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咏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腺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9例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组织学良性4例,有恶性潜能1例,恶性明确4例;1例淋巴结转移,1例肝脏转移。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通常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临床特征进行证实。
- 甘咏莉田辉
-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胰岛素
- 儿童胸髓脊膜间叶性软骨肉瘤及文献复习
- 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MC)是罕见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软骨肉瘤3- 10%。约1/5-1/3病例原发在骨外,常造成诊断上困难。现报道1例发生在儿童胸髓脊膜间叶性软骨肉瘤并复习...
- 何向蕾潘登周珏甘咏莉张宏斌
- 文献传递
- 右心房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被引量:4
- 2007年
- 患者男,63岁:反复活动后胸闷、气急伴浮肿1月余。于2006年8月22日入院。体检:颈静脉怒张,脉搏80次/min,心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肝脾不大.纵隔淋巴结不大,血常规、血压正常。心电图示:房颤(缓慢型),T波改变。心脏三位CR示:心影增大,左室增大为主。CT颅脑增强+胸腹部平扫+增强示:心脏肿块、心包积液(图1)、头颅CT未见异常;
- 甘咏莉何向蕾阮雅君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右心房腹股沟淋巴结头颅CT颈静脉怒张收缩期杂音
- 伴异位ACTH综合征胸腺不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胸腺不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伴异位ACTH综合征的胸腺不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表现。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例伴异位ACTH综合征的胸腺不典型类癌,比较2例无内分泌症状的胸腺不典型类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理特点均符合不典型类癌,组织学特点瘤细胞排列呈带状小梁状、实性巢状、扇形、菊形团样腺体等"器官样"结构,小梁状和菊形团样最常见,瘤细胞形态一致,多角形,染色质细颗粒状,胞质嗜酸性颗粒状。表现出明显的核多形性、核分裂象增多和(或)出现坏死灶(包括粉刺样坏死),核增殖指数增高。与例2、3相比,例1伴异位ACTH综合征,发现较早肿瘤体积相对较小,镜下组织学瘤细胞异型性、坏死较轻,核分裂象数较少。免疫组化:3例CKpan、Syn、CD56、NSE阳性,2例CgA阳性,1例ACTH阳性。结论WHO新分类标准建议与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命名法相一致,将胸腺类癌命名为胸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大多数胸腺类癌都符合不典型类癌,伴异位ACTH综合征胸腺不典型类癌预后较好,要与纵隔副节瘤、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胸腺癌、淋巴瘤、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胸腺梭形细胞肿瘤等鉴别。
- 何向蕾甘咏莉丁华新潘登周珏
- 关键词:ACTH综合征异位性胸腺肿瘤不典型类癌
- 食管原发性多中心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恶性黑色索瘤(简称恶黑)十分少见,多原发于皮肤,食管罕见,至今国内文献报道50例左右。恶黑组织结构复杂多样,HE切片光镜观察时,如瘤细胞黑色素丰富正确诊断并不困难,但如果没有黑色素或黑色素量少不明显时,经验不足的病理医师经常误诊,罕见的食管原发恶黑病理诊断就更难。我院2005年12月收治1例恶黑,胃镜活检误诊为“低分化癌”,经切除术后病理确诊。
- 甘咏莉何向蕾邵国丰
- 关键词:食管肿瘤
- 儿童胸髓硬脊膜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
- 2006年
- 何向蕾潘登周珏甘咏莉张宏斌
- 关键词:双下肢瘫痪下肢肌力下肢抽搐进行性
- 甲状腺畸胎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畸胎瘤是来源于性腺或胚胎剩件中全能细胞的肿瘤.最常发生在卵巢和睾丸.发生在甲状腺极为罕见。根据WHO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大约有300多例甲状腺畸胎瘤报道,占甲状腺良、恶性肿瘤〈0.1%.肿瘤见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在新生儿。
- 方建晨周珏王朝夫丁祺甘咏莉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畸胎瘤发病年龄高峰病例报告
- 国产盲端支架联合生物蛋白胶肺减容术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镜放置自主研制盲端支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行微创肺减容术的疗效及支架对于周围气道壁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与南京微创生物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8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盲端支架,每只兔平均置入1枚,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附着支架,每个靶叶支气管灌注1mL,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分别于术后1、2、4周观察支架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动物无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观察期内的耐受性良好。共置入22枚盲端支架,仅1枚支架脱落移位,生物蛋白胶无咳出。观察大体标本发现阻塞的肺叶缩小,组织病理学示肺泡腔萎陷缩小,肺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纤维组织增生。支架周围支气管壁黏膜及黏膜下层变薄,部分上皮脱落,局灶区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少许纤维母细胞增生,无明显肉芽组织增生。结论自主研制盲端支架组织相容性好,经支气管镜放置盲端支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行微创肺减容,操作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达到一定的肺减容效果。该方法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 王国安吴宏成甘咏莉张海旺周莹艳
- 关键词:微创肺减容生物蛋白胶支气管镜病理学
- 胸腺瘤组织学分型误诊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胸腺瘤组织学分型误诊现象,探讨发生误诊的原因。方法按照WHO2004胸腺肿瘤新分类标准对58例胸腺上皮性肿瘤重新进行分型。结果58例胸腺肿瘤有22例发生组织学分型的误诊,误诊率高达38%。结论胸腺瘤组织学分型易发生误诊,应该熟练掌握胸腺肿瘤WHO2004新分类,以降低误诊率。
- 方建晨周珏何向蕾丁华新潘登甘咏莉汪春年李征
- 关键词:胸腺瘤误诊免疫组化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 方法用HE和免疫组化法(S-P法)对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查. 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3岁.术后无复发.瘤体呈囊实性,组织学上均可见实性片块、假乳头结构,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结构为其特征.免疫表型孕激素受体(PR)、间叶表形蛋白(Vim)均阳性,生长抑素(Soma)、胰多肽(PP)、胃泌素(Gastrin)、癌胚抗原(CEA)均阴性,α1-抗胰蛋白酶(AAT)阳性4例,细胞角蛋白(CK)、突触素(Syn)阳性3例,血管活性肠肽(VIP)、细胞角蛋白7(CK7)、嗜触素A(CgA)、雌激素受体(ER)各有1例阳性,5-羟色胺(Serotonin)、胰岛素(Insulin)、胰高血糖素(Glucagon)、CK7、Syn、CgA各有1例局灶阳性. 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可能来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是较少见的、预后较好的交界性肿瘤.
- 甘咏莉何向蕾阮雅君
- 关键词:胰腺肿瘤乳头状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