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冠含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文学
  • 4篇小说
  • 3篇叙事
  • 3篇严歌苓
  • 2篇当代诗
  • 2篇地理空间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叙事
  • 2篇审美
  • 2篇视觉
  • 2篇视觉思维
  • 2篇思维
  • 2篇文学地理
  • 2篇文学地理学
  • 2篇美学
  • 2篇访谈
  • 1篇代文
  • 1篇当代诗歌
  • 1篇当代诗人
  • 1篇地理

机构

  • 1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4篇王冠含
  • 3篇邹建军
  • 2篇江少川
  • 1篇叶廷芳

传媒

  • 3篇华文文学
  • 2篇世界文学评论...
  • 2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美学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苗族长诗《哈梅》的回合式冲突及其审美意义
2023年
苗族叙事长诗《哈梅》具有回合式冲突叙事的突出特征,其叙事框架立体复合,纵横交织,共有五个回合十次冲突,具体表现为对话叙事冲突、场景叙事冲突、风俗叙事冲突等。其深层冲突结构层层递进地反映了社会阶层冲突、自然人性与陈规旧习的冲突以及人性善恶的冲突。回合式冲突叙事具有突出曲折复杂的情节、刻画鲜明人物形象、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美以及揭示人性善恶等功能,有创造性的审美意义。
王冠含
关键词:叙事结构审美意义
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苏炜小说《迷谷》探索
2023年
苏炜的小说擅长通过地理空间的组合来构建小说框架、表达诗性之思。长篇小说《迷谷》依托多重地理空间构思形象、意象,讲述故事情节,表达深层意蕴。通过对地理空间和文本结构、地理意象的象征意义、作者迁徙经历与文本创作等三个方面的论述,可以深入探讨地理空间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地理空间和环境意味着作者的创作之源和精神对应物,是作者展开想象力的重要支点和舞台。地理空间和现代叙事技巧的结合,能有效提升小说主题意蕴并能更好地探索、表达当代社会。
王冠含邹建军
关键词:地理空间文本结构
从地理想象到象喻体系——《庄子》美学的构建路径
2024年
《庄子》中以地理物象为基础的地理想象,为其美学构建提供了便捷路径。通过地理想象,庄子虚构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多彩的寓言故事,二者的隐喻特质超出其本身的表层含义而具有了深层的独立审美性,形成《庄子》美学的主要表达方式——象喻体系。象喻体系的建构一方面以地理物象和想象为基础,另一方面离不开主体的意旨和选择,隐含着“物”“我”关系这一基本美学命题。《庄子》美学的构建是以“以我观物”为起始,而以“以物观物”为归宿,体现出无我物化、天人合一的美学追求。
邹建军王冠含
关键词:《庄子》文学地理学
翱翔于现实与梦想之中——吕红博士访谈
2024年
吕红博士作为海外华文作家,在主编文学刊物《红杉林》、小说和散文创作及文学研究上多有建树,访谈即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吕红回顾了主办文学刊物的艰辛历程,并首次发布《红杉林》将在明年举办学术活动的重要信息;文中概述了其长篇小说《美国情人》和《午夜兰桂坊》等中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叙事特征和艺术特色,并梳理了《女人的白宫》等散文作品的内容和主要特色;访谈也深入总结了其学术论著《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的跨文化视野和女性文学研究这两大特征及其学术创新。
王冠含
《雌性的草地》中的“草地空间”被引量:2
2008年
王冠含
关键词:《雌性的草地》创作小说地理空间歌舞团严歌苓
混沌中的强悍与超脱——《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形象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第九个寡妇》是旅美作家严歌苓于2006年推出的一部新作,作品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王葡萄。王葡萄将矛盾的个性——强悍与超脱很好地统一起来,这个性于她又是笼罩在混沌之中的,是融为一体的。她的强悍分为无忧无惧和泼辣好斗,她的超脱分为对政治、传统道德的超脱和对个人利害的超脱。王葡萄这一形象虽不乏戏剧化和理想化色彩,但她的存在自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现实依据。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在跨越中西视野下对理想女性或理想人性的思考。
王冠含
关键词:《第九个寡妇》严歌苓王葡萄
严歌苓小说的影像叙事
严歌苓是著名的旅美作家。她在创作上不仅多产,而且很多小说都屡获大奖,其中大部分也被成功搬上荧幕。作为一名职业作家,严歌苓也经常从事编剧工作,并参与自己小说的影视改编,她还担任过好莱坞的职业编剧。与电影的密切联系也影响到了...
王冠含
关键词:严歌苓视觉思维视觉转向影像叙事小说创作
文献传递
聂华苓小说的民间文化形态及其意义
2024年
聂华苓“三生三世”的曲折人生经历塑造了其自由的民间立场和独立人格。这在其3部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都有体现。通过考察小说中有关中国和国外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习俗的形态及其特征,可以发现:民间文化首先增强了其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和传播力。其次,小说中的民间文化是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激活了民族文化的现代感和生命力。再次,聂华苓的小说通过对民间文化的书写有效促进了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和文明互鉴,为世界文化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王冠含
关键词:聂华苓长篇小说民间文化
当代诗人的民间叙事方法与诗艺探索——以邹惟山三首歌行体长诗为例
2024年
当代诗人邹惟山一直坚持诗歌创作与诗艺探索,新近又推出了三首歌行体长诗,每首都在500行以上,不同于他之前的十四行和拟寒山体,体现出诸多新的美学特征。长诗以旧体的歌行体形式,借鉴民间叙事的内涵和方法,表现民俗化的内容,创造地方性的审美,借鉴民间说唱元素和民歌的音乐性,以白话、俗语入诗,探索一种谐俗化、地方化、史传性的长诗写作,坚持诗歌的白话语言和音乐美,追求新旧体诗的多样融合互通,展现了其当代诗歌创作的新面貌。
王冠含
关键词:民间叙事
地理叙事的美学意义——论苏炜作品的浪漫美学与生态美学构建
2024年
美国华文作家苏炜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地理叙事特征并体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可贵理念。其长篇小说通过构建奇异的地理空间结构,塑造奇幻人物形象,借助地理意象和景观的象征与神话修辞,展现出浪漫主义美学风格。《小鸟依人》《独自面对》等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因植根于浪漫主义美学中对自然地理的敬畏之情,进一步发展出鲜明的生态美学风格。地理叙事在构建这两种美学风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作家提供了创作方法,更为批评者提供了解读浪漫主义和生态主义作品的理论路径。
邹建军王冠含
关键词:生态美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