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次SSW过程对平流层臭氧及UTLS臭氧垂直通量的模拟分析
- 2003/04年冬季,北半球平流层发生了50年来罕见的强爆发性增温事件,增温同期又遭遇了强烈的太阳风暴事件,太阳风暴带来的大量高能粒子可以在高层大气中产生异常高浓度的NOx,这对于中间层和平流层高层臭氧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 刘传熙刘毅王海平铁学熙高守亭
- 关键词: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臭氧极涡
- 文献传递
- 2003—2004年冬季北半球爆发性增温期间极地平流层甲烷、水汽的演变特征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欧洲空间局(ESA)提供的ENVISAT/MIPAS(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for Passive Atmospheric Sounding)卫星观测数据以及ECMWF业务分析场,综合分析了2003—2004年冬季北半球爆发性增温(SSW)事件中极地平流层大气甲烷和水汽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增温出现时,平流层高、中层极涡先后发生分裂,对应的甲烷、水汽极值中心也同时发生分裂;(2)增温下传过程中,平流层中上层甲烷、水汽同时具有"向上输送"的特征,这主要是由极地平流层的上升运动造成;增温过程中行星波活动引起的向极输送造成这种"向上输送"特征在高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3)增温后期,高层极涡迅速恢复,极涡内的下沉运动将中间层低层的空气(甲烷、水汽浓度极低)输送进入平流层,造成平流层高层极涡(52km附近)内出现甲烷、水汽浓度的异常低值.
- 刘传熙王海平刘毅
- 关键词: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极涡大气成分MIPAS
- 应用MIPAS/ENVISAT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过程中大气化学成分变化特征被引量:5
- 2008年
- 2002年12月~2003年1月北半球高纬地区平流层发生了一次爆发性增温过程(SSW),使该地区的动力、热力场和大气化学成分的分布发生剧烈变化。选取了搭栽在欧洲环境探测卫星EN—VISAT上的对地遥感观测仪器麦克耳逊干涉被动大气探测仪(MIPAS)的观测数据,首先利用臭氧探空资料和再分析气象资料对MIPAS观测的臭氧和温度廓线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其次使用该资料对此次SSW过程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显示,MIPAS资料与NCEP和臭氧探空资料都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这次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中,增温过程随时间向下传播影响到平流层下层。N2O和CH4的水平和垂直浓度分布与位涡反映的极涡始终都有很好的一致性。O3和H2O的浓度分布也受到极涡的限制,O3体积混合比随增温而增大,有极涡外的O3进入极涡。NO2并未受到极涡分布的严格限制,在极区维持低浓度区。HNO3浓度场在极区显示为极大值,但并不与极涡对应。
- 王海平刘毅蔡兆男
- 关键词:ENVISATMIPAS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对动力、热力场和大气化学成分分布的影响
-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对于平流层和对流层的动力输送,热力结构以及大气化学成分分布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自从其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使用了ECMWF和NCEP的温度和风场资料及搭载在欧洲新一代环境卫星ENVI...
- 王海平
- 关键词: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动力场热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