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兵

作品数:46 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9篇螺旋体
  • 9篇克山病
  • 9篇钩端螺旋体
  • 8篇螺旋体病
  • 8篇钩端螺旋体病
  • 7篇传染
  • 7篇传染源
  • 5篇球菌
  • 5篇球菌病
  • 5篇人感染猪链球...
  • 5篇人感染猪链球...
  • 5篇菌病
  • 4篇中毒
  • 4篇猪链球菌
  • 4篇链球菌
  • 4篇流行病学分析
  • 4篇氟中毒
  • 4篇腹泻

机构

  • 28篇四川省疾病预...
  • 18篇四川省卫生防...
  • 4篇冕宁县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西昌市疾病预...
  • 2篇江油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大竹县疾病预...
  • 1篇攀枝花市疾病...
  • 1篇广安市卫生防...
  • 1篇攀枝花市卫生...

作者

  • 46篇欧阳兵
  • 20篇刘伦光
  • 14篇祝小平
  • 14篇郭宗琪
  • 12篇蔺鸿
  • 12篇黄自英
  • 12篇刘骊生
  • 12篇魏敏
  • 11篇李锋
  • 11篇袁珩
  • 11篇蔡卫
  • 10篇邓佳云
  • 9篇张林
  • 8篇刘红露
  • 7篇王增群
  • 7篇冯泽惠
  • 7篇吕强
  • 6篇徐竹清
  • 6篇尹致英
  • 6篇杨小静

