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翼

作品数:41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语言
  • 14篇语言学
  • 11篇认知语言学
  • 9篇构式
  • 8篇哲学
  • 6篇隐喻
  • 6篇体认
  • 6篇转喻
  • 6篇构式语法
  • 5篇语言哲学
  • 3篇地名
  • 3篇地名学
  • 3篇语用学
  • 3篇认知语用
  • 3篇认知语用学
  • 3篇社会
  • 3篇汉语
  • 3篇范畴化
  • 3篇N1
  • 3篇N2

机构

  • 25篇四川外国语大...
  • 13篇四川外语学院
  • 7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外国语学...

作者

  • 40篇王天翼
  • 12篇王寅
  • 4篇甘霖
  • 2篇杨小龙
  • 1篇周文德

传媒

  • 7篇外语学刊
  • 6篇外国语文
  • 5篇中国外语
  • 4篇外语教学
  • 2篇外语与外语教...
  • 2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外语界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语研究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英语研究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语言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命名转喻观——以石钟山命名为例被引量:18
2017年
索氏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氏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都为唯心论,而认知语言学则与其针锋相对,力主从唯物论角度研究语言,提出了"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认为语言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形成的。在认知加工机制中隐喻和转喻当为首要,而近来的研究发现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笔者基于此提出了"命名转喻观":人们通过"体认"感知到某事物的一个特征,就据此来为其命名,从而出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现象。位于江西九江境内"石钟山"的命名理据曾引来多位文人骚客的关注,出现了诸多解释,其实,他们的解释都未跳出"命名转喻"这一认知机制。该观点或许还预示:人类只能求得相对局部的知识,永远识不得世界真面貌。
王天翼王寅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唯物论
体认地名学被引量:1
2023年
地名是人们为便于言语交际为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它记载着历史的年轮,反映着生活的轨迹,常被学界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学旁涉诸多学科,特别是语言学。本文基于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尝试建构“体认地名学”,以能从理论上更好地解释人们在命名地名过程中所遵循的“体认原则”以及“突显”和“转喻”机制。
王天翼
关键词:突显转喻
动态范畴化初探——基于现代汉语“还”字构式的研究
“范畴化”,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认知方式,一直是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等关注的重要课题。亚里士多德曾基于二值逻辑创立的“经典范畴观”流传了 2000多年,成为形而上学的圭臬,在学界占主导地位。20世纪50...
王天翼
文献传递
基于概念隐喻论分析翻译的隐喻表达式被引量:4
2021年
概念隐喻论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建构概念、理解语言、形成学科的必由之路。海内外众多学者用了近500条隐喻表达式来描写和解释翻译。本文尝试运用概念隐喻论透析这些表达式,发现它们都是围绕根隐喻"TRANSLATION ISCOMMUNICATION(翻译即交际)"及其10条派生性支隐喻机制建构而成的。本文主要论述前四条——UNDERSTANDING(翻译即理解)、MEDIA(翻译即中介)、MARRIAGE(翻译即结婚)和MIMING(翻译即模仿),以期能更好地理解翻译的内涵与外延,加深我们对该学科的认识。
王天翼
关键词:隐喻中介结婚模仿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多模态认知研究——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被引量:28
2015年
近年来,国内外多模态语篇研究多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入手,很少基于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加以分析。本文拟将后现代哲学倡导的"多元化"方法论细化为"多层次"、"多视角"和"多理论"的"三多"方案,并且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转喻及突显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电影《国王的演讲》的海报,以揭示该海报的创作机制。
王天翼甘霖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多模态语篇电影海报《国王的演讲》
汉语拷贝构式的象似性机制——兼述容器/方位概念隐喻与象似性原则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汉语拷贝构式是指谓语动词在同一句中被重复使用的句式,既表示动作(及对象),也表示动作结果。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分别从结构、分类、功能、语义和语用等角度对其做出了论述,但未见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中对其做出分析。本文尝试运用象似性原则解释拷贝构式的形成机制,并以自建的1195条拷贝构式语料库为基础,佐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我们还发现,象似性原则主要是建立在容器/方位概念隐喻之上。
王天翼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象似性
属加种差法与地名——基于体认地名学的探索
2023年
《周易》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仅道出了汉字的构造原则,还揭示了语言其他层次的体验和认知成因,可视为当今“体认语言学”之先声。这八个字中的“身”和“物”相当于“体”;“取”相当于“认”。地名也常据此原则命名,这就是体认地名学的基本观点。由于汉语造字和构词都常用逻辑学中的“属加种差法”,地名制定过程中的“取”也该包含此法。
王天翼周文德
关键词:突显转喻
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被引量:52
2019年
随着语言学理论不断发展,现有英语语法教材的不少论述已经过时甚至不妥,亟须更新。国内外语法学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特别是Radden和Dirven提出的"英语认知语法"教学理念已经引发关注,但他们在理论阐发、条目梳理、体系构建方面仍显不足。本文尝试将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和英语认知语法相结合,以体认语言学为基础重构英语语法教学思路,贯彻"纲举目张、溯源求因、转变观念、意在更新、讲练结合"的原则,以期为英语语法教学带来新面貌。
王寅王天翼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
地名的事件域转喻体认模型——一项基于体认地名学的研究
2024年
为推动体认语言学与地名学的深度融合,文章运用ECM(事件域认知模型)与转喻机制构建了事件域转喻体认模型。该模型以地名命名转喻观为基础,整合了转喻的体认性与ECM的体认性,并以中国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为例加以验证。研究揭示了该模型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并清晰地再现了命名者的心理意图与过程。该模型的提出既推动了体认语言学的跨学科应用研究,也为地名学指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王天翼庞陈婧彧
认知诗学视野下转喻的艺术功能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当今学界普遍认为转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且比隐喻更为基本,制约着人类的诸多言语行为及语言表达,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未曾从认知诗学角度论述转喻机制的艺术功能。本文拟在认知诗学视角下,通过分析马季父子等所说的《五官争功》和《五官新说》两则相声中的转喻表达,发现它也是取得诗性效果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其诗性功能在于实现艺术效果。
王天翼
关键词:认知诗学相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