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本旭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救
  • 2篇毒剂
  • 2篇疫情
  • 2篇疫情监测
  • 2篇窒息
  • 2篇窒息性毒剂
  • 2篇现场急救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药敏
  • 1篇药敏性
  • 1篇预防控制机构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直报系统
  • 1篇窒息性
  • 1篇中毒
  • 1篇衰竭
  • 1篇逃生

机构

  • 9篇北京军区疾病...
  • 2篇白求恩医务士...
  • 2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军区药品...

作者

  • 9篇王本旭
  • 6篇李青凤
  • 3篇郭才华
  • 3篇李华军
  • 3篇崔淑华
  • 3篇杨会锁
  • 3篇常丽华
  • 2篇张宇辉
  • 2篇刘卫
  • 2篇孙梦奇
  • 2篇刘士敏
  • 2篇刘展
  • 1篇刘卫华
  • 1篇李国英
  • 1篇袁春丽
  • 1篇宋文静
  • 1篇赵红梅
  • 1篇秦敬红
  • 1篇张莉

传媒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灾害医学与救...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与药敏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药的敏感性。方法:将临床采集的咽试子标本经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培养,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确定分离到的支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将肺炎支原体与不同浓度的临床常用抗生素混合,观察液体培养基颜色的变化,判断肺炎支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头孢呋辛钠浓度分别稀释至31μg/mL、125μg/mL、500μg/mL时,肺炎支原体抑制;而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抑制作用,培养基颜色均由红色变为橙黄色。结论: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阿奇霉素高度敏感,对红霉素和头孢呋辛钠中度敏感。
刘展袁春丽李青凤汪水城王本旭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药敏性
北京军区疫情监测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旨在评价北京军区不同疫情网络报告模式运行中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军队疾病监测工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2004-2006年通过非网络报告方式、传染病网络专线直报方式和经后方医院、部队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法定传染病个案资料作为数据源,对报告单位构成、网络报告率、报告及时性、填卡质量、重卡及漏报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北京军区疫情报告情况,2004年底前采用非网络传染病报告方式;2005年运行的是单一系统的网络报告模式;2006年综合应用多种网络报告系统——"互补监控"疫情网络报告模式。在北京军区统计的报告传染病病例中,80.43%的病例来自于军区内医疗机构,19.57%来自于军区外医疗机构。2004-2006年北京军区疫情报告诊断到审核时间明显下降;诊断到报告的时间占诊断到审核时间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2006年为92.27%。三年间报告卡完整率和准确率逐年提高,2006年分别较2004年和2005年有明显提高。2006年报告卡漏报率明显下降。结论北京军区目前应用的互补监控疫情网络报告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疫情报告质量,该监测模式在军队疾病监测工作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刘卫刘士敏郭才华常丽华秦敬红王本旭崔淑华孙梦奇
关键词:疫情监测网络报告
某部圈养鸽子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2014年以来在全国多地陆续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这是全球首次报道的新型流感病毒,由于病情进展快,患者病死率较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依据禽流感病毒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和9个N亚型。可感染人的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新型重配病毒。
李青凤宋文静杨会锁王本旭
关键词:禽流感
军队传染病疫情监测互补监控模式建立及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刘士敏刘卫郭才华常丽华崔淑华王本旭孙梦奇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信息系统直报系统
新型急救与自救逃生用防毒面具的构思及研制
2015年
目的构思和研制一种新型的急救与自救用防毒面具,用于解决肺刺激剂或肺损伤性毒剂中毒现场伤员的急救和现场人员自救使用。方法通过在防毒面具上增加微型的供氧和药物雾化装置,设计形成三位一体化。结果一体化设计使新型的急救与自救用防毒面具形成供氧与雾化供药的医疗救治功能,也具备了应急逃生者在无氧恶劣环境下应急供氧的逃生需求。结论在肺刺激剂或肺损伤性毒剂中毒现场,使用新型的急救与自救用防毒面具,使得伤员的救治率和现场人员自救率大大提高。
李华军杨会锁李青凤李国英赵红梅王本旭张宇辉
关键词:防毒面具
窒息性毒剂中毒现场急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被引量:2
2014年
化学战剂施放和有毒化工气体泄漏具有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的特点,可使人体局部或全身中毒,造成呼吸系统损伤,呼吸功能衰竭,中毒严重者会在几分钟内缺氧窒息而死亡。
李华军张宇辉李青凤杨会锁王本旭
关键词:全身中毒窒息性毒剂现场急救呼吸系统损伤呼吸功能衰竭缺氧窒息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单核细胞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n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引起的肺炎。MPP起病缓,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MPP多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占肺炎总数的15%~30%[1]。大多数MPP患儿血液中单核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值(3.5%~7.9%),
刘展刘卫华李青凤汪水城王本旭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单核细胞儿童刺激性咳嗽MPP
窒息性毒剂现场应急供氧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2014年
化学战剂是指战争中使用毒物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是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化学战剂应具备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后易造成杀伤浓度或战斗密度等条件,按照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等。
李青凤李华军张宇辉王本旭
关键词:现场急救供氧
北京部队2005-2008年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动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崔淑华王本旭郭才华常丽华张莉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