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艾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盆腔腹膜后神经鞘瘤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病例资料〈br〉 患者,女,57岁,2012年8月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未行特殊处理,来我院前1周腹痛加剧。既往病史:2003年行腹膜后纤维瘤切除术,2006年行全子宫切除术。查体正常,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5-3为28.86 U/ml;白带常规:白细胞10~20个/HP,阴道清洁度3度;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85×10^9/L;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尿常规等未见异常。 CT表现为右侧附件区类椭圆形等密度影,其内不甚均匀,界限清晰,与邻近肠管分界清晰。 MRI平扫示左侧附件区见类椭圆形等T1、稍长T2信号影,其内见多处小结节状长T1、更长T2信号影,病灶周围见低信号包膜影环绕,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更长T2信号影未见强化。
- 肖承云张传宏熊艾平
- 关键词:盆腔腹膜后神经鞘瘤
- 介入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中晚期肝癌386例均分三组进行介入治疗。A组:单纯化疗灌注,B组:化疗灌注+碘化油栓塞,C组:化疗灌注+碘化油栓塞+明胶海绵栓塞。结果:B组疗效优于A组,且有显著差异;C组疗效优于B组,且有显著差异。结论:影响因素:(1)肝功能,(2)肿瘤病理类型及血供情况,(3)门静脉主干瘘和癌栓,(4)门静脉高压,(5)治疗方式。
- 范谋海吴俊王永军熊艾平李华艾勇
- 关键词:介入疗法肝癌影响因素化疗灌注明胶海绵栓塞
- MRI诊断及评估胆囊蛔虫病1例
- 2013年
- 1 病 例 患者男性,57岁.幼年曾患疟疾,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并多次行血吸虫驱虫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药物过敏史.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精神差,食欲下降,伴寒战发热,上腹饱胀不适,偶有剑突下疼痛,于当地卫生院消炎、退热处理,疗效不佳,遂到某县第二人民医院入院治疗.查肝功能提示转氨酶升高(ALT 500.91U/L,AST 380.45U/L),CT增强提示胆囊炎、血吸虫性肝病.予以护肝降酶等治疗,黄疸反而加重,转入我院.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掌(一),肝右肋下3cm,脾肋下2.5cm,胆囊区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WBC 4.93G/L,淋巴细胞占45.4%,中性粒细胞占44.5%,RBC3.74T/L,PLT131G/L,PT13.3s.肝功能:TBIL 201.5μmol/L,DBIL 134.9μmol/L,ALT 432U/L,AST 1014U/L,r-GT 697U/L,ALP434U/L,Alb 29.2g/L.MRI示(图1):肝左叶外侧段胆管扩张,其内见小条状、多个点状低信号影.胆囊增大,囊壁增厚、毛糙,囊腔内信号不均匀,可见多发长条状、靶状低信号影,胆总管通畅、未见扩张.脾脏体积增大.MRI提示胆囊、左肝内胆管蛔虫并胆囊、左肝内胆管炎.遂添加阿苯达唑驱虫治疗,24d后复查MRI示胆囊内异常信号影消失,胆囊壁稍增厚,左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其内信号较均匀.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 熊艾平王勇张传宏王永军
- 关键词:MRI
- 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比较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120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X线片进行诊断,B组采用CT进行诊断,对两组的检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X线片与CT检查的优缺点。结果 A组采用X线片检查,其中骨折漏诊13例,漏诊率21.7%,关节内骨碎片漏诊18例,漏诊率为30%,关节内骨碎片误诊1例,误诊率为1.7%;B组采用CT检查,其中患者骨折漏诊3例,漏诊率仅为5%,关节内骨碎片漏诊1例,漏诊率仅为1.7%,关节内骨碎片误诊1例,误诊率也只有1.7%。结论 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诊断时其漏诊率明显低于X线片的漏诊率,所以采用CT检查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是复杂性髋关节骨折诊断的首选的检查诊断手段。
- 熊艾平王勇张传宏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X线摄影术
