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敏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左传
  • 7篇《左传》
  • 2篇唐代
  • 1篇代文
  • 1篇引诗
  • 1篇寓言
  • 1篇战争
  • 1篇诗词
  • 1篇诗经
  • 1篇史通
  • 1篇宋诗
  • 1篇唐宋
  • 1篇唐宋诗
  • 1篇唐宋诗词
  • 1篇庄子
  • 1篇庄子思想
  • 1篇子思
  • 1篇温故知新
  • 1篇文学
  • 1篇无意

机构

  • 9篇许昌学院

作者

  • 9篇王晓敏

传媒

  • 2篇现代语文(上...
  • 1篇作家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左传》战争中的“和”观念被引量:1
2015年
"和"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在其战争记述中突显了对"和"观念的重视:重"和"者必胜,失"和"者必败。究其实质是《左传》对"人"的重视,对"神"的弱化,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可以纳入先秦人学范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殷周时期的文化转型。
王晓敏
关键词:《左传》
论“温故知新”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唐宋诗词”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温故知新"是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但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的教学。这是因为有很多唐宋诗词作品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将"温故知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王晓敏
关键词:温故知新古代文学唐宋诗词教学
论唐代“新春秋学”对《左传》的贬抑被引量:1
2008年
唐代初期《五经正义》的问世使经学得到空前统一,而奉敕编纂《五经正义》的孔颖达于"三传"中独选《左传》以释《春秋》、并屡屡强经就传之举,使《左传》在《春秋》经传中的地位呈独尊之势,"遗经存传"之风盛行。但"安史之乱"后,以啖助、赵匡等为代表的"新春秋学"派却独尊《春秋》,对《左传》进行了诸多质疑和贬抑。而啖、赵此举已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探讨,更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必需之举,体现出了一片拳拳救世之心。
王晓敏
关键词:贬抑
论啖助、赵匡以“礼”批判《左传》的逻辑
2012年
《左传》在唐代前期备受尊奉,但"安史之乱"后,"新春秋学"的核心人物啖助、赵匡却独尊《春秋》、贬抑《左传》。二人均围绕"礼"对《左传》进行了诸多批判,为了各自理论的需要,二人在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逻辑,这主要源于二人对唐朝动乱根源认识的不同。梳理清楚这个问题,不仅能让我们更透彻地认识"新春秋学"派的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唐代《左传》学史的发展变化。
王晓敏
关键词:左传逻辑
从寓言《不龟手之药》看庄子思想中的矛盾
2008年
《不龟手之药》这则寓言在《庄子》所有的寓言中并不是很有名,历来不被学人们所重视,很少有人对其作深入探讨。但细读这则寓言,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着庄子思想深处的诸多矛盾,这是我们分析庄子思想的一个切入点。
王晓敏
关键词:庄子寓言无意识
论孔颖达独选《左传》释《春秋》的原因
2017年
唐代初期,孔颖达奉唐太宗之命编撰《五经正义》,在编撰《春秋正义》时独选《左传》释《春秋》,对《左传》极为推重。表面看和学术发展有关系,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迎合唐太宗的治国需要和个人需要。其中个人需要和"玄武门之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晓敏
关键词:孔颖达《左传》
试论《史通》对唐代《左传》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2006年
刘知几《史通》的问世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对已往史书进行了总结,并且为后人撰写史书提供了指导原则,表现出了卓越的史识。在行文中,刘知几对《左传》颇为重视,每每将《左传》视为其史学理论的根据,不仅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左传》的史学价值,而且涉及其文学价值,虽然在当时没有被普遍认同,但客观上是对唐代《左传》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在《左传》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晓敏
关键词:刘知几《史通》《左传》
从“君子曰”之引诗看《左传》作者对《诗经》的接受被引量:1
2015年
《左传》之"君子曰"是作者评价人事的重要方式,而其中的"引诗"也折射出了《左传》作者对《诗经》的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左传》作者认可并彰显了《诗经》的神圣性,同时也极其重视《诗经》的政治性和实用性;另外在用诗的时候存在着"断章取义"之嫌,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应客观评价。
王晓敏
关键词:左传引诗诗经
论《左传》在唐文中的角色变化
2015年
《左传》在《全唐文》中非常活跃,从初唐到晚唐,均能查出关涉《左传》的文章。安史之乱前,这类文章奉《左传》为公理,将其视为自己政见的有力依据。安史之乱后,《左传》在唐文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些作者针砭时弊的载体,甚至于成了他们批判的对象。究其原因,这种变化和唐代经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晓敏
关键词:《左传》角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