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 作品数:40 被引量:186 H指数:7 供职机构: 沧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伴有跟骨塌陷的晚期跟距关节炎治疗方法及药物的临床研究 程才 王路 李凌霞 李书奎 刘广飞 陈汉文 赵跃江 伴有跟骨塌陷的晚期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使跟距关节获得融合及长期的稳定,辅以术后踝关节功能锻炼,以得到良好的术后效果。临床治疗采取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关键词:关键词:手术治疗方法 2012年我院3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1日至12月14日上报的36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别、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各器官系统涉及的药品、因果关系评价、转归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ADR发生率最高(51.73%);心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ADR居首(34.10%),其次为抗肿瘤药(16.76%),第3位为抗微生物药(13.00%);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28.71%);绝大多数发生ADR的患者能痊愈(33.24%)和好转(56.94%)。结论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李凌霞 王路 王淑梅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5例。采用局麻下侧方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行内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成形、黄韧带去神经化及相应节段走行神经根全程减压,形成神经根周围与髓核及纤维环无接触的“隔离区”。记录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于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25(94.7±17.7)min。1例术中出现类脊髓高压反应,予去除水压、吸氧等处理后30 min症状消失。l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予以神经营养、针灸理疗、功能锻炼保守治疗,术后4周症状消失。患者均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腰背部及腰骶部的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疗效为优者24例,良13例,可8例,优良率为82.2%。结论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王路 李凌霞 程才 辛大森 郭志远 李维彬 侯汉辉 韩红敏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 隔离区 内镜 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退行性L_(5)S_(1)椎间孔狭窄症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退行性L_(5)S_(1)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11—2020-11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的60例退行性L_(5)S_(1)椎间孔狭窄症,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使用Endo-surgy standard手术器械套装,可视内镜外环锯切除S_(1)上关节突尖部、部分肩部腹侧及部分基底部腹侧骨质,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之后用髓核钳咬除椎间孔内增生肥厚的黄韧带,显露L5出口神经根及S_(1)行走神经根进行椎间孔减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49.58±6.74)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6.23)mL,住院时间为(3.05±0.65)d。术后腰椎CT显示椎间孔区减压充分,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显示腰椎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1、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腰椎功能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40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结论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退行性L_(5)S_(1)椎间孔狭窄症的短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辛大森 程才 高书明 孙洪江 王路踝足矫形器矫治脑卒中患者足下垂、足内翻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18年 足下垂、足内翻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严重制约患者步行能力,影响康复疗效及生活质量。随着康复医学发展,该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相关专业人员从不同角度探索防治脑卒中患者足下垂、足内翻的方法,并已形成不同康复模式,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矫形器治疗、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王芝静 贾汝福 刘洁琼 孙杰 王希瑞 王路 张艳艳关键词:踝足矫形器 脑卒中 足下垂 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46例行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患者的资料,男25例,女21例;年龄72~85岁,平均(77.5±2.6)岁。责任节段L_(4~5)35例、L_(5)S_(1)11例。使用脊柱内镜Endo-surgy standard手术器械套装可视镜外环锯行椎间孔扩大再造成形,使用髓核钳咬除椎间孔背侧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孔内增生韧带。对伴随腰椎间盘明显突出者,术中摘除突出髓核,使狭窄的椎间孔充分扩大成形。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基本信息。完善术后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评估腰椎稳定性,腰椎正位X线片评估腰椎侧凸变化,腰椎CT观察椎间孔减压程度。按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疼痛程度。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腰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术后1年按照腰椎MacNab功能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22.38±4.64)mL,手术时间(52.95±4.98)min,术后住院时间(3.00±0.45)d。所有患者术后复查腰椎CT显示椎间孔区减压充分;术后复查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显示腰椎稳定性良好;术后复查腰椎正位X线片显示侧凸较术前无进展。46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32±2.55)个月。按MacNab标准,优39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91.30%。术后1、6、12个月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结论采用脊柱内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孔狭窄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辛大森 程才 孙洪江 高书明 王路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 椎间孔狭窄 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体外培养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体外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取下的股骨颈松质骨,采用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成骨细胞。观察不同浓度(0、0.01、0.1μmol/L)葛根素对成骨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影响,并比较各组成骨细胞钙化能力的大小。结果:0.01~1.00μmol/L的葛根素随着浓度增加,成骨细胞表达ALP、OC活性呈增强趋势,各浓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葛根素浓度增高,成骨细胞钙化结节数量也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呈浓度依赖性促进成骨细胞表达ALP、OC并能提高成骨细胞的钙化能力。 孙玉敏 许晓琳 程才 杨怡 张丽萍 刘秀丽 王路 黄冬冬 吴晓华关键词:葛根素 骨质疏松症 人成骨细胞 分化 临床药师参与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分析 2016年 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感染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因此给予恰当的抗感染治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1例肺炎合并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个体化用药实践。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的用药干预,提升用药安全、有效和合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李凌霞 连玉菲 王路关键词:肺炎 肾移植术后 抗感染治疗 关节镜手术治疗小儿骨骺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2020年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良性肿瘤样病变,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发生于小儿胫骨近端骨骺内者较少见。我科2016年5月收治1例小儿胫骨近端骨骺内ABC,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12岁,学生。入院前7个月跑步时左膝扭伤后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当时未就诊,症状一直未消失。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症状加重,左膝伸直位疼痛加重,屈曲后可缓解,逐渐出现患肢跛行。膝关节MRI示左胫骨近端骨骺内异常信号,门诊查体后以“左胫骨近端肿物”收入我科。 辛大森 高书明 程才 孙洪江 王路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 胫骨近端 伸直位 膝关节疼痛 干骺端 骨骺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麻醉经皮脊柱内镜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麻醉经皮脊柱内镜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ERAS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禁食、补液、自控泵镇痛、术后放置引流等围手术期方案,ERAS组采用术前宣教、不禁食水、不放置引流、多模式镇痛、复合止血药物应用、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别,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评分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ERAS组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改良Macnab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脊柱内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间应用ERAS模式,可以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早期疼痛缓解和快速康复。 王路 程才 李凌霞 郭志远 辛大森 李维彬 侯汉晖 韩红敏关键词: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