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烈

作品数:26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内部控制
  • 5篇上市公司
  • 4篇企业
  • 3篇董事
  • 3篇审计
  • 3篇内控
  • 3篇内控缺陷
  • 3篇风险管理
  • 3篇高校
  • 2篇独立董事
  • 2篇盈余
  • 2篇盈余管理
  • 2篇审计师
  • 2篇审计意见
  • 2篇投资者
  • 2篇披露
  • 2篇资本
  • 2篇相关数据
  • 2篇内部控制质量
  • 2篇绩效

机构

  • 25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湖北省财政厅
  • 1篇立信会计师事...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25篇沈烈
  • 3篇郭阳生
  • 3篇李庆玲
  • 2篇孙德芝
  • 1篇程用文
  • 1篇李成艾
  • 1篇张西萍
  • 1篇李佐祥
  • 1篇张潇元
  • 1篇康均
  • 1篇廖育娟
  • 1篇郭心璐
  • 1篇汪平平

传媒

  • 3篇财会月刊
  • 3篇财会通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审计研究
  • 2篇财政监督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财会通讯(上...
  • 1篇财经论丛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证券市场导报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国注册会计...
  • 1篇财会月刊(下...
  • 1篇财会通讯(下...
  • 1篇会计论坛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监管邻近性与股价崩盘风险
2020年
本文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考察监管邻近性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监管中心距离越远,股价崩盘的可能性越大。对于那些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但新型交通工具高铁的开通,弱化了监管距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负面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地理距离角度理解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理,并验证了高铁开通对资本市场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强化从严监管职能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郭阳生沈烈熊宇昊
关键词:政治关联高铁
审计师地理距离与内部控制质量——兼论时间距离与审计师特征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5
2018年
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审计师的地理距离是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考察时间距离、审计师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师地理距离会显著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时间距离的缩短有助于提高与审计师距离较远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具有"四大"特征的审计师亦能减弱地理距离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内控鉴证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加强内控建设、评价及监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并进一步验证了高铁对企业经济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
郭阳生沈烈汪平平
关键词:地理距离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审计质量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与完善对策被引量:8
2018年
以2014~2016年上市公司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统计样本,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具体层面深挖由企业董事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整体上,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使用规范的内控评价报告格式,并区分不同缺陷等级列示财报与非财报、定量与定性标准,但总体上定量标准披露情况好于定性标准披露情况。具体来看: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度量方式上,普遍采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的项目构建评价指标,不同评价期间的评价指标基本保持一致,且普遍采用相对率标准作为定量标准临界值的设定方式;内控缺陷定量标准统计层面,定量标准临界值尽量在多个评价指标之间保持取值方式的一致性,且年度间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同一评价期内不同行业间差异性明显,不同评价期间内行业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变更层面,变更后上市公司倾向于更为严格的缺陷认定标准,降低相对率标准的比率阈值,且不论是变更频率还是变更程度,财报标准变更均大于非财报标准。
李庆玲李庆玲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
独立董事的会计背景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及沪深两市相关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以2011年至2013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发展的动态角度研究了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独立董事的会计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拥有会计知识的独立董事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处于成熟期的公司,有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有正相关影响,但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对政府部门改进相关政策规划,对上市公司进一步优化其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沈烈郭心璐
关键词:独立董事生命周期公司绩效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审计收费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选取我国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考察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越高,审计收费越高。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致使企业经营不确定性上升,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加剧,代理成本提高,诱发或加大审计风险,最终导致审计收费提高。进一步检验审计供给方和需求方不同特征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审计收费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审计供给方不具备行业专长和声誉,审计服务需求方为非国有及成长期、衰退期企业时,审计收费更高。此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审计收费提高改善了审计质量。
龚家凤沈烈
关键词:审计收费融资约束代理成本
新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
2024年
新型消费可有效满足消费者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探讨新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消费能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即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消费可有效促进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可正向促进东、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新型消费对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对此,建议以促进信息消费为抓手,打造新型消费良好制度环境,加强数字新基建建设,以推动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赵毅沈烈
关键词:信息消费
论人本和谐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建被引量:33
2014年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很多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好坏密切相关。探究什么样的内部环境才足以诠释这些成功或失败者的共性与奥秘所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内在规律出发,在综合分析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及古今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成效与局限的基础上,论证并得出了内部控制的最佳"土壤"应为和谐内部控制环境,而和谐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观点与结论,并进而依据"人本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特征与现实的反差,论述了企业构建这一"最佳"环境的重点突破的领域与方向。
沈烈孙德芝康均
关键词:内部控制以人为本控制环境人际和谐
市场结构、地方保护与异常审计费用被引量:2
2024年
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需要厘清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对审计契约的影响。以沪深两市2015-2022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市场结构集中度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地方保护对审计契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市场结构集中度对异常审计费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方保护进一步增强负向关系;(2)在异常审计费用为负时市场结构集中度和地方保护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而年报问询函外部监督效用受地方保护制约;(3)市场结构集中度通过代理成本和审计时长影响异常审计费用,进而损害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和可比性。
沈烈王浩然
关键词:市场结构
近年国际内部控制研究动态: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对近年国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伴随SOX法案的实施,国际上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SOX法案实行的成本效益性分析、公司治理特征改善对内部控制缺陷改进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等方面。相关研究的结论不仅表明各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检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经验数据,还进一步证明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有效缓解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已普遍为世界各国监管机构所认可,并赋予其实施信息披露的刚性要求。伴随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更多的研究结论还支持了监管者加强有效内部控制监管的及时性和恰当性,以及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控制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负面效应的尝试。
李庆玲沈烈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经济后果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好坏,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与活力,进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文章在对沪市A股2012年度内控评估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透视了上市公司在内控评价范围、内控缺陷标准界定、内控评估部门设立及内控评价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沈烈孙德芝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控缺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