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钢
- 作品数:56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军事社会学更多>>
- 辛亥革命后驻防旗人族群社会生活及变迁
- 2021年
- 探讨驻防旗人族群在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迁,仅仅关注民族歧视和贫困化两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辛亥时期,革命党人没收旗产并对旗人实行"三化",即化整为零、化旗为民和化兵为农。革命后,各地旗人以长期以来的土著化为基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些地区旗人的军营生活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末。各地旗营中,也保存着从事各类行业的小康之家。一些地方旗营中保存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世家大族。辛亥革命以来驻防旗人族群变迁,对今天满族的格局与特点影响深远。
- 潘洪钢
- 关键词:辛亥革命社会变迁世家
- 传统社会中的民间谣谚与社会政治生活——以清代谣谚为例的讨论被引量:3
- 2008年
- 传统社会中民间谣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资料。清代是距今较近的一个时代,流传至今的谣谚丰富多彩,其中涉及时政的部分,是在缺乏表达途径的时代,下层人民呼声的一种表达。由此形成的社会舆论,在当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比较重大的影响。
- 潘洪钢
- 关键词:传统社会谚语政治生活
- 清代八旗驻防与绿营待遇之比较
- 2018年
- 清代八旗军队待遇高于绿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认识,但并不准确。罗尔纲《绿营兵志》中引用的乾隆帝上谕说旗营待遇高于绿营,其实恰恰证明旗籍官员谋求到绿营任职是因为在绿营任职所得收入高于在旗营任职,退休后则是旗员待遇稍高。从粮饷与补贴等方面具体比较,直省驻防旗营与绿营在待遇上,或互有高低,或基本相当,应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八旗驻防与绿营待遇之差异,根本上是由二者制度设计之差异造成的,这也说明旗人族群的贫困化是一种制度性问题。
- 潘洪钢
- 关键词:八旗驻防绿营待遇贫困化军事制度
- 清王朝对疾疫的认知与应对被引量:1
- 2020年
- 清统治者对于流行疾疫的认知,大体上仍停留于天人感应的范围内,对于季节和环境等引起疫病也有一定认知。同时认定人群聚集、战争和灾荒等都是促成疫病流行的原因。清政府应对流行疫病的惯例和举措,除了特别关注痘疹外,还包括疫情上报规矩、季节性清理监狱、关注军队疫情等。在京畿地区和各地,由官员和政府机构在中央支持下进行疫情救治,同时对疫区进行钱粮蠲免,对参与其中的士绅进行褒奖。这类举措既有富有成效的一面,也有流于形式的情况。
- 潘洪钢
- 关键词:清朝疾疫疫情
- 清初福州、广州八旗驻防的哗变事件被引量:1
- 2009年
- 发生在康熙、雍正时期福州、广州的两次八旗驻防汉军哗变事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八旗内部民族关系不和谐的状况,以及地方官员对驻防官员的监督。事变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驻防的汉军八旗兵丁生计所面临的困难和所受到的歧视。
- 潘洪钢郭福亮
- 关键词:八旗驻防汉军哗变
- 清代驻防旗人的民间借贷问题被引量:1
- 2018年
- 清代驻防旗人的借贷问题,学界鲜有研究,但它却是一个常见而且重要的问题。驻防旗人的民间借贷包括旗人向民人放贷,贫困旗丁向旗城及附近的民人借款和旗营内部官兵之间的借贷往来等。民间借贷反映了旗人社会生活和民族关系的基本状况及其变迁。
- 潘洪钢
- 关键词:清代
- 清代的老夫娶少妻
- 2010年
- 老年人也有情感需求,有时因为身体的变化和生活的寂寞,此种要求甚至会变得更为强烈,实为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袁枚《随园诗话》引康节先生诗云:“花见白头花莫笑,白头人见好花多。”袁氏为清代著名才子,放纵不羁,认为:“风情之事,不宜于老;然借老解嘲,颇可强词夺理。”并仿康氏诗曰:“若道风情老无分,夕阳不合照桃花。”直接说明老人的感情需求,在那个时代,也算是无所顾忌的了。
- 潘洪钢
- 关键词:清代《随园诗话》情感需求老年人风情
- 清代八旗驻防“事宜”类文献概况及史料价值
- 2024年
- 在民族史、清史、满学等学科对八旗驻防的研究中,除档案、文书与官、私著作和为数不多的驻防志以外,尚有各地驻防“事宜”类文献,鲜有关注。驻防“事宜”类文献修纂时间早晚不一,虽系官修却无统一名称与体例,内容也不一致。有些仅见于旧籍引文,少量为旧时刻本,大部以抄本、稿本传世,流传不广,部分善本则鲜为人见。从性质上看,或类于条例、则例一类政书,或为记录各地八旗驻防事务专书,或可视为初具雏形的方志文献。由于它大多取材于驻防营的案牍,许多是当地独有的历史记录,可补正史与方志之不足,且多有旧籍与志书所未载者,反映出各地驻防制度的原委与变迁,故不仅可信度高,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潘洪钢
- 关键词:清代八旗驻防
- 清代驻防八旗军与太平天国被引量:1
- 2014年
-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郁积久已的人民反抗运动的总爆发,即所谓'粤逆初起,群盗如毛'。以太平天国为中心,包括捻军和西北回变等,十数年中,较大规模的人民武装反抗达数十起,'扰乱十有五年,蹂躏十有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众'。[1]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清代驻防八旗军是国家的基本武装力量之一,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战事。
- 潘洪钢
- 关键词:驻防八旗太平天国清穆宗八旗军太平军北伐
- 清代驻防八旗专书《荆州事宜》考略
- 《荆州事宜》(以下简称《事宜》)一册,刻本,不分卷,未著版本、编者及刊刻时间等信息。书中记录荆州八旗驻防各项制度沿革,颇有可资学人参考之处。其中涉及八旗制度、荆州驻防渊源、规制演变等内容,对于了解清代荆州及全国各地驻防制...
- 潘洪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