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林
-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形态学改变的肺内FDG高代谢结节PET/CT显像一例
- 2016年
- 患者男,58岁,因“发现肝硬化3年余,呕血伴昏迷20d”入院。患者乙肝病史多年,3年前因肝硬化行脾脏切除,1年前曾因“肝性脑病”昏迷入院,20余天前自行停服抗病毒药物,2d后出现意识不清伴呕血,再次人院,门诊以“肝性脑病”收住院。
- 林丽莉王国林董孟杰孙美龄刘侃峰赵欣王华涛赵葵
- 关键词:PET/CT显像形态学改变高代谢FDG结节肺内
- FDG PET/CT对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FDG PET/CT在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27例(男性19例,女性8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行FDG PET/CT显像,PET/CT图像结果判断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最终诊断包括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结果:纳入本研究共2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行PET/CT检查后经病理穿刺或病例随访证实,引起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共21例,其中包括感染10例,肿瘤性疾病(淋巴瘤)4例,非感染性炎症4例,其他类型3例,未能发现病因6例。FDG PET/CT诊断真阳性21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0例,真阴性5例。灵敏度100%,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100%;准确性96.3%。结论:在诊断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FDG PET/CT显像是灵敏可靠的诊断方法,建议常规检查未能发现病灶或不能确诊的病例,可尽早行FDG PET/CT显像。
- 赵葵董孟杰阮凌翔刘振锋杨树业王国林孙芳
-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随访研究
- 肿瘤乏氧显像剂18F-FAZA的自动化合成与生物分布研究
- 目的研究肿瘤乏氧显像剂~(18)F-FAZA的自动化合成,观察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活体内Micro-PET代谢特征和在BALB/C肠癌小鼠模型中的Micro-PET显像。方
- 刘振锋赵葵董孟杰王国林杨树业
- 胃充盈状态对18F-FDG 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胃充盈状态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对胃部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首次行PET/CT时胃充盈欠佳的患者再次行胃部PET/CT,测定两次显像胃部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两次显像SUVmax的差值(ΔSUVmax)。结果胃部良性病变组SUV充盈前=4.32±1.93,SUV充盈后=3.68±1.23,ΔSUV胃部良性病变组=-0.48±1.18;胃部恶性病变组SUV充盈前=4.28±2.20,SUV充盈后=4.96±2.61,ΔSUV胃部恶性病变组=0.63±1.00;胃充盈后,胃部恶性病变组的ΔSUVmax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病变组(P<0.01)。非胃部良性病变组SUV充盈前=3.38±0.98,SUV充盈后=2.73±1.19,ΔSUV非胃部良性病变组=-0.65±0.98;非胃部恶性病变组SUV充盈前=4.29±2.34,SUV充盈后=3.93±2.45,ΔSUV非胃部恶性病变组=-0.36±1.10;胃充盈后,非胃部恶性病变的SUVmax升高幅度与良性病变组无明显差异(P=0.36)。结论胃部恶性病变组SUV充盈后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病变组,但非胃部恶性病变组SUV充盈后升高幅度与非胃部良性病变组无明显差异;胃腔充盈后行PET/CT,能更清晰地显示胃部病灶,有利于提高胃部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减少胃部假阳性病灶诊断。
- 王华涛赵葵张亚飞王国林赵欣颜京诸欢燕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FDG PET及SPECT技术在诊断可疑骨髓炎中的价值比较
-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Meta分析系统总结FDG PET及SPECT在诊断骨髓炎中的诊断价值,并两两比较其诊断效能差异方法收集1980年1月至2010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FDG PET及SPECT诊断技术(包括三时性骨显像、...
- 董孟杰赵葵王国林
- 肝样腺癌的^18F-FDG PET/CT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样腺癌(HAC)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在医院就诊的8例确诊肝样腺癌并于术前行18F-FDGPET/CT检查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甲胎蛋白(APF)、病灶位置、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病理组织形态学,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病灶生物学行为和18F-FDG代谢特征。结果:在8例HAS患者中,症状伴有腹痛4例,伴有胸痛2例,无症状1例;血清AFP中7例患者AFP升高41.9~5330.2 ng/ml,其中3例>500 ng/ml,仅有1例患者的血清AFP在正常范围(5.9 ng/ml);病灶位置中5例位于胃,2例位于肺内,1例位于直肠;8例患者SUVmax为25.2,最小值为4.3,平均值为12.5;肿瘤由肝样分化区伴或不伴普通腺癌区组成,部分为混合性腺癌。免疫表型中肝样分化区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AFP和Hepatocyte肝细胞标志物呈不同程度阳性。结论:HAC是特殊类型腺癌,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与肝细胞肝癌(HCC)相似,病灶部位以胃为主,位于肺、肝脏及结直肠等,血清AFP升高是肝样腺癌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18F-FDG PET/CT检查SUVmax显著高于普通胃腺癌及印戒细胞癌。
- 梁子威李培杰赵葵王国林王华涛颜晶诸欢颜
- FDG PET/CT显像对复发性卵巢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总结FDGPET/CT对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FDGPET/CT诊断复发性卵巢癌的英文文献,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用统计分析软件计算综合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优势比。结果16篇英文文献纳入本研究,以病人为研究对象(patient—based)文献15篇,患者686例,灵敏度Q值:54.64,合并后灵敏度:0.88(95%CI0.84~0.91);特异度Q值:26.29,合并后特异度:0.90(95%CI0.85~0.94),SROC曲线下面积0.936。以病灶为研究对象(lesion—based)文献7篇,共820个病灶,合并后灵敏度:0.64(95%CI0.59~0.68)、特异度:0.92(95%CI0.89~0.95),SROC曲线下面积0.830。结论FDGPET/CT对诊断复发性卵巢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董孟杰赵葵阮凌翔刘振锋杨树业王国林
- 关键词:PET复发性卵巢癌PET/CT
- 双时相FDG PET/CT显像诊断肺内结节灶误诊一例
- 病史 患者,女,59岁.咳嗽,血痰及贫乏2 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灶,增强CT 提示轻度强化,之后抗炎治疗2个月后复查CT:病灶无明显变化,纵隔内数枚稍大淋巴结,建议穿刺活组织检查.肿瘤学指标未见异常.
- 董孟杰赵葵孙美玲赵欣刘侃峰王国林王华涛
- 2-18F-6,7-二甲氧基喹唑啉-4-苯胺的放射合成
- 在肿瘤治疗药物中,4-苯胺喹唑啉类化合物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活性最高,选择性最好的一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该类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靶点是EGF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已经有数个该类结构的优良抗肿瘤药物上市,如吉非替...
- 刘振锋赵葵董孟杰王国林杨树业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肿瘤
- 文献传递
- 肋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左肩部疼痛2月”入院。患者2月前劳作后出现左侧肩部疼痛,无红肿,无活动受限等,未予重视,疼痛时休息后好转,1周前当地医院X线示:左第二肋骨骨质破坏。为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我院CT:左2肋骨骨质破坏伴周围肿块形成,考虑肿瘤。MR:左侧第二肋骨恶性骨肿瘤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周围间隙肿胀。ECT:左2、3肋骨骨代谢局灶性活跃,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肿瘤骨质侵犯。上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
- 林丽莉赵葵刘侃峰张亚飞赵欣陈东河王国林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肋骨文献复习恶性骨肿瘤肩部疼痛肿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