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气道的湿化原理与方法被引量:16
- 1993年
-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进入肺内的气体失去正常上呼吸道粘膜的加温、湿化和滤过作用,致使气道粘膜干燥、纤毛粘液系统运动障碍,痰液干涸结痂不易排出,并可因此加重或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影响肺的顺应性,加重通气障碍,使病情恶化。因此,加强气管切开或气管插后气道的湿化,是呼吸衰竭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 沈玉红徐刚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插管湿化气道湿化
-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患者NIHSS和GC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UTI)对心肺复苏后脑保护的作用。方法: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作业,将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28例分为2组:(1)对照组:采用综合复苏后治疗,包括生命体征监护、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治疗等。(2)UTI组:在综合复苏后治疗基础上给予UTI 20万U,缓慢注射,每12h 1次,连续14天。分别于拔管当日,复苏后14天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估(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结果:GCS评分拔管当日UTI组9.12±0.96分,对照组9.25±0.97分;复苏后14d UTI组13.06±0.93分,对照组11.25±1.42分。NIHSS评分拔管当日UTI组25.19±2.29分,对照组26.25±2.22分;复苏后14d UTI组18.00±1.71分,对照组21.00±1.28分。两组患者拔管当日GC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肺复苏后应用UTI可以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脑功能恢复。
- 任玉琴朱保锋沈玉红顾鹏吴辉
- 关键词:心肺复苏乌司他丁GCS评分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