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地区643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643例泌尿系结石的成分状况,为临床防治泌尿系结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643例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9∶1;20~70岁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占95.02%。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16∶1。结石成分中混合结石占多数,为454例(70.60%),其中以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的混合结石为主。结论厦门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以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为主,可能与厦门地区居民好食海鲜和有饮茶习惯有关;了解厦门地区结石成分构成对结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杨恩明章振保林永水林晓翰苏迎春林明珠杨水法潘东山王永超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结石分析
- 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TVT-O手术的指导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及其对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O)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对41例SUI患者行超声尿动力学检查,重点了解膀胱尿道连接部活动度(UVJ-M)及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并据此对SUI进行分型,再结合尿失禁临床分度以决定行TVT—O手术。结果A型,UVJ—M≤1.5cm,ALPP〉55cmH,O,7例;B型,UVJ—M〉1.5cm,ALPP〉55cmH20,11例;C型,UVJ—M≤1.5cm,ALPP≤55cmH20,10例;D型,UVJ—M〉1.5cm,ALPP≤55cmH20,13例;其中B型中的II度、C型和D型患者共26例行TVT—O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3~29个月,平均11个月。拔管后除2例重度咳嗽时有漏尿现象外,其余皆尿失禁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对SUI患者选择TVT—O手术有客观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章振保杨恩明王武熊润青安黎明李超杨水法王继前潘东山林晓翰
-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尿动力学
- 人肾癌细胞株miRNA表达差异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miRNA的异常表达会导致肿瘤包括肾癌的产生与增殖。但是miRNA如何促进肾细胞癌的产生与增殖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769-P人肾癌细胞株与正常肾组织中表达的miRNA,找出表达差异的miRNA。进一步研究这些表达差异的miRNA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769-P人肾癌细胞株与正常肾脏组织中的miRNA进行测序并对比,比较两者miRNA的表达差异。同时选取2015-06-02-2017-07-02厦门市第二医院2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距离组织1cm),镜下证实为正常的肾脏组织的临床液氮保存标本。进一步比较mi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769-P人肾癌细胞株与正常肾脏组织中的miRNA进行测序对比后共检测到19个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均P<0.05。其中miR-141-3p和miR-199a-5p在769-P人肾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 218和0.0 069。进一步研究发现,19个mi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与正常肾组织仅有miR-141-3p和miR-199a-5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 057和0.0 369。结论肾癌中异常表达的miRNA很多,其作用机制复杂,不明确。肾癌中miR-141-3p和miR-199a-5p表达下降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增殖,可能成为一类新的临床诊断与基因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 王世先张遵俊杨水法杨恩明潘东山谢晓强王飞李青楠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高通量测序
- 超微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中等大小肾下盏结石的前瞻性对比研究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比较超微经皮肾镜(UMP)与输尿管软镜(RIRS)治疗中等大小(1~2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肾下盏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结石大小为1~2 cm,排除合并中上盏结石的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UMP组,操作通道F14,置入直径约1 mm超微肾镜,连接200 μm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后以涡流形式冲出;RIRS组,术前留置F6双J管扩张2周,术中先置入软镜鞘,连接输尿管软镜,置入200 μm钬激光碎石,将结石粉末化。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UMP组共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3.4±7.9)岁,范围23~57岁;结石大小(14.5±3.0)mm,范围10~22 mm;18例合并轻至中度肾积水。RIRS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4.5±8.3)岁,范围22~61岁;结石大小(13.7±3.1)mm,范围10~21 mm;16例合并有轻至中度肾积水。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MP组和RIR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6.5±6.1)min和(43.3±6.3)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7.8±3.3)g/L和(3.1±3.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P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4.0%(47/50)高于RIRS组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P组和RIRS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3±1.3)d和(3.2±1.2)d,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0%(4/50)和0,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6.0%(8/50)和12.0%(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MP与RIRS均是治疗中等大小(1~2 cm)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UMP较RIRS取石成功率更高、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
- 王世先杨水法王飞杨恩明潘东山黄旭锋王俊龙谢晓强李青楠林晓翰
- 关键词:肾下盏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
