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君

作品数:212 被引量:1,21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0篇成像
  • 76篇磁共振
  • 64篇磁共振成像
  • 29篇MRI
  • 28篇肿瘤
  • 22篇细胞
  • 17篇影像
  • 17篇病理
  • 15篇鼻咽
  • 13篇造影
  • 12篇血管
  • 12篇影像学
  • 12篇体层摄影
  • 12篇鼻咽癌
  • 11篇淋巴
  • 11篇病理学
  • 10篇动脉
  • 8篇血管造影
  • 8篇坐骨
  • 8篇坐骨神经

机构

  • 1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66篇中山大学孙逸...
  • 41篇中山大学
  • 9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浙江省人民医...
  • 5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佛山市第二人...
  • 5篇东莞市人民医...
  • 5篇喀什地区第一...
  • 3篇广州呼吸疾病...
  • 3篇惠州市中心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江苏省肿瘤医...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湛江中心人民...
  • 2篇广州市第十二...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西门子医疗系...

作者

  • 203篇沈君
  • 86篇梁碧玲
  • 35篇段小慧
  • 19篇成丽娜
  • 16篇叶瑞心
  • 16篇钟镜联
  • 14篇钟小梅
  • 13篇陈健宇
  • 12篇丁忠祥
  • 12篇赵继泉
  • 12篇周翠屏
  • 12篇胡辉军
  • 12篇刘庆余
  • 11篇黄穗乔
  • 11篇张翔
  • 10篇曾伟科
  • 9篇李新春
  • 9篇陈建宇
  • 9篇李国照
  • 8篇宋亭

