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庆坤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性状
  • 1篇性状比较
  • 1篇桑树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反应
  • 1篇数学模型
  • 1篇酸化
  • 1篇平附种
  • 1篇缺铁
  • 1篇主要经济
  • 1篇微粒子
  • 1篇微粒子病
  • 1篇母蛾
  • 1篇母蛾微粒子病
  • 1篇经济性状
  • 1篇家蚕
  • 1篇家蚕微粒子
  • 1篇家蚕微粒子病
  • 1篇分泌物
  • 1篇蚕品种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汤庆坤
  • 1篇兰柳艳
  • 1篇黎晓峰
  • 1篇胡盛沪
  • 1篇顾明华
  • 1篇杨杰

传媒

  • 2篇广西蚕业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932、芙蓉蚕品种异地品系间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2017年
为了探讨932、芙蓉异地品系品种之间的经济性状差异,设置了相同温湿度、相同叶质的条件对932、芙蓉异地品系原原母种进行饲育并对饲育成绩进行调查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芙蓉三个地域品系在调查的指标中,湖南品系死笼率比广西、云南品系相对要高,并与广西品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932云南品系蚕种孵化成绩最好,湖南品系的茧层率及强健性指标都要差于广西和云南品系,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马靖羽汤庆坤浦月霞黄扬玉杨杰
关键词:蚕品种经济性状
广西贯彻实施《蚕种管理办法》的措施与成效被引量:3
2009年
自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广西通过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理顺蚕种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蚕种质量监督管理和市场执法检查,严格实施蚕种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宣传培训等活动,推动了《蚕种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使广西的蚕种产量和质量得到稳步提高,蚕种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蚕种市场秩序逐步好转,较好地维护了各方利益,促进广西蚕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蚕种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部分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积极开展蚕种执法,完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加强各地执法队伍建设,并在《蚕种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制定和出台《蚕种管理条例》。
汤庆坤潘志新蒋满贵
家蚕平附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抽样检验方法改进研究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孢子(Noseman bombycis Naegeli,简称 N.b)感染而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传染性疫病,是蚕种质量的唯一检疫指标。蚕种微粒子病检疫是防治该病流行发生的重要措施,适宜的...
汤庆坤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平附种数学模型
桑树幼苗对缺铁环境的生理反应被引量:1
2010年
为揭示桑树Morus alba L.对缺铁环境的响应机制,对桑树幼苗在缺铁环境下对难溶性铁的吸收、根系的铁还原活性、活性还原物质的分泌及根际的酸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缺铁培养12 d后,桑树地上部铁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缺铁植株可吸收利用难溶性Fe2O3。在缺铁环境下可观察到根际的明显酸化,培养液的pH也随着缺铁处理时间的延长(1、3、4、5、6、7 d)而降低。而且,缺铁处理显著提高根系铁还原酶活性而显著降低根际Eh值。缺铁处理6、7 d后株均活性还原性物质的分泌量为(20.37±0.73)、(37.49±0.30)μmol·d-1,显著高于加铁处理的株均分泌量[(11.89±0.46)、(12.32±0.30)μmol·d-1]。此外,在缺铁环境中植株根冠比(0.25±0.06)也显著高于加铁处理(0.14±0.02)。这些结果说明,缺铁诱导的根际酸化、根系还原作用、还原物的分泌及根系的生长可能是桑树幼苗吸收利用难溶性铁的生理响应机制。
胡盛沪黎晓峰兰柳艳顾明华汤庆坤
关键词:桑树缺铁酸化分泌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