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海兵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出血
  • 6篇动脉瘤
  • 6篇颅内
  • 6篇膜下
  • 5篇蛛网膜
  • 5篇蛛网膜下
  • 5篇蛛网膜下腔
  • 5篇蛛网膜下腔出...
  • 5篇网膜
  • 5篇下腔出血
  • 4篇动脉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瘤夹
  • 2篇动脉瘤夹闭
  • 2篇动脉瘤夹闭术
  • 2篇血功能

机构

  • 7篇重庆市巴南区...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熊海兵
  • 3篇朱继
  • 3篇徐睿
  • 3篇程强
  • 2篇程强
  • 2篇霍建宏
  • 2篇李海涛
  • 2篇黄伟
  • 1篇张志坚
  • 1篇石全红
  • 1篇师艺峰
  • 1篇郑锋
  • 1篇冉毅
  • 1篇冯丽
  • 1篇郑风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及血清HMGB1和NF-κB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动态变化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择期进行CSDH手术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3)和非感染组(n=77),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感染组于感染确定后检测肺功能和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于术后第1、3、5天动态检测患者HMGB1、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Pearson分析术后第5天血清HMGB1、NF-κB水平与免疫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第5天血清HMGB1、NF-κB水平对CSDH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确诊感染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CD4^(+)和CD4^(+)/CD8^(+)水平低于非感染组,CD8^(+)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HMGB1、NF-κB、TNF-α和IL-6水平第1、3和5天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第5天肺部感染患者血清HMGB1、NF-κB水平与血清CD4^(+)、CD4^(+)/CD8^(+)成负相关(r=-0.621、-0.638;r=-0.662、-0.671),与CD8^(+)成正相关(r=0.212、0.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5天血清HMGB1、NF-κB、TNF-α和IL-6联合检测预测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高于HMGB1、NF-κB、TNF-α和IL-6单一检测的0.768、0.788、0.771和0.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SDH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力水平与血清HMGB1、NF-κB水平成负相关,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HMGB1、NF-κB、TNF-α和IL-6来预测术后肺炎的发生。
楚江云沈永峰熊浩锋熊海兵崔高宇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肺部感染免疫状态高迁移率族蛋白B1核因子ΚB
腰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及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腰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及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该科行颅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患者285例,均于手术麻醉后行腰池置管引流术,统计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结果 285例患者中,无患者引流后动脉瘤破裂;脑牵拉综合征的发病率为3.00%;脑血管痉挛的发病率为11.60%;脑积水的发病率为2.10%;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病率为9.10%;死亡率为1.05%。结论腰池引流是一项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手段,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风险,防治术后并发症,最终改善预后。
熊海兵朱继黄伟李海涛徐睿郑风
关键词:腰池引流动脉瘤夹闭术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并发症
冷沉淀治疗脑外伤后血凝功能障碍患者3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应用冷沉淀的疗效,探讨冷沉淀在脑外伤诊治的应用。方法将64例脑外伤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止血、脱水、预防癫痫、营养神经、预防癫痫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冷沉淀止血。统计并分析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凝血指标及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组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为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治疗组患者输冷沉淀后凝血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预后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冷沉淀能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少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冉毅程强熊海兵
关键词:冷沉淀脑外伤凝血功能障碍
腰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及术后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中及术后的应用,分析其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我科行颅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患者148例。根据术前是否行腰池引流,分为腰池组与非腰池组。比较...
熊海兵
关键词:腰池引流动脉瘤夹闭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性疗效分析
Atlas支架在前循环中小尺寸血管动脉瘤治疗中的经验体会
目的总结Atlas支架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中小尺寸血管动脉瘤的使用技巧与实践经验,进一步验证Atlas支架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中小尺寸血管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数据库2...
曾实熊海兵张伟霍建宏
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低钠血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有1/3到1/2的患者会发病,是常见的电解质及水平衡紊乱。低血症钠常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或者脑耗盐综合征(CSWS)引起,或者两者的组合。本文从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熊海兵熊莉萍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CSWSSIADH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危重急症,死亡率和病残率高,并发症多,因并发症死亡的患者超过50%。其主要并发症有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本文主要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熊海兵冯丽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
12例人工气道致命性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人工气道四种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ICU收治的12例人工气道致命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1例阻塞性肺部不张患者自动出院,1例气管导管阻塞患者死亡,1例气管导管阻塞患者遗留轻度残疾,其余9例患者未造成缺氧性损伤。结论人工气道的致命性并发症主要有阻塞性肺不张、气管导管移位、气管导管阻塞和拔管后窒息,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氧饱和度顽固性下降,且起病急、进展快,很快致命,需及时处理。
熊海兵霍建宏熊浩锋张志坚
关键词:人工气道并发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经Akt/eNOS通路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 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促进内皮细胞新生的机制及通路,为SAH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SAH后12h、24h、48h组,每组各18只。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BDNF、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mRNA及总蛋白,并测量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结果 大鼠SAH后12h海马中BNDF和VEGF mRNA和蛋白质含量开始明显增高,并于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并且其表达量相互之间成正相关(rBV=0.973,P=0.014)。大鼠脑含水量亦于出血后12h明显增高,24h达到高峰,48h后仍保持较高水平。BDNF蛋白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变化呈正相关(r=0.947,P=0.023)。同时还发现eNOs mRNA和蛋白质含量同样于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并与BNDF和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NV=0.964,P=0.021;rBN=0.948,P=0.016)。结论 BDNF可能在SAH后脑缺血缺氧的修复病理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很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eNOS途径增加VEGF的表达以发挥作用。
黄伟朱继熊海兵徐睿郑锋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早期脑损伤
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及唤醒在27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及唤醒在功能区神经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该院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及唤醒在27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出现感觉性失语2例,单侧肢体瘫痪5例,经过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于重要功能区神经胶质瘤,神经导航可在术前精确定位,设计最佳手术路线,术中超声与术中唤醒可判断出病灶与正常脑组织以及功能区的分界,实现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
李海涛师艺峰熊海兵石全红
关键词:神经导航神经胶质瘤术中超声术中唤醒功能区胶质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