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宇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辛伐他汀术前应用对左至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辛伐他汀术前应用对左至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86例拟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左至右分流型CH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洋地黄类、利尿药、抗凝药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25 mg,每日3次,餐前1 h空腹口服;观察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片80 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N端脑钠肽激素原(NT-proBN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q/Qs)、肺动脉压力变化(Rp/Rs)、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心肌酶学[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PAP、NT-proBNP、SaO_2、PaO_2、Qq/Qs、Rp/Rs、PVRi、ALT、AST、LDH、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PAP、NT-proBNP、Rp/Rs、PVRi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SaO_2、PaO_2、Qq/Qs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Qq/Q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退出试验;其余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术前应用对左至右分流型CHD患者,可显著降低mPAP、NT-proBNP、Rp/Rs、PVRi水平,升高SaO_2、PaO_2、Qq/Qs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张建堂王辉宇王志太
- 关键词:辛伐他汀肺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
-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溶栓疗效及出血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溶栓2h内血管再通率为88.9%(24/27),出血发生率55.6%(15/27),均为皮肤黏膜出血,并于1d内消失。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瑞替普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其再通率高、血管开通时间短,给药方便,适合在基层医院临床使用。
- 焦鹏飞王辉宇
- 关键词:瑞替普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
- 急性主动脉夹层13例心电图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讨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 1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人心电图异常。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 ,但其异常的心电图是造成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误诊的原因之一。
- 赵光煊王辉宇焦鹏飞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心电图分析心电图表现心电图改变心电图异常
- microRNA-1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中的表达以及对心肌细胞凋亡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microRNA-1(miR-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中的表达及对心肌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8~10周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冠脉)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冠脉,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通过缺氧、无血清培养构建缺血H9C2细胞模型,将H9C2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阴性组和抑制组,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阴性组细胞转染NC,抑制组细胞转染miR-1 inhibitor。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大鼠缺血心肌组织和H9C2细胞中miR-1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iR-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鼠心肌组织中miR-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和阴性组H9C2细胞中miR-1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阴性组相比,抑制组H9C2细胞中miR-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1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表达量增加,具有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 刘萍赵光煊王辉宇赵强刘泉黄忠张海勤苏璟张瑞波刘海亮张勇原子旭
- 关键词:凋亡MIR-1
-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每日早晨8时口服替米沙坦,研究组每日晚间8时口服替米沙坦,分析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晨间平均SBP(d SBP)、d 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夜间平均SBP(n SBP)和n 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由非杓型高血压转变为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为53.33%,高于对照组21.67%(P<0.05);治疗后研究组清晨时段(5:00-9:00)SBP和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间服用替米沙坦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 王辉宇
- 关键词:替米沙坦给药时间非杓型高血压
- 血清热休克蛋白27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240例,按临床诊断分型进行分组,急性心肌梗死组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7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85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P27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P2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冠心病各组血清HSP27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血清HSP2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血清HSP2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SP27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子(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超重、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反应蛋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HSP27与体质量指数(r=-0.437)、C反应蛋白(r=-0.533)、总胆固醇(r=-0.615)、低密度脂蛋白(r=-0.503)、甘油三酯(r=-0.206)、血糖(r=-0.523)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64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及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血清HSP27水平增高,血清HSP27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子。
- 刘海亮水之源郭潋史九波程治军王辉宇赵光煊
-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C反应蛋白
- 心脉隆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疗效及对心功能、运动耐量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16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其中治疗组按EF是否<35%分为二组,EF<35%为治疗1组(38例),EF>35%为治疗2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纠正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心脉隆注射液5mg/kg,2次/d,共治疗5d,其中治疗1组同时给予联合多巴酚丁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6-MVT)的改变,并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5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8%)明显高于对照组(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LVDd较前缩小、BNP水平减低,LVEF升高、6-MVT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LVDd减小、BNP减低,LVEF、6-MVT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治疗后比较,LVDd、BNP水平、6-M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发现,治疗组LVEF及6-MVT明显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且再住院率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组内LVDd、BNP水平、6-MVT、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纠正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心脉隆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衰症状,提高疗效,提高运动耐量,降低BNP水平,改善左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海亮张瑞波王辉宇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B型钠尿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46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心律失常,发病前多有诱发因素,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家族史。结论重视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降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根本措施。
- 王辉宇
- 关键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 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ACI伴心肌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Q-T离散度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心肌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入我院治疗的12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脑心通胶囊,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心电图中QT离散度相关指标(QTd、QTed)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及QT离散度均有明显降低(P <0.05),且联合治疗组上述结果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ACI伴心肌缺血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神经功能活动,改善治疗效果。
- 徐晓峰王辉宇贺志建
-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心肌缺血神经功能QT离散度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6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 2007年
- 王辉宇赵光煊
- 关键词:急性右室心肌梗死诊治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人类生命右室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