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成林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散粒体
  • 2篇离散元
  • 1篇地基
  • 1篇应力
  • 1篇振冲
  • 1篇振冲碎石
  • 1篇振冲碎石桩
  • 1篇三维应力
  • 1篇双轴
  • 1篇双轴压缩
  • 1篇碎石桩
  • 1篇尾矿
  • 1篇尾矿坝
  • 1篇相对密度
  • 1篇介质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各向异性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汪成林
  • 5篇刘洋
  • 3篇张铎
  • 1篇吴顺川

传媒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的尾矿坝边坡破坏机理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在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局部区域进行基于有限差分与离散元的离散–连续耦合分析。采用上述方法模拟了某尾矿坝边坡在尾矿冲填前后潜在滑移带附近的宏细观力学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对于耦合和非耦合模型中的连续域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离散域的存在可以对滑移带形成过程的细观力学特征,如力链分布、土体细观组构发展等进行分析,研究边坡破坏的细观机理。研究表明,在滑移带形成过程中,滑移带内外土体各向异性的发展明显不同:随着荷载的施加,潜在滑移带内土体颗粒发生了较明显的位移,应力主方向发生了明显转动。颗粒的转动改变了带内组构的分布,并逐渐形成剪切滑移带,造成边坡失稳。滑带外土体虽然应力主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偏转,但剪应力变化不大。采用的离散–耦合分析方法可以分析边坡在渐进破坏过程中滑移带形成的细观力学机理。
张铎刘洋吴顺川汪成林
关键词:数值模拟
散粒介质三维应力–组构解析与破坏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散粒体宏–微观力学分析,首先提出了3类张量的概念,推导了散粒体三维应力–组构关系,接着给出了二维和轴对称条件下的应力–组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双轴和三轴离散元(DEM)模拟结果对解析解进行了验证分析。最后基于应力–组构解析,采用"真应力"的概念分析了散粒体的强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散粒体中的应力分布受3类张量的共同影响,双轴与三轴的离散元模拟与解析关系较吻合。在略去了高阶项后,二维应力–组构关系式与Rothenburg等提出的表达式一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散粒材料强度受控于"真应力",表观活动摩擦角的变化实质是颗粒摩擦和各向异性组构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分析散粒体各向异性强度特征和本构关系。
刘洋Ching S Chang张铎汪成林
关键词:各向异性离散元
复合振冲碎石桩加固机理及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振动荷载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产生的能量模型,考虑耗散能量和孔径扩张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并进行合理的简化,对复合振冲碎石桩施工过程做了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差分离散求解复合振冲碎石桩边值问题,编制相应的数值程序,基于模拟结果详细讨论了排水井的存在对复合振冲碎石桩孔隙水压力发展变化的影响.最后对普通碎石桩和复合碎石桩的地基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复合振冲碎石桩由于排水井的存在,使地基加固范围明显增大,并且可以应用于渗透系数较小的粉土和砂质粉土地基中.
刘洋闫鸿翔汪成林
关键词:地基相对密度数值模拟
双轴压缩条件下散粒体的二维孔隙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不同密实度的理想散粒体数值模型,通过Voronoi–Delaunay网格剖分建立离散域,采用基于边界点的椭圆拟合算法模拟散粒体中的孔隙,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双轴压缩条件下散粒体孔隙的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同时结合数值试样中单孔隙的变化过程,分析了散粒体变形的微细观力学机理。研究表明,散粒体二维孔隙表现出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在双轴压缩条件下,不同密实度散粒体的孔隙要素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演化特征。总体说来,松散试样小孔隙比例增加,大孔隙比例减少,孔隙趋于均匀;而密实试样小孔隙比例减少,大孔隙比例增加。孔隙的排列方向与荷载主方向有关,初始密实度对其影响不大。双轴加载过程中长轴沿水平方向的细长孔隙首先崩溃,长轴沿轴向加载方向的孔隙存留下来并在散粒体变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最终沿加载方向产生一个稳定的颗粒结构。单孔隙的发展过程显示,大孔隙上承担着较强的力链,双轴压缩过程中随着变形的发展,松散试样中接触力链较强的单个大孔隙逐渐分裂成为多个小孔隙,颗粒接触力链分布趋于均匀;而在密实试样中,随着变形发展小孔隙逐渐融合形成大孔隙。
刘洋汪成林张铎
关键词:散粒体孔隙结构离散元双轴压缩
基于微观力学分析的散粒体静力液化本构模型
2014年
针对散粒体的静力液化特性,在散粒体颗粒运动微观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在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内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静力液化弹塑性本构模型。模型屈服函数和和硬化规律根据Chang提出的砂土微观力学模型,通过积分粒间接触力为宏观的应力不变量而建立,考虑了与材料状态相关的剪胀性和初始密度对散粒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并采用非相关联的流动法则。模型参数简单且有较明确物理意义,可以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模型的数值结果与Toyoura砂以及砂粉混合土的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力路径吻合较好。
刘洋汪成林闫鸿翔
关键词:散粒体本构模型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