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莉 作品数:30 被引量:7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Pu-Ga合金中氦泡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014年 在钚(Pu)材料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元素,如铝(Al)、镓(Ga)、铟(In)、铈(Ce)等,能实现Pu合金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及修正的嵌入原子势(MEAM),在300K下对Pu-Ga合金中的氦泡聚集行为进行了模拟,合金中Ga的含量(原子分数)分别为0%、2%和5%。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不同Ga含量下,随氦原子数目增长Pu-Ga合金中氦泡半径和压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氦泡引起的体积膨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钚自辐照过程中的氦效应的内在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丽莉 万明杰 蒋刚 刘建波关键词:嵌入原子势 分子动力学 有机气凝胶的超声法制备 被引量:12 2006年 在间苯二酚类有机气凝胶的制备工艺中引入超声波技术,缩短了有机气凝胶制备周期。实验发现:反应物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在超声作用下的凝胶时间减少8%~17%,超声波能有效抑制凝胶过程中的氧化作用。在反应初始阶段,通过激光粒度仪测量稀溶液反应,发现超声波作用下的凝胶核生长速度是普通加热的凝胶核生长速度的87倍左右。微量水分测定仪的数据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上万倍地加快凝胶样品的溶剂交换速率。 王朝阳 唐永建 王丽莉关键词:有机气凝胶 超声波 空化效应 单壁碳纳米管储氢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模拟研究了手性单壁碳纳米管与氢分子的相互作用,考察了碳纳米管直径对储氢性能的影响.对单壁碳纳米管储氢的模拟结果表明:(1)物理吸附时,H_2可以吸附在空腔内,也可以吸附在管与管之间的空隙中,纳米管内部的氢吸附力均高于管外,而"完好无损"的H_2分子不能够穿过管壁而进入管内.(2)化学吸附时,碳纳米管对氢的吸附首先出现在管的边缘附近,碳纳米管局部会发生形变,SWCNTs的张力会随C—H键的增加而增大,系统不稳定.(3)随着直径的增加,纳米管内、外的氢吸附力差异减小. 王丽莉 王朝阳 唐永建 冯建鸿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 储氢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超纳米金刚石薄膜结构相变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结构相变非常复杂,对稳定性和物理性质又尤为重要.本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超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结构相变和表面重构.研究发现,纳米金刚石的表面碳团簇通过断开(111)面的σ键,形成具有碳六元环结构的石墨碎片;内部原子sp3杂化向sp2杂化转化的发生是从(111)面上成对C原子向石墨相转化时形成π键的过程中获得了能量,驱动石墨的转变由表层向心部逐渐进行.转变过程中存在一种洋葱状富勒烯和金刚石结构共存的过渡相——Bucky-diamond,表面悬空键的消除和表层的富勒烯外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表面能和系统总能量,Bucky-diamond结构稳定存在. 王丽莉 万强 胡文军 赵晓平关键词:计算机模拟 含能晶体密度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0年 密度是决定含能材料爆轰性能的重要参数。为评估现有CHON类含能材料密度的计算方法,对等电子密度面法、分子表面静电势法、基团加和法、晶体堆积法、定量构效关系法、经验公式法等进行分析和归类。结果表明,基于分子体积预测方法的精度取决于分子间和分子内相互作用对密度影响描述的准确度。其中,准确描述氢键和van der Waals作用充满了挑战性。基于晶体体积计算密度的核心在于晶体结构的准确预测,结构搜索要面对巨大的状态空间和高度复杂的能量曲面的困难,预测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体积加和法和经验公式法存在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和晶型的缺点,且对新发现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分子由于缺乏实验数据难以获得准确的经验参数,计算结果偏差较大。引入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以及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后,定量构效关系法在含能化合物性能与结构关系研究中取得很大成就,模型精度进一步提高将为基于材料基因组模式的含能材料设计研发奠定基础,这也是今后密度预测方法发展的主要方向。 王丽莉 熊鹰 熊鹰 牛亮亮 张朝阳关键词:含能材料 分子动力学模拟玻璃态聚碳酸酯对运动变形的分子响应 2009年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聚碳酸酯非晶结构在运动压缩下的变形进行计算机模拟,通过分析聚碳酸酯在单轴压力下的网络结构,以及分子链二面角分布随压力的变化,获得聚碳酸酯对运动变形的分子响应。研究发现聚合物材料在塑性流引发下膨胀,证明了压力感应活性的出现。 王丽莉 胡文军关键词:聚碳酸酯 应力-应变 计算机模拟 纳米金刚石薄膜结构相变及摩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论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结构相变和表面重构,以及金刚石薄膜(110)表面不同方向上表面形态和抛光残余的本质.研究发现,纳米金刚石的表面碳团簇通过断开(111)面的σ键,形成具有碳六元环结构的石墨碎片;内部原子sp3杂化向sp2杂化转化的发生是从(111)面上成对C原子向石墨相转化时形成π键的过程中获得了能量,驱动石墨的转变由表层向心部逐渐进行.转变过程中存在一种洋葱状富勒烯和金刚石结构共存的过渡相—Bucky-diamond,表面悬空键的消除和表层的富勒烯外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表面能和系统总能量,Bucky-Diamond结构稳定存在.sp2杂化碳的缓冲作用对薄膜中残余应力有较大的影响. 万强 王丽莉 胡文军关键词:纳米金刚石薄膜 摩擦力 第一性原理 Pu-Ga合金中氦泡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钚(Pu)材料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元素,如铝(Al)、镓(Ga)、铟(In)、铈(Ce)等,能实现Pu合金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及修正的嵌入原子势(MEAM),在300K下对Pu-Ga合金中... 王丽莉 万明杰 蒋刚 刘建波关键词:嵌入原子势 分子动力学 文献传递 无定型玻璃态聚碳酸酯的塑性行为模拟 被引量:2 2009年 用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固定晶胞能量最小化计算程序,以及构型和能量分析研究了无定型玻璃态聚合物双酚—A—聚碳酸酯(BPA-PC)的塑性变形。计算结果和"势能面理论"架构吻合,此理论将塑性转换解释成"理想结构"之间的相互交叉和塌陷。本方法可以在晶胞尺度有限、高压缩比和低温下对聚合物材料进行模拟,密度、杨氏模量、屈服应变、屈服应力、激化能、激化体积都与BPA-PC的实验数据吻合。 王丽莉 胡文军关键词:塑性变形 聚二甲基硅氧烷/白炭黑体系的分子模拟 2007年 用COMPASS分子力场的方法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子链以及它们同白炭黑(SiO2)、改性SiO2粒子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体系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了体系能量变化与PDMS分子链中Si原子移动距离的关系曲线,分析了产生和影响体系力学性能的化学过程本质,预测了宏观PDMS/SiO2体系的拉伸行为. 王丽莉 胡文军 赵晓平 何铁宁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 白炭黑 分子间相互作用 计算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