传媒

  • 25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疾病监测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3
  • 1篇199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江县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原因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研究温江县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原因 ,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传染源调查 ,人、动物血清抗体测定 ,分析与发病率关系。结果 田间啮齿目食虫目动物总带菌率、黑线姬鼠带菌率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 (r =0 76 49、P <0 0 0 0 5 ;r=0 782 2、P <0 0 0 0 5 ) ;黑线姬鼠构成、带菌率由第 1位降为 0。自然人群抗体阳性率与发病率呈负相关 (r =- 0 16 39、P >0 0 5 ) ;自然人群抗体滴度、患者和动物中分离钩体 ,3者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最高 (GMT倒数平均值 =2 1 74、5 9 19%、 87 81% )。结论 黑线姬鼠是温江县钩体病主要传染源 ,其构成和田间啮齿目食虫目动物总带菌率皆降为 0 ,是该病发病率大幅下降主要原因。
欧阳兵郭宗琪祝小平黄自英蔺鸿魏敏袁珩敖睿刘伦光张林刘骊生徐竹清庹晓金孟丽王志勇杨红钟明明蒋丽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江油市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高发原因 ,为该地提供科学防治钩体病依据。方法 对钩体病传染源—田间小动物密度、构成 ,和猪、牛带菌状况调查 ;自然人群、牛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田间小动物 (啮齿目、食虫目 )平均密度 6 6 9% ;黑线姬鼠平均构成 80 2 4 % ,平均带菌率 16 2 4 %。自然人群抗体阳性率 2 0 0 0年为 19 88% ,2 0 0 1年为 10 14 %。结论 黑线姬鼠构成及其带菌率高 ,是主要传染源 ;自然人群抗体水平低 ;二者是江油市钩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欧阳兵郭宗琪祝小平黄自英刘伦光刘骊生蔺鸿魏敏张林袁珩徐竹清黄开龙杨德均严志雄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
四川省耕牛钩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01年
刘伦光郭宗琪黄自英刘骊生蔺鸿魏敏欧阳兵
关键词:耕牛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
四川省首次杯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调查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了解广安市、区不明原因腹泻的病因 ,及四川的腹泻流行现况 ,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用轮状病毒试剂盒初筛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诊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 ,最后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确诊杯状病毒感染。结果 :2 6份标本中检测出一份杯状病毒阳性。结论
余佳龙波欧阳兵刘红露吴海燕李天舒周道云李文章林世华方肇寅
关键词:杯状病毒流行病学病因症状
2006年四川省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蔡卫欧阳兵李锋周定友杨芝富邹清富杨林黄永全罗志翠
关键词:病情调查克山病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动态观
2007-2009年四川省硒盐预防克山病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提高四川省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地区人群硒营养水平,降低亚急型克山病发病率。方法 2007-01/2009-12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州的西昌市、冕宁县全民食用国标允许剂量的硒强化营养碘盐,同步进行盐硒、人群发硒水平、克山病病情监测,统计分析预防效果。结果 2007-2009年和邦、盐源盐厂生产的硒碘盐中硒均值为:3.96mg/kg;3地居民食用硒碘盐中硒均值为:3.62mg/kg,基本符合国家标准;3地居民发硒均值为:0.338μg/g,高于2006年的本底值(0.294μg/g);3地无亚急型克山病新发病例,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1.16%,低于2006年的本底值(2.46%)。结论 2007-2009年预防性补硒项目,整体提高了硒碘盐覆盖地区人群硒营养水平,无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生,降低了慢型、潜在型病例的检出。
蔡卫邓佳云欧阳兵李锋陈晓芳杜洪凤张坤杨芝富沙开芬徐家沅
关键词:克山病检出率
四川省2011~2013年克山病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了解补硒措施结束后四川省克山病病区现状,为四川省克山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统一调查方案对选定的冕宁县、西昌市、大竹县等5县的调查点内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查体,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疑似病例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或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5县(市、区)3年间未发现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例。在30个调查点共调查14295人,其中2011年慢型克山病检出率0.37%(19/5111),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0.37%(19/5111);2012年慢型克山病检出率0.15%(7/4596),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0.20%(9/4596);2013年慢型克山病检出率0.11%(5/4588),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0.26%(12/4588);慢型克山病检出呈下降趋势。川西南片区慢型克山病检出率0.34%(30/8947),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0.30%(27/8947);川东片区慢型克山病检出率0.02%(1/5348)例,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0.24%(13/5348);川西南片区的检出率高于川东片区的检出率。高年龄段检出多于低年龄段检出,无性别差异。结论补硒干预仍然是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下一步应在西南片区建立健全克山病防治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克山病防治网。
李锋蔡卫欧阳兵
关键词:克山病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描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探讨预防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及其指示指标。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开展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存活病例为对照分析死亡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死率最高的人群是40~49岁年龄组(病死率29.73%),97.37%的死亡病例有中毒性休克表现。死亡病例发病至入院平均间隔为0.76天,平均病程为2.11天,病程进展较存活病例更快。死亡病例中皮肤瘀点(斑) (73.68%)、腹泻(50.0%)、呼吸困难(21.05%)、眼结膜充血(34.21%)等临床表现较存活病例常见, 肝、肾功能损伤较存活病例严重。死亡病例的平均潜伏期、危险因素暴露率与存活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休克是减少猪链球菌感染死亡的关键,40岁以上病例是预防死亡的重点人群。对病例开展肝、肾功能指标监测可有效反映疾病进展与结局。
祝小平祖荣强陈志海刘学成刘伦光钟文君王世文向妮娟袁珩孟玲欧阳兵高永军吕强黄燕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杨维中
关键词: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特征分析死亡病例存活病例人口统计学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危险因素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1:M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疫情早期发病的29例人感染猪链球菌患者及其家属、邻居和一起处理过病(死)猪的个体共147名匹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危险因素重点是与病(死)猪及其制品的接触方式。统计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前一周内曾屠宰过(OR=11.978,95%CI: 3.355~42.756)和洗切加工过(OR=3.008,95%CI:1.022~8.849)病(死)猪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屠宰和洗切加工暴露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91.65%和66.76%。在研究人群中,喂养、销售、埋葬和食用等暴露因素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屠宰和洗切加工病(死)猪是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余宏杰刘学成王世文刘伦光祖荣强钟文君祝小平向妮娟袁珩孟玲欧阳兵高永军吕强黄燕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杨维中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例对照研究猪链球菌病早期发病
四川省江油市钩端旋体病逐月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魏敏郭宗琪刘伦光黄自英蔺鸿欧阳兵刘骊生张林
关键词:疾病监测传染源鼠密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