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科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皮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他汀
  • 3篇糖基化
  • 3篇趋化蛋白
  • 3篇细胞趋化
  • 3篇内皮细胞
  • 3篇核细胞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2篇人内皮细胞
  • 2篇受体
  • 2篇糖基化终产物
  • 2篇糖基化终末产...
  • 2篇终末产物
  • 2篇晚期糖基化终...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科峰
  • 3篇徐尚华
  • 1篇谢良地
  • 1篇许昌声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人内皮细胞表达MCP-1mRNA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影响,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王科峰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核因子-ΚB
文献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2)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3)AGE诱导组:不同作用浓度的AGE(10-4、10-3、10-2及10-1g/L)与细胞共同培养24 h.(4) AGE+阿托伐他汀组:用不同作用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1、1、10 μmol/L)分别与细胞培养1 h,而后加入10-1 g/L AGE[根据(3)实验结果选取最佳浓度]与细胞共孵育24 h.(5)PPAR-γ激动剂(15 d-PGJ2)组:15 d-PGJ2( 10 μmol/L)与细胞孵育1 h后加入10-1 g/L AGE再与细胞共孵育24 h.(6)PPAR-γ抑制剂(GW9662)组:GW9662(5000 g/L)与细胞孵育1 h后加入AGE(10-1 g/L)和阿托伐他汀(1 μmol/L)[根据(4)实验结果选取最佳浓度]再与细胞共孵育24 h.胶原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细胞MCP-1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 (1)AGE(10-4、10-3、10-2及10-1 g/L)呈浓度依赖性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53倍、2.12倍、2.56倍及4.71倍;AGE浓度为10-4 g/L时,细胞MCP-1 mRNA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26±0.02比0.17±0.04,P〈0.01).(2)与AGE组比,阿托伐他汀(0.1、1、10 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E诱导的人内皮细胞MCP-1 mRNA的表达;阿托伐他汀浓度为1 μmol/L时,细胞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GE(10-1g/L)组(0.63±0.11比1.03±0.07,P〈0.01).(3)AGE(10-1 g/L)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22±0.08比0.69±0.09,P〈0.01),磷酸化和非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78±0.06比0.31±0.01和1.61±0.16 比0.59±0.
徐尚华王科峰许昌声谢良地
关键词:趋化因子CCL2阿托伐他汀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人内皮细胞表达MCP-1和VCAM-1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观察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产生量,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培养的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典型的铺路石样排列,经CD31、CD34染色,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沉着(CD31、CD34阳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呈浓度依赖性增强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10^-4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水平开始显著增高(0.26±0.02比0.17±0.04;0.22±0.02比0.08±0.01,P〈0.0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相比,阿托伐他汀(0.1、1、1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1μmol/L阿托伐他汀组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水平开始显著降低(0.63±0.11比1.03±0.07;0.21±0.03比0.83±0.10,P〈0.0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人内皮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显著增强,阿托伐他汀干预后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0.1μmol/L阿托伐他汀组人内皮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63±0.05比1.19±0.12,P〈0.01)。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显著增强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王科峰徐尚华许昌声谢良地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阿托伐他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1年
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逐步确定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在这些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并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王科峰徐尚华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内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