- 计算机断层扫描与超声在卵巢囊性及囊实性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超声(US)两种检查方法在卵巢囊性及囊实性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卵巢囊性或囊实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1周进行CT及US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n=56)及恶性组(n=24),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卵巢囊性及囊实性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83%(23/24)、92.86%(52/56),US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9.17%(19/24)、83.93%(47/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48、2.176,P=0.081、0.341);CT诊断卵巢囊性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1/1)、88.24%(15/17),US诊断卵巢囊性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1/1)、82.35%(14/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235,P=1.000、0.628);CT诊断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65%(22/23)、94.87%(37/39),US诊断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26%(18/23)、84.62%(33/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67、2.229,P=0.080、0.135);CT诊断淋巴结转移、侵犯周围组织脏器,以及腹腔、肠系膜或大网膜种植的准确率均高于U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4.752、4.752,P=0.023、0.029、0.029);CT与US诊断腹腔积液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6,P=0.551)。结论 CT与US检查在卵巢囊性及囊实性肿瘤良恶性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CT检查对恶性肿瘤间接征象的诊断优势更加突出。
- 张佳甚熊艾平陈建中汪建成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卵巢囊性肿瘤囊实性肿瘤
- 介入治疗肺癌并肺外转移(附96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探讨肺癌并肺外转移的介入治疗的方式。资料与方法:肺癌并肺外转移96例分2组进行介入治疗。A组:由于插管困难只行单纯化疗灌注原发灶。B组:化疗灌注原发灶+化疗灌注转移灶。结果: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肺癌并肺外转移者分别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化疗灌注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只单纯化疗灌注肺癌原发灶。
- 范谋海吴俊王永军郭中华熊艾平
- 关键词:介入治疗肺癌肺外转移病例报告抗癌药物
- MRI诊断肌腹间慢性增生性滑膜炎1例
- 2013年
-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0岁。无意中发现左肘部包块3月余,偶有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无肢体麻木。PB左肘部稍偏上方前外侧可触及包块,约3.Ocm×3.5cm,质软可推动,皮肤表面未见血管扩张,
- 熊艾平张传宏王勇王永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肌腹滑膜炎
- 介入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 2003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中晚期肝癌386例均分三组进行介入治疗。A组:单纯化疗灌注,B组:化疗灌注+碘化油栓塞,C组:化疗灌注+碘化油栓塞+明胶海绵栓塞。结果:B组疗效优于A组,且有显著差异;C组疗效优于B组,且有显著差异。结论:影响因素:①肝功能;②肿瘤病理类型及血供情况;③门静脉主干瘘和癌栓;④门静脉高压;⑤治疗方式。
- 范谋海吴俊王永军熊艾平李华
- 关键词:介入疗法肝癌影响因素肝功能血管造影SELDINGER技术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08—2013-05收治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脑内型17例(60.7%),脑外型11例(39.4%);CT平扫脑内型均匀增强9例,轻中度增强6例,不增强2例。脑外型明显增强6例,轻中度增强4例,不增强1例。MRI平扫脑内病灶轻中度增强16例,未见明显增强1例。脑外病灶均匀增强6例,未见明显增强5例。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CT和MRI检查有不同表现,均可用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但MRI表现更为明确,有助于尽早确诊,及时治疗。
- 熊艾平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
- 蜡油样骨病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患者女,31岁。左侧肩关节间歇性不适数年,现因生育哺乳期,感觉加重,活动稍受限,自觉抱小孩劳累所致,查体格检查:发育良好,智力正常,患侧皮肤无红斑及色素沉着,皮温正常,皮肤硬化性疾病,好发于一侧肢体,故又称其为单肢型象牙样骨质增生症。
- 艾勇熊艾平文黎龚小兵
- 关键词:蜡油样骨病骨质增生症体格检查色素沉着哺乳期硬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