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钢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企业
  • 2篇企业留利
  • 2篇利润
  • 2篇留利
  • 2篇经营者
  • 2篇经营者利益
  • 2篇奖励基金
  • 1篇生产要素组合
  • 1篇企业经营机制
  • 1篇企业利润
  • 1篇物耗
  • 1篇利润率
  • 1篇利润平均化
  • 1篇节约降耗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体
  • 1篇经济体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经营权
  • 1篇经营者行为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王志钢
  • 4篇邹刚
  • 1篇邹钢

传媒

  • 2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年份

  • 1篇1988
  • 5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益转移与工业结构变动被引量:1
1987年
作者运用有关数据资料,从部门间利益分配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工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历史和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作者指出,在改革前由于我国工业增长格局不受比较利益转移的影响而受制于政策的摆动,因此使我国工业结构出现无规则变动的轨迹并陷入一种不良循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尽管我国已经出现利润平均化迹象,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结构调整机制的约束,无法按照比较优势的分布来调整工业结构;而当前在结构调整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结构变动的利益导向逐年增强,它为实现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这也是市场调节机制运行的基础。目前我们的主要选择应该是一方面加速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调整各种政策组合,因势利导地引导各类经济单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活动中不致严重损害社会利益,并努力消除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由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差异而产生的结构偏差。
王志钢邹钢俞全树胡晓晋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利润平均化利润率
工业发展与城市化格局--兼评我国中小城市工业的崛起
王志钢
发展、效益与成本刚性
1987年
一一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产品成本水平所制约。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决定了经济低效益增长的格局,并且成为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引致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成本中物质消耗高还加剧了原材料的紧张状况,又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和日本相当,而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我国社会总产值中物质消耗率,1952年为42.0%,1985年上升至58.2%,虽然这种上升有些是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但是不可否认。
邹刚王志钢
关键词:生产要素组合成本管理经济发展
物耗刚性的形成机制与节约降耗
1987年
一、物耗刚性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总是以盈利为其重要目标。为此,企业一方面要依据市场需要,尽可能地扩展其产出量,另一方面则趋于最大限度地压缩各种要素投入量并适时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使单位产品成本极小化。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行为的研究表明,在投入与产出的两极,企业的行为并不对称。企业作为独立的利益体,其内在冲动总是向产出端倾斜,即在追求产出量扩张的同时,不注重产品成本尤其是物耗的降低。其结果是。
邹刚王志钢俞全林
关键词:产出量极小化储备定额
经营者利益与企业行为
1987年
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经济工作部门,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实现两权分离、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才能真正达到增强企业活力的目的。但在实现两权分离的途径以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等问题上,却还明显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只有对各种方案连行认真的比较、筛选、补充和融合,才有可能寻求到最佳的途径和模式。本期发表的两篇探讨文章,提供了两条思路,以期引起争鸣和讨论。
邹刚王志钢
关键词:经营者利益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利润企业留利
经营者利益与企业行为
1987年
本文认为,把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分配与企业职工相分离,是现代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客观要求,它的实行可以在企业内部抑制消费膨胀并刺激企业自我积累的积极性。
邹刚王志钢
关键词:经营者行为经营者利益经营权企业留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