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林辉
-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额眶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处理鞍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改良后综合额下、眶上锁孔、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鞍区肿瘤患者23例,观察其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该入路可缩短手术操作距离,对深部病变的观察角度明显扩大。术中显露程度分级均可达Ⅰ~Ⅱ级。CT复查未见明显的牵拉性损伤。肿瘤完全切除率达78%。无手术死亡,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结论眶颧翼点入路使用美容切口,手术不需行复杂的骨切除,减少了脑牵拉,可很好满足鞍区肿瘤的处理,不失为一种良好入路。
- 管军徐锋欧阳林辉李勇郭宗扬周炳华
- 关键词:鞍区病变
- 鼻侧切开额眶联合入路治疗鼻颅眶沟通肿瘤被引量:1
- 2010年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常侵犯眼眶及颅底,完整切除肿瘤,必须同时处理眶内及颅底的病变。随着对颅底解剖的深入了解,手术入路的不断改进,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采用颅面联合径路治疗侵犯颅底及眼眶的肿瘤,已取得良好效果。我科近年来采用鼻侧切开额眶联合入路切除4例鼻颅眶沟通肿瘤,现报道如下。
- 张晓斌王泰敏王浩渠敬锋欧阳林辉
- 关键词:肿瘤耳鼻喉外科手术鼻侧切开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前危险评分的临床探讨
- 2004年
- 目的对149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危险评分,观察其相应麻醉及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部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合并症、生命体征等各项参数进行术前危险程度评分后分为:Ⅰ组低危险组(10-15分),Ⅱ组中危险组(7-9分),Ⅲ组高危险组(3-6分)。结果最高15分,最低3分,Ⅰ组52例,术后无1例死亡,Ⅱ组62例,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32.3%,Ⅲ组35例,其中死亡25例,死亡率71.4%,总死亡率为30.2%。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危险评分,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病情,合理使用麻醉药,选择最佳术式,提高麻醉及手术安全性,改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 徐锋汪润华管军欧阳林辉周炳华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危险评分
-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病程及预后的治疗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brain hemorrhage,HBH)预后不良,由于血肿的压迫及随之出现的脑水肿对脑的继发性损害,单纯内科治疗总体疗效不佳.为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HBH病程及预后的影响,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117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 徐锋周炳华管军欧阳林辉
-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手术病程预后
- 颅骨缺损早期修补83例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对83例颅骨缺损早期三维动态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三维动态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三维动态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应用其早期颅骨修补是可行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 管军徐锋欧阳林辉李勇郭宗扬周炳华
- 关键词:颅骨缺损
- 高压氧早期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 3 4例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4例脑外伤后失语症的康复期病人 ,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 3 4例 ,与同期住院常规治疗的 3 4例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 ,常规治疗药物相同下进行疗程前、后的疗效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平均治疗 2 2 .5d ,显效率为 4 7% ,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平均治疗 2 8d ,显效率为 1 4 % ,有效率为 68% ,两组比较 ,显效率X2 =8.3 4 ,P <0 .0 1 ,有效率X2 =7.70 ,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它具有疗程短 ,见效快 ,致残率低等优点。
- 欧阳林辉洪玉侠徐锋管军周炳华
- 关键词:脑外伤后失语症高压氧治疗有效率
- 应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处理鞍区病变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介绍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经验。方法采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12例。结果术中显露程度分级均可达Ⅰ-Ⅱ级,CT复查未见明显的牵拉性损伤。肿瘤完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3例。结论改良额眶翼点入路使用美容切口,手术不需行复杂的骨切除,减少了脑牵拉,可很好满足鞍区病变的处理,不失为一种良好入路。
- 徐锋管军渠敬峰欧阳林辉周炳华李勇郭宗扬朱保平
- 关键词:鞍区病变神经外科手术
- 颈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诊断和治疗
- 2003年
- 郭宗杨李勇周炳华徐锋欧阳林辉渠静峰管军朱宝平
- 关键词: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手术治疗
- 颅面联合入路治疗鼻颅眶沟通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12年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常侵犯眼眶及颅底,要想完整切除肿瘤,必须同时处理眶内及颅底的病变。鼻腔、鼻窦肿瘤累及眶内和前颅底时由于病变范围广,单纯采用经面或者经颅径路很难彻底切除肿瘤,易导致肿瘤残留和复发。因此,常需要采用颅面联合径路手术切除。
- 常微微张晓斌王建玉欧阳林辉李泳
-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颅眶沟通肿瘤围手术期护理颅面联合入路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
- 20家三级医院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现况调查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调查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防控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指南落实、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核查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22年6-9月对江苏省20家三级医院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推行情况,个案调查包括重点部门成年患者置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共纳入20家三级医院2895例患者,75.0%(15/20)医院向临床医护提供置管核查表,83.2%(2410/2895)置管及维护人员接受过VCAI指南培训;置管前,16.2%(469/2895)置管环境不符合规范(Ⅲ类或Ⅳ类环境);70.3%(324/461)输液港植入在手术室进行;9.0%(260/2895)置管部位为股静脉;置管中,97.2%(2814/2895)遵循最大无菌屏障要求;仅10.8%(314/2895)使用含氯己定醇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置管后,39.9%(1154/2895)应用三通旋塞阀进行导管连接;50.3%(364/723)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时每隔12 h更换输液装置;亚组分析显示,置管部位、最大无菌屏障、皮肤消毒剂类型、导管连接方式、输注IVFE时更换管路频率在ICU与非ICU病区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AI预防与控制措施培训及落实情况需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执行的核查表以督促防控措施进一步实施。
- 郭逸君李霞成晨刘娟闻亚军金霞杨悦狄佳唐红萍吴洁刘菁刘海英黄劲华张骏骥李淑艳杨乐王鑫扬耿淑平邢虎谢金兰华皎薛小明赵烨欧阳林辉宋培新张永祥李连红
- 关键词:核查表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