体,附加一对小染色体的5A缺体结实率较正常5A缺体的提高12.5%,证明利用这种小染色体的促进结实基因提高缺体结实性的途径是可行的。 徐旗 田增荣 朱建峰 余玲 李滨 李振声关键词:结实性 小麦 一种小麦小染色体的产生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4 2005年 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小偃5号和小偃6号4E(4D)蓝粒单体代换系自交后代分离的二体、单体和白粒4D缺体中均不存在小染色体;这种白粒4D缺体进一步自交获得的自花结实4D缺体(HN5和HN6)中均产生了一对小染色体。HN5和HN6中的这两种小染色体在细胞减数分裂中期能发生配对的频率为77.4%,HN6中的小染色体与小麦4D染色体配对的频率为55.4%,HN5和HN6中的两种小染色体均不能与长穗偃麦草中的4E染色体发生配对。 田增荣 朱建峰 徐旗 杨群慧关键词:染色体配对 长穗偃麦草 自交后代 小偃6号 自花结实 代换系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H18和0841的SSR标记鉴定 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明确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中所携带的外源遗传物质,利用SSR标记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H18和0841进行了鉴定。SSR标记结果表明,331个SSR标记中有271个在亲本华山新麦草和普通小麦7182间具有多态性;85个在华山新麦草中具有清晰且明亮的特异条带,其中9个标记在H18衍生的8个单株中(2n=51~54)具有华山新麦草特征条带。0841的染色体数目为42条,利用筛选的9个标记对其鉴定,发现定位于小麦3D染色体上的标记Xbarc71在0841中具有华山新麦草的特异条带,同时缺失小麦亲本7182的特异条带,推测0841可能是华山新麦草的3Ns染色体代换了小麦的3D染色体。条锈病抗性鉴定显示,0841中抗至高抗条锈菌条中31号和条中32号混合小种。 邓欣 郑祥博 陈春环 王长有 田增荣 吉万全关键词: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衍生后代 条锈病抗性 细胞学 SSR标记 一种滨麦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麦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引物,包括47种SSR标记引物和119种EST‑STS标记引物。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子标记可作为现有技术的有益补充,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有效区分普通小麦及普通小麦的近缘物种,... 吉万全 王艳珍 王长有 杜欣 杜少帅 陈春环 田增荣 张宏文献传递 抗条锈病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有效挖掘滨麦优异的基因资源,利用形态学、细胞学、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分子标记等技术,对小麦-滨麦衍生后代M13063-3-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M13063-3-3的染色体构型为2n=44=22Ⅱ。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二条染色体有杂交信号,且能配对,表明两条外源染色体是滨麦的一对同源染色体。SSR、EST和PLUG标记分析表明,M13063-3-3附加的滨麦染色体归属于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A-PAGE电泳分析表明,M13063-3-3在α区具有滨麦染色体特征带,进一步验证了附加的滨麦染色体与小麦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有部分同源关系。田间条锈病调查结果表明,M13063-3-3对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混合菌种表现高抗。因此,M13063-3-3是一个附加了一对滨麦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抗条锈病的普通小麦材料,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李信 杨晓菲 马兵 陈志刚 王长有 陈春环 田增荣 吉万全关键词:普通小麦 衍生后代 条锈病 原位杂交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1Ns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为给后续研究和利用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H1-1-3-1-9-8提供依据,用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1-1-3-1-9-8在株高、穗长、穗型等性状上与华山新麦草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平均44.2 g,较亲本显著增加;H1-1-3-1-9-8的染色体构型为2n=44=22Ⅱ;经原位杂交鉴定,H1-1-3-1-9-8存在两条华山新麦草外源信号,且能够配对;选取普通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上的64对EST-STS引物对H1-1-3-1-9-8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同源群上的BE443796、BE446010、BE497584、BF202643、BG262410、BG607965和BM140362七对引物扩增出了华山新麦草的特异条带;经种子贮藏蛋白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H1-1-3-1-9-8具有华山新麦草特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以上结果说明,H1-1-3-1-9-8是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1Ns二体异附加系。 韩颜超 王长有 陈春环 田增荣 吉万全关键词:华山新麦草 异附加系 SD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