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璜 作品数:7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核科学技术 更多>>
导电聚吡咯对阴离子深度分布的XPS研究 被引量:2 1990年 导电聚吡咯是在电化学聚合过程中聚吡咯部分转移电子给电极,然后嵌入对离子的产物.现有的实验事实证明,在导电聚吡咯的厚度方向对阴离子的浓度分布非常均匀,这些实验结果是从横截面的电子探针法取得,但对100 A 以内表面层中对阴离子浓度的分布是否均匀是不清楚的.本工作试图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电子起飞角依赖性来得到在几十 A 表面层内的对阴离子浓度分布. 郭可珍 李永舫 潘承璜 钱人元关键词:聚吡咯 多嵌段聚氨酯表面组成的ESCA研究 1982年 多嵌段聚氨酯(SPU)是一种重要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其表面化学组成、表面结构,对血液相容性有直接关系。本文用电子能谱(ESCA)研究了两种链结构SPU的表面化学组成,其目的是了解表面组成与其本体结构及性能的关系,并将SPU表面组成与本体的相分离程度联系起来。实验结果表明:(1)在SPU-空气界面上O/N原子比大于其本体O/N原子比,即软段富集于表面;(2)分相程度高的SPU试样较分相程度低的试样其软段在表面富集得更多;(3)在50左右深度的表面层内相分离程度高的试样其O/N组成变化的梯度较大。 张贤 潘承璜 漆宗能关键词:软段 ESCA 硬段 电子飞行时间分析器的新进展 1989年 本文评述采用电子飞行时间分析器(TOF)测量电子能谱技术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几年前出现的磁透镜型TOF分析器。 潘承璜关键词:分析器 粗糙表面小面积成象XPS变角分析法 1997年 提出了通过改变X射线入射角对粗糙样品表面作小面积成象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的方法,以识别、消除或减少表面粗糙引起的遮蔽效应,获得比较真实的样品表面元素分布图。以表面粗糙的Ba-K-Bi-O超导膜为例,演示了变角分析法的应用。讨论了改变X光入射角对被分析面积的影响。 赵良仲 刘世宏 潘承璜关键词:XPS X光电子能谱成象分析法 被引量:2 1998年 简单介绍了三种X光电子能话(XIE)成象分析的原理,包括平行成象法、X射线束扫描法和南电们转板扫描法。结合实际经验,讨论了实验方法。用实例说明了XPS成象法在元素成象和化学态成象中的应用。比较了对石成象与其它成象方法的优缺点。 赵良仲 刘世宏 潘承璜关键词:X光电子能谱 XPS 成象原理 用XPS研究金属铜和铁的表面氧化物及其热力学稳定性 被引量:1 1989年 用XPS研究了纯铜和纯铁在室温和300℃被空气氧化时的表面氧化产物及其在真空中加热时的热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室温表面氧化物(Cu_2O和Fe_2O_3以及二价铜比合物)在真空中300~350℃加热时可还原成金属,而高温(300℃)表面氧化物Cu_2O和Fe_2O_3在同样的真空加热时则不能还原成金属,高温CuO只能还原成Cu_2O.本文认为在“二维表面”内室温氧化物的热力学性质可以不同于本体氧化物. 赵良仲 潘承璜关键词:铁 氧化物 热力学 氧化物超导体的微区成象X光电子能谱分析 被引量:1 1997年 用微区成象XPS法分析了 Y-Ba-Cu-O(YBCO)超导块材,Y(Gd)-Ba-Cu-O(YGBCO)超导膜和 Ba-K-Bi-O(BKBO)超导晶体的成份原子分布。结果表明,YBCO块材和 YGBCO膜表面都存在富原子区;YBCO表面的富 Ba区位置与 CO32- 杂质富区的位置符合;YB-CO块材的成份不均匀现象比YGBCO膜的严重;BKBO晶面的原子分布较均匀。 赵良仲 刘世宏 张金彪 徐翠英 潘承璜 王瑞兰 李宏成关键词:YBCO 超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