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娟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外交
  • 2篇美英
  • 1篇氮氧自由基
  • 1篇杜鲁门
  • 1篇杜鲁门政府
  • 1篇对峙
  • 1篇学术界
  • 1篇战后
  • 1篇战后初期
  • 1篇退还
  • 1篇赔款
  • 1篇配合物
  • 1篇配位
  • 1篇配位化学
  • 1篇自旋
  • 1篇自由基
  • 1篇外交档案
  • 1篇外交关系
  • 1篇外交政策
  • 1篇冷战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作者

  • 7篇王娟娟

传媒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历史教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
2007年
王娟娟
关键词:美国外交政策冷战时期国际学术界冷战史冷战结束外交档案
战后初期美国国家核管制政策分析——兼论杜鲁门时期美英核合作关系的中止被引量:1
2010年
1946年原子能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国家核管制政策的确立。该政策的深层目的在于实现美国的核垄断。从对内功能看,杜鲁门政府的核管制政策为美国在核领域一直保持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对外功能看,苏联原子弹试验的成功终结了美国的核垄断;中止与英国核合作,迫使英国走上独立发展原子弹的道路,并成为第三个有核国。美国的核管制政策不仅未能实现长时间保持核垄断的目标,而且加剧了大国之间的核竞赛并强化了冷战。
王娟娟
关键词:杜鲁门政府美英核合作
基于氮氧自由基的异自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
本文主要以氮氧自由基为配体与稀土、过渡金属六氟乙酰丙酮盐进行自组装,合成2p-4f及2p-3d-4f异自旋配合物,解析了全部的晶体结构,这些配合物从异自旋的单核到异三自旋的一维链,部分配合物进行了磁学性质的研究。  本研...
王娟娟
关键词:氮氧自由基晶体结构配位化学
文献传递
合作与纷争: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考察
本文试图利用美英双边档案文献并结合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在双边视角维度的基础上探讨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的演变,同时重视美国的北约核政策及其对美英核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艾森豪威尔时期正值第二次核革命之际,热核武器与导弹的...
王娟娟
关键词:国际联盟
再论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决策过程被引量:6
2004年
美国决定退还部分庚款,与当时的清廷驻美公使梁诚的积极推动两国政府之间的正式交涉分不开,但其中美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积极主动性不容忽视,若没有美国政府本身的主动性,梁诚的劝说努力难以成功.美国退还庚款的决策是梁诚的努力推动和美国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两国之所以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是因为它不仅仅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王娟娟
关键词:庚子赔款外交关系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与1960年代的对华政策——对1960年代对外关系委员会中国问题公开研究成果的解读被引量:2
2008年
20世纪60年代中国问题之所以引起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格外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在冷战背景之下中苏关系的变化和中国对越南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美国国内在中国问题上出现新迹象。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外交政策思想库——对外关系委员会顺应历史潮流,召集当时最为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学者对中国的政治如文革、军事力量如核项目的发展和外交如中苏分裂等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华政策设想,即"两个中国"与"遏制而不孤立"。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中国问题研究及其政策设想不仅反映了当时美国主流智库的对华声音,体现出非政府机构与政府的积极对话;而且它也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指导,之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不脱其政策设计的窠臼。在1960年代对外关系委员会之所以达至其影响力的顶峰,是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使然。
王娟娟
对峙与接触——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
朝鲜战争后,美国和中国由直接的军事对抗状态过渡到了非战争状态。在整个50年代,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对立与敌视,但即便是在最紧张的台湾海峡危机时刻,双方也没有发展到兵戎相见的程度,而是存在着诸多外交接触和利益的契合。而正是...
王娟娟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