传媒

  • 21篇中国医学影像...
  • 2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4篇中华放射学杂...
  • 11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癌症
  • 10篇岭南现代临床...
  • 7篇放射学实践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4篇中国CT和M...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0
  • 10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5篇2009
  • 24篇2008
  • 28篇2007
  • 15篇2006
  • 14篇2005
  • 4篇2004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在颌骨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
颌骨的骨肉瘤(OSJ)占所有部位骨肉瘤的1[%]-5[%],头颈部骨肉瘤的86[%]。OSJ早期诊断及根治性手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国内外有较多关于颌骨骨肉瘤的X线平片及普通CT的影像学表现的报道,本文收集中山大...
段小慧梁碧玲袁小平成丽娜钟小梅班晓华沈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颌骨骨肉瘤影像学表现
文献传递
双对比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钡餐造影的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放射科在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38例经手术或胃镜取病理证实早期胃癌在术前接受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在检查时采用多体位、多轴位观察黏膜像及充盈像,并摄片,必要时使用压迫器。结果38例早期胃癌,位于胃窦部21例,胃角8例,胃体部5例,胃底部4例,Ⅰ型11例,Ⅱc型7例,Ⅱa+c型6例,Ⅲ型14例。高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6例,粘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5例,中分化管状腺癌10例。11例结节状隆起型,13例表浅型,14例凹陷型。结论优良的双对比钡餐造影法是将粘膜法、充盈法和压迫法充分结合,并利用体位进行检查,它有助于检出早期胃癌。
胡辉军沈君陈娇霞段小慧成丽娜
关键词:早期胃癌
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并利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价。方法32只SD大鼠,对其中20只进行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测量,以确定针刺深度;另12只使用21G微量穿刺针对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行部分或全层针刺,术前及术后4周、8周行X线及MRI检查,然后行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测量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后,确定适用于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的深度分别为1.5mm和2.3mm。X线检查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唇缘样增生,脊柱生理弯曲异常等改变,其中以纤维环全层针刺组为明显;而正常对照组未见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等征象。MRI检查纤维环全层针刺4周、部分针刺8周后椎间盘信号在T2WI上信号强度不同程度的降低、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硬膜囊受压等征象,正常对照组的椎间盘未见信号改变及膨出或突出征象。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纤维环部分针刺组及全层针刺组椎间盘于术后4周时即发生退变,而全层针刺组退变较严重。结论利用针刺纤维环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其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创伤小;影像学方法可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早期精确、动态评估,评价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
洪国斌崔力扬沈君梁碧玲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MRI评价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评价M RI检查对鼻咽癌侵犯骨质的诊断价值及其对肿瘤分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M RI影像资料,其中有颅底骨质侵犯196例,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180例。134例采用PhilipsT5-II型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场强0.5T。62例采用Philips intera型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场强1.5T。8例单纯平扫,188例平扫后增强,造影剂为Gd-DTPA,剂量为0.1m m ol/kg体重,经前臂静脉注射。结果:196例有骨质侵犯的初诊鼻咽癌中,单部位侵犯65例(33.16%),多部位侵犯131例(66.83%)。单侧侵犯178例(90.81%),双侧侵犯18例(9.19%)。累计骨质破坏部位698个,骨质侵犯类型:骨质硬化型13个部位(1.86%),骨髓浸润型120个部位(17.19%),溶骨性破坏565个部位(80.95%)。结论:M RI可作为评价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在评价鼻咽癌早期骨髓侵犯方面M RI比CT敏感,M RI检查可增加鼻咽癌分期的准确性。
陈建宇沈君刘庆余梁碧玲叶瑞心钟镜联
关键词:鼻咽癌MRI颅底
基于教学案例库的混合式教学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以医学影像学在线教学案例库为基础,融合基于问题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翻转课堂、微课等多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至2022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65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2人、试验组33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试验组则以案例库为基础,采用PBL、CBL、翻转课堂和微课等混合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结业时临床思维与决策站考核成绩,及其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反馈。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住培医师在临床思维与决策站考核中,客观论述题成绩、主观论述题成绩及总成绩分别为(49.83±1.27)分、(39.57±1.75)分和(89.40±1.54)分,均高于对照组成绩(48.74±1.64)分、(36.02±1.81)分和(84.76±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反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合医学影像学在线教学案例库与PBL、CBL、翻转课堂、微课等的混合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的临床思维与决策考核成绩,激发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自主性和参与热情,增强临床诊断综合能力。
曹明慧王东烨毛家骥张翔郑楚珊石广滋崔皓圆沈君
关键词: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混合教学模式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磁性标记及其在大鼠体内核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研究
<正>目的:实验研究表明,骨髓间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获取简单,扩增容易,免疫原性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因此在细胞移植治疗血液、免疫、肿瘤及神经系统等领域的疾病时具有很大的优...
邓宇斌毕小彬刘宇沈君甘丹卉王亚柱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移植MRI
文献传递
发挥综合影像学优势,实现精准人工关节置换
2014年
随着人工关节技术、手术方法的不断发展及临床医师对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等方面认识的不断深入,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在关节创伤、关节炎、肿瘤、骨坏死、严重关节畸形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沈君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综合影像学临床医师手术方法关节畸形
MRI脑灰质形态学分析在双重病理所致颞叶癫痫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及基于表面形态学(SBM)分析,探讨双重病理所致颞叶癫痫磁共振成像(MRI)脑灰质结构变化。方法收集病理确诊为海马硬化(HS)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双重病理颞叶癫痫患者36例(左侧癫痫组20例、右侧癫痫组16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行MRI T_1WI 3D BRAVO序列扫描,使用SPM及Freesurfer软件分别进行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皮层表面积分析,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有统计学差异脑区。结果左、右侧癫痫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侧大部分颞叶(含海马)灰质体积减小,左侧癫痫组同侧丘脑及杏仁核灰质体积减小,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DR校正,P<0.001,K≥20体素)。癫痫组均出现部分颞叶及颞叶以外脑区皮层增厚,但左、右侧癫痫组异常脑区存在不同;同时癫痫组病变侧颞叶脑区皮层表面积减小,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未校正,P<0.01,顶点数≥100)。结论HS合并FCD致颞叶癫痫病变侧颞叶(含海马)灰质体积广泛缩小为主要形态学特征,皮层表面积减小对病变定侧也有一定作用,单纯通过皮层增厚观察双重病理中FCD存在一定局限性。
成丽娜汪文胜郭圣文赖春任黄泽春沈君
关键词: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灰质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Gd-DTPA标记及MRI体外示踪
2009年
目的探讨兔MSCs磁性标记及MRI体外示踪的可行性。方法培养分离兔MSCs,以PEI-FluoR为载体,体外对MSCs进行双标记。标记后行荧光镜、电镜观察及生物学性状检测。应用1.5TMRI仪,对标记细胞进行SE序列T1WI及T2WI扫描及T1-mapping测量T1时间,并观察MRI上能显示标记MSCs的最小数目及标记后正常传代后MRI监测的持久性。结果MSCs双标记后,标记效率为80%,细胞内可见荧光物质,电镜下Gd颗粒位于胞浆内。标记后24h内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间台盼蓝拒染率、标记后5d内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的MTT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记细胞凋亡指数为0.40%,未标记细胞为0.19%。未标记及标记细胞T1WI平均信号强度及T1时间分别为2166±167、(2445±21)ms,3162±350、(1404±129)ms(t=6.91、29.87,P<0.005)。体外MRI上可监测到最低1×104个标记细胞,并可持续显示第3代标记细胞。结论应用多聚胺载体对兔MSCs进行Gd-DTPA及荧光双标记安全、有效;MRI能示踪体外双标记的干细胞。
段小慧沈君成丽娜钟小梅符岳梁碧玲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磁共振成像
腮腺常见良性肿瘤CT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并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45例患者中,形态规则,多形性腺瘤24例(均为单发),基底细胞腺瘤6例(均为单发),腺淋巴瘤15例(单发5例,多发10例,双侧多发5例)。10例腺淋巴瘤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多形性腺瘤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基底细胞腺瘤表现为动脉期和静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稍减退;腺淋巴瘤表现为"快进快出",可有血管贴边征;三者增强方式不同,其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常见良性肿瘤具有一定CT特征表现,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有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帕力丹木·吾买尔阿里木江·阿卜杜凯尤木沈君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