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国权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多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脂多糖
  • 1篇脂多糖介导
  • 1篇脂多糖类
  • 1篇中毒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替代
  • 1篇肾脏替代治疗
  • 1篇鼠肺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机构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潘国权
  • 3篇王林霞
  • 2篇严纯雪
  • 2篇陈旭
  • 2篇王敏
  • 2篇汤鲁明
  • 1篇韩国强
  • 1篇龚裕强
  • 1篇张丹如
  • 1篇叶璟
  • 1篇孙来芳
  • 1篇黄建芬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MMP-9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影响及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UTI组和PQ中毒后12、24、48h组及PQ+UTI 12、24、48h组,同时应用RT-PCR技术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MP-9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1)通过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肺组织切片证实PQ急性中毒模型成立.(2)PQ急性中毒组早期肺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3) PQ组大鼠12、24、48h时肺组织MMP-9mRNA水平分别为(1.13士0.02)、(1.28士0.04)、(1.38士0.06),PQ组大鼠经UTI干预后上述各时段肺组织MMP-9mRNA水平分别为(1.05士0.03)、(1.09士0.05)、(1.12士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TI可明显减低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MMP-9mRNA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PQ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韩国强黄建芬王林霞潘国权严纯雪陈旭王敏
关键词:乌司他丁百草枯中毒基质金属蛋白酶-9肺损伤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在脂多糖介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反应中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在脂多糖介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氧化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人PMVECs分成4组:对照组(未加脂多糖的培养细胞)及各剂量脂多糖组(分别予以0.1、1、10μg/ml剂量脂多糖刺激培养细胞)。分别在脂多糖刺激6、12、24 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及一氧化氮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利用携带目的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PMVECs,将其分成对照组,脂多糖组,GFP组及APE1组。对照组为未加脂多糖的培养细胞,脂多糖组为1μg/ml剂量脂多糖刺激的培养细胞,GFP组为1μg/ml的脂多糖刺激培养慢病毒空载体转染的细胞,APE1组为1μg/ml的脂多糖刺激培养携带APE1基因慢病毒转染的细胞。在12 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一氧化氮的水平以及细胞APE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脂多糖刺激6、12、24 h后一氧化氮及活性氧分泌明显上升(P均<0.05),且同一剂量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氧化氮及活性氧分泌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转染PMVECs12 h后,脂多糖组APE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PE1组细胞APE1的表达较脂多糖组显著提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能够诱导PMVECs的一氧化氮及活性氧生成显著增加,而APE1组能够一定程度抑制一氧化氮及活性氧的产生(P均<0.05)。结论 APE1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及活性氧的分泌从而减轻脂多糖介导PMVECs的氧化应激反应。
王林霞汤鲁明龚裕强孙来芳潘国权陈旭
关键词:脂多糖类一氧化氮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CRRT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5d后,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2的分泌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59.5%(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T细胞增殖反应及IL-2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CRRT治疗脓毒症疗效明显,并能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汤鲁明邓应彬王林霞潘国权王敏叶璟严纯雪张丹如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