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正常人室壁运动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正常人左室壁的运动特征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评价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及 8点法对 40例正常人左室每一室壁的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正常人每个心动周期中 ,室壁运动速度曲线均包括收缩波 (S)、快速充盈波 (E)和左房收缩充盈波 (A)三个主要运动波 ,以及等容舒张波(IR)和等容收缩波 (IC)。一般说来 ,左室同一水平游离壁的运动速度大于室间隔的运动速度 ,同一室壁由基底部向心尖部 ,运动速度逐渐降低。结论 正常人室壁运动速度存在特有的不均一性 。
- 杜国庆金红薛竟宜王慧孙立涛魏立亚周振芳
-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心肌运动
- PKP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VSA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PKP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VSA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00例大庆油田总医院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实施PKP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PVP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VAS评分、总有效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观察组VAS评分(2.01±0.25)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01±0.25)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21±0.15)d、骨折愈合时间(3.45±1.26)月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26±1.35)d、骨折愈合时间(5.12±1.2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实施PKP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缓解患者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巢鹏程王慧张彤绘魏敏杰冯海姣朱明会
- 关键词:PKP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并发症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与防治
- 2012年
-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embolism,VTE)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骨科医生对静脉血栓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深切的认识和体会,尤其对髋、膝关节置换前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正成为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的管理的常规;但相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创伤患者有其特殊性,创伤常导致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损伤,高能量的损伤多伴发全身多个脏器的功能紊乱,加上治疗期间卧床制动时间比较长,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大大增加。VTE的发生率较高,均需给予预防。
- 丁学珍姜丽娜李静包丽丽王慧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择期手术患者骨科医生创伤患者膝关节置换
- 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与临床效果被引量:12
- 2013年
- 背景:以置入内固定物治疗是股骨远端骨折研究的首选方法之一。目的:因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结构复杂,故评价股骨远端骨折后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生物力学变化可引导临床应用。方法:分别测定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的抗压刚度和抗弯强度,同时比较3种内固定之间的生物力学变化。对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明确3组内固定物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动力髁螺钉的应力遮挡过大,而逆行交锁髓内钉的刚度过低。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既具有一定的变形性,使应力能够通过骨传导,又具有较强的刚度,能够为骨折的内固定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远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 关继奎关雨赵丽王慧孔丽李静刘建国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动力髁螺钉逆行交锁髓内钉
- 发笑性癫痫2例
- 2001年
- 宫旭海宋来军王慧何小花张子辉张鸿雁杨凤民
- 关键词:发笑性癫痫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治疗骨损伤后的肺功能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目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在治疗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骨损伤中的应用已很普遍,对于其引起的肺功能变化,尤其是老年骨损伤患者,应积极防治。目的:观察骨损伤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骨损伤患者24例,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治疗,比较治疗后1d以及1周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所有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的骨损伤患者,在治疗后1d的肺活量(2.45±0.56)L、用力肺活量(2.20±0.39)L、最大通气量(50.9±23.9)L,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说明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这种改变可能与骨水泥的使用导致肺组织的微血管栓塞有关,需要加强监测以及通过在治疗前后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肺栓塞。
- 关继奎赵丽姜屿李泽宝巢鹏程魏敏杰王慧刘建国
-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水泥骨损伤肺功能
- 骨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对策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识别和规避护理风险,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安全。方法:组织护理人员依据所在科室特点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强化了护士的风险防范和医疗法规意识,增加了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通过正确、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防范和减少了护理纠纷,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丁学珍包丽丽姜丽娜杨雷王慧
-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风险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