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茂周
- 作品数:48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减低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减低剂量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融cHOP)方案与减低剂量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DLBCL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且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年版)》中关于DLBCL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DLBCL。本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DLBCL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Ⅱ~Ⅳ期。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前已接受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②患者在本次人院前已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③患者对本次治疗应用的药物有变态反应史。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6例老年DLBCL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n=27)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n=39)。66例初治老年DLBCL患者66例应用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每例患者治疗至少3个周期评估疗效,能够耐受减低剂量R—CHOP或CHOP方案的老年DLBCL患者,行化疗4~6个周期,即1个疗程。对老年DLBCL患者进行近期治疗反应的评估,并随访观察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并观察老年DLBCL患者接受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27例老年D
- 祝彪向洪甘茂周李惠黄小兵黄娟王春森
- 关键词:CHOP方案淋巴瘤
- 参附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4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骨髓的造血和细胞免疫刺激作用。方法 共治疗 40例患者 ,在化疗后应用参附注射液。结果 参附注射液具有明显的刺激红系、粒系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但对血小板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在应用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 王晓冬张晋林王春森唐义平甘茂周
-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参附注射液骨髓造血功能免疫功能
- 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6-02/2009-06住院的72例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其中,男46例、女26例,中位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者使用伊曲康唑,剂量为:每次200mg,静脉滴注,1次/12h;用2d后,每次200mg,1次/d,完成疗程7d以上评价疗效。完成者共53例,疗程为732d,中位数14d。结果 53例完成疗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19例,进步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4.15%(34/53);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14/72),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的症状,均为一过性。结论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IFI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其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安全性高。
- 陈姣王晓冬万纯黔甘茂周姜涛
- 关键词:伊曲康唑侵袭性真菌感染恶性血液病
- 司帕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应用观察
- 2001年
- 目的:观察国产司帕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共治疗病人60例,随机分为试验、对照及开放组各20例。结果:试验及开放组共40例,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为95%和93.5%;对照组20例,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为80%和88.9%。用药中不良反应较轻,试验及开放组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率10%。结论:提示本药治疗临床常见的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 张晋琳祝彪王晓冬王春森唐义平万纯黔甘茂周
- 关键词:司帕沙星注射液氧氟沙星注射液
- 临床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了解不同临床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6-01/12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检出的2494株病原菌中,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7.8%),克雷伯菌属(15.8%),金黄色葡萄球菌(15.2%),真菌(14.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3%),假单胞菌属(10.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结论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真菌检出率增高,应加强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菌及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 甘茂周
- 关键词:病原菌抗生素药敏试验
-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是一组血小板减少伴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而无其它骨髓成分改变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院1980年~2000年共收治 AATP 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 甘茂周张晋琳王晓东王春森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降低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假性CD55 CD59缺失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女,43岁。因发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10 d 于2005-12-02入院。入院体检:贫血貌,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无干湿啰音,心脏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脏不大,脾肋下2 cm,质软,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17.7×109/L,RBC 2.06×1012/L,Hb 69 g/L。
- 王晓冬甘茂周徐利康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膜自身抗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伴发侵袭性真菌感染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伴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6年2月~2009年12月住院恶性血液病患者61例。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者使用伏立康唑,剂量为第1天每12小时给负荷剂量伏立康唑6 mg/kg静脉滴注,随后给维持剂量每12小时伏立康唑4 mg/kg静脉滴注。完成疗程10d以上评价疗效,疗程为7~35 d,中位数14 d。结果 61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0例,进步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97%(50/61);不良反应发生率18.03%(11/61),主要表现为特殊感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均为一过性。结论伏立康唑抗菌谱广,是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伴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高效而安全的药物。
- 陈姣万纯黔甘茂周姜涛
- 关键词:伏立康唑侵袭性真菌感染血液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epcidin-25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Hepcidin-25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45例MM患者共132份血清标本(患者组)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Hepcidin-25及IL-6的浓度。结果①MM患者Hepcidin-25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治疗好转的MM患者(29/45)Hepcidin-25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无效(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患者(16/42)Hepcidin-25及IL-6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③Hepcidin-25与IL-6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739,P=1.39×10-4)。结论 Hepcidin-25可能参与调节MM患者体内的铁代谢而对疾病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 陈姣钟凌王晓冬甘茂周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介素-6
- 参附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骨髓的造血和细胞免疫刺激作用。方法:共治疗40例患者,在化疗后应用参附注射液。结果:参附注射液具有明显的刺激红系、粒系和细胞免疫的作用,但对血小板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在应用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参附注射液在化疗后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 王晓冬张晋林王春森唐义平甘茂周
-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参附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