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玮

作品数:62 被引量:694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流感
  • 20篇病毒
  • 10篇疫情
  • 10篇流感流行
  • 9篇冠状
  • 9篇冠状病毒
  • 8篇新型冠状病毒
  • 7篇流感样病例
  • 7篇病例
  • 6篇疫苗
  • 6篇流感病毒
  • 6篇甲型
  • 5篇流感疫苗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聚集性
  • 4篇蛋白
  • 4篇猩红热
  • 4篇预警
  • 4篇症状

机构

  • 61篇北京市疾病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4篇浙江省疾病预...
  • 3篇北京市西城区...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海关总署

作者

  • 62篇段玮
  • 54篇王全意
  • 41篇杨鹏
  • 29篇张莉
  • 29篇吴双胜
  • 28篇孙瑛
  • 26篇马春娜
  • 20篇张奕
  • 15篇石伟先
  • 15篇王小莉
  • 14篇彭晓旻
  • 13篇庞星火
  • 13篇张代涛
  • 9篇张漫
  • 9篇梁慧洁
  • 9篇黎新宇
  • 8篇潘阳
  • 8篇张惺惺
  • 7篇高培
  • 7篇崔淑娟

传媒

  • 23篇国际病毒学杂...
  • 8篇首都公共卫生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07年北京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分析2006~2007年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为控制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资料和集中发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7年北京市流感活动平稳,流行高峰集中在2007年元旦前后,流行优势毒株为H3N2亚型,进入12月以后H1N1和B型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有所增加。集中发热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90%),疫情高发时间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与监测情况一致。结论采用同一标准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对于掌握该市流感流行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段玮王全意王小梅石伟先彭晓旻吕敏梁慧洁
关键词:流感病毒分离
影响医务人员感染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因素的病例一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影响医务人员感染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因素.方法 搜集2009年8月30日至2010年1月31日北京市公立医院中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按1:4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医院内分别选择感染过和未感染过甲型H1N1流感的医务人员做为病例组(54例)和对照组(216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工作和家庭卫生信息.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为(29.6±7.4)岁,其中男性占17.4%(47/270).病例组和对照组医务人员中,分别有3例(5.6%)和74名(34.3%)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10例(18.5%)和88名(40.1%)在甲流期间使用了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33例(61.1%)和161名(74.5%)延长了戴口罩的时间,13例(24.1%)和85名(39.4%)使用一次性纸巾擦手,24例(44.4%)和46名(21.3%)认为根据以往经验自己比他人更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一次性纸巾擦手(OR=0.15,95%CI=0.04~0.57)、延长戴口罩的时间(OR=0.43,95%CI=0.20~0.92)、使用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OR=0.26,95%CI=0.11~0.58)、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OR=0.04,95%CI=0.01~0.32)、据以往经验自己比别人更易患呼吸道传染病(OR=2.85,95%CI=1.44~5.62)等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OR=0.18,95%CI=0.06~0.51)、使用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OR=0.05,95%CI=0.01~0.35)、据以往经验自己比别人更易患呼吸道传染病(OR=3.69,95%CI=1.58~8.63)等3个因素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有关.结论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疾病流行期间使用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提高自身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措施是医务人员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手段.
邓瑛张奕王小莉刘文婷段玮杨鹏庞星火王全意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医务人员病例对照研究
2012-2015年北京市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82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特征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和百分比的周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监测周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成情况。结果 2012年第27周至2015年第26周,北京市流感样病例(ILI)、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一致(r=0.801,P〈0.001;r=0.737,P〈0.001),发病高峰为每年冬春季。不同监测季,流感样病例年龄组构成不同(χ^2=2.143,P〈0.001),各监测季流感病毒亚型构成不同。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8起,其中62起(91.18%)由甲型H3N2引起,发生在小学校的疫情最多,为35起(51.47%)。结论 2012-2015年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流感、乙型Yamagata系均有流行,且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ILI、ILI%和流感病毒阳性率三者的高峰基本吻合,证实了北京市流感监测系统在预警预测流感流行趋势和暴发疫情中的实际作用。
段玮孙瑛杨鹏吴双胜张莉石伟先庞星火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
一种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蛋白的单域抗体VHH-3及编码序列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蛋白的特异性单域抗体及VHH‑3的基因序列和编码序列,同时还公开了omicron株单域抗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可应用于新冠病毒omicron株检测试剂的研发及靶向治疗。
崔淑娟刘医萌赵佳琛彭晓旻卢桂兰石伟先孙瑛段玮张娇娇潘阳张代涛杨鹏王全意
从1例人禽流感(H5N1)病例发病确诊过程的启示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首例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发病确诊过程,探讨人禽流感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的关键点。方法对该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2008年12月24日发病,先后就诊过3家医院,期间出现重症肺炎且病情逐渐加重。2009年1月4日专家会诊时发现患者发病前有禽类接触史。当晚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上报。1月5日7:20患者死亡。患者的下呼吸道吸取物H5N1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咽拭子检测为阴性。1月6日患者确诊为人禽流感(H5N1)病例。对患者多种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仅从肺穿刺标本中分离出H5N1病毒。结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的灵敏度受到医院诊断报告意识的影响;禽类接触史的及时掌握有助于早期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禽流感病毒检测应尽量采集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