- 不同前列腺体积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的前瞻性对比研究(附521例报告)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前列腺体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6年3月随访截止的5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并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分成两组,前列腺体积<100ml的380例作为一组,其中行电切术的有182例,行剜除术的有198例;前列腺体积>100ml的141例作为另一组,其中行电切术的78例,行剜除术的63例。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中行不同手术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行不同手术方法术前相比,在年龄、前列腺体积、PSA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体积<100ml组,剜除术切除前列腺组织更多,术中出血更少,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改善更明显(P<0.05)。但是假性尿失禁占比更多(P<0.05)。前列腺体积>100ml组,剜除术切除前列腺组织更多,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改善更明显(P<0.05)。但是术中出血增多,假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术后迟发性出血更多(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较电切术切除前列腺更彻底,术后排尿改善更明显。但是剜除术术后假性尿失禁发生率增加,在治疗大体积前列腺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也会增加。剜除术不能完全取代电切术。
- 王世先杨水法杨恩明潘东山王飞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
- 经皮肾镜碎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比较(附104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经皮肾镜碎石(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优缺点的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应用两种方式对10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结果48例PCNL组碎石率95%,1个月结石清除率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 d。56例URL组碎石率80%,1个月结石清除率85%,术后需再行其他方式治疗8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约3.0 d。结论经皮肾镜碎石与取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缺点。
- 杨水法赵俊华林晓瀚李超潘东山
- 关键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剜除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经PKEP和PKRP治疗的40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PKRP组199例,PKEP组202例。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RUV)等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PK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KRP组,前列腺切除质量高于PK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中I-PSS、QOL、Qmax、RUV较术前都明显改善,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与PKRP治疗BPH的疗效相近,但PKEP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更高,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疗效确切的新手术方法。
- 潘东山杨恩明杨水法王永超章振保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离子电切术前列腺增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7
- 2014年
- 目的对比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12月在厦门市第二医院行PCNL或RLU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患者153例,PCNL组83例和RLU组70例,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Ⅰ期清除率及住院费用;并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PCNL组和RLU组术中出血量、Ⅰ期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较RLU组短(P<0.05);PCNL组住院费用高于RLU组(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手术。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均安全有效,但PCNL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杨水法章振保潘东山杨恩明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腹腔镜检查
- 肾筋膜扩张器联合腔内治疗在男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附29例报告)
- 2013年
- 目的探讨筋膜扩张器在男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用筋膜扩张器治疗的尿道狭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筋膜扩张器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适应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29例患者,狭窄位于阴茎部尿道8例、球部尿道9例、膜部尿道6例、前列腺部尿道6例。先用输尿管镜探查尿道,在直视下放入斑马导丝,再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循序扩张尿道。结果 29例患者均用筋膜扩张器成功扩张,未出现并发症。28例获得随访,其中2例出现狭窄复发。结论对男性尿道狭窄用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简单、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方法;减少了并发症,并可为进一步腔内治疗创造条件,但对狭窄段过长,病变严重,尿道情况不明确的患者宜选用其他方法治疗。
- 杨恩明章振保林晓翰王永超杨水法潘东山王武
- 关键词:尿道狭窄肾筋膜扩张器
-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20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其中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158例,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162例,对其安全性、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器组和缝合器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6±1.3)min和(5.4±1.2)min,失血量(1.2±0.8)ml和(1.3±0.9)ml,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6%(5/158)和4.32%(7/162),花费(1 121.2±15.6)元和(2 142.6±10.8)元,伤口愈合天数(16.1±7.2)d和(7.5±2.3)d,术后伤口感染率15.82%(25/158)和7.41%(12/162),术后1个月水肿率9.26%(15/162)和29.11%(46/158)及患者随访满意度63.92%(101/158)和90.12%(146/162),两组比较前3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5项差异有显著性,缝合器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吻合器组(P<0.05),但缝合器组花费贵于吻合器组。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术,除费用较贵外,其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更快、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王世先章振保杨水法杨恩明潘东山谢晓强林晓翰杨妙莹
-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