杨鹏王全意黄芳段玮吕燕宁彭晓旻石伟先梁慧洁窦相峰刘秀军马建新庞星火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5N1亚型
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被引量:43
2008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现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病毒检出情况,为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重RT-PCR法,对365份咽拭子样本同时检测腺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229E,1、2、3型副流感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甲、乙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鼻病毒,冠状病毒OC43共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365份样本中有阳性检出结果的有246份,阳性率为63.08%,其中有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65份,占17.80%;6个月以下患儿以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6个月以上至14岁患儿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2006年10月及2007年4月腺病毒检出率最高,11月份与2月份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12月与1月份以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在阳性检出样本中流感病毒占52.85%、呼吸道合胞病毒占26.42%、腺病毒占18.70%。结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致病原,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中月份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石伟先彭晓旻韩莉莉梁慧洁王晓梅丁立新杨鹏吕敏段玮孙强初艳慧张震黄芳王全意吴淑艳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重PCR法病毒病原学
北京市2007-2008年流感监测预警分析被引量:43
2010年
目的通过对2007-2008年度北京市流感监测数据分析,阐明北京市流感监测系统对流感高峰预警的有效性。方法2007-2008年度北京市共有153家医院开展了流感样病例监测;6家网络实验室开展了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153家医院的平均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2.38%;共在14家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2 057份,分离流感病毒611株,以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为主。以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作为流感高峰来临的金标准,利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早期异常报告系统,对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北京市流感样病例监测可以较好地对流感高峰的来临进行预警。结论北京市流感监测是北京市流感防控综合措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高效准确地对流感高峰进行预测和预警,同时也为未来流感大流行的预警做好了准备。
杨鹏王全意石伟先吕敏段玮彭晓旻吕燕宁梁慧洁王晓梅庞星火
关键词:流感正黏病毒科
北京市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阳性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北京市普通人群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因素。方法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65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病例和65例阴性对照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疫苗接种史,卫生习惯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疫苗接种史、旅游史、调查前曾出现流感样症状、周围有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调查前曾去医院发热门诊、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接种史(OR=4.82,95%CI:1.23-19.91)、调查前1月内曾出现过流感样症状(OR=2.53,95%CI:1.01-6.25),勤洗手习惯(OR=0.21,95%CI:0.06-0.74)等3个因素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旅游史、曾出现流感样症状、曾与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提示应当继续推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加强手卫生等一般措施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手段。
刘文婷杨鹏张奕王小莉段玮田丽丽马春娜李海月黎新宇邓瑛庞星火王全意
关键词:抗体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北京市流行性感冒相关超额流感样病例数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 构建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北京市2007—2011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周数据,拟合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超额流感样病例数。结果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和2010/2011年度各有6、3、19和8个流行周,包括有2007/2008年度第52-4周、2008/2009年度第51—1周、2009/2010年度第37—38周和第42-6周、2010/2011年度第48—3周。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和2010/2011年度流行周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分别为41905(95%CI:21541~62265)、17936(95%CI:7747~28124)、226150(95%CI:162531~289768)和40083(95%CI:13013—67154)人,占同期全部流感样病例数的44.75%(95%CI:23.00—66.49%)、37.93%(95%CI:16.38—58.47%)、50.01%(95%CI:35.94—64.08%)和27.89%(95%CI:8.05~46.73%)。结论应用本模型估算,北京市每年在流感季节性流行期间和大流行期间,流感病毒均可造成数万至数十万的超额流感样病例和超额门诊就诊量。
吴双胜杨鹏王小莉张奕张莉段玮郑阳王全意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疾病负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舆情特征及风险沟通策略被引量:3
2022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管理及风险沟通的一次重大考验。因此有必要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特征,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中的双向作用,并探讨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综合运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合理有效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针对以上各部分,对新媒体时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特征及风险沟通策略作一综述。
张莉吴双胜孙瑛马春娜王全意段玮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沟通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