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传湘

作品数:90 被引量:359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油藏
  • 21篇低渗
  • 19篇储层
  • 16篇油田
  • 14篇低渗透
  • 12篇低渗透油藏
  • 11篇砂岩
  • 10篇压裂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8篇稠油
  • 7篇水平井
  • 7篇平井
  • 6篇渗透率
  • 6篇超稠油
  • 5篇应力敏感
  • 5篇致密砂岩
  • 5篇三元复合吞吐
  • 5篇砂岩储层
  • 4篇应力敏感性

机构

  • 83篇长江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中国石油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江汉石油学院
  • 4篇西南油气分公...
  • 3篇油气钻采工程...
  • 3篇中国石化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大港油田
  • 1篇湖北省油气钻...
  • 1篇玉门油田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作者

  • 89篇欧阳传湘
  • 10篇马力
  • 9篇林飞
  • 8篇胡兵
  • 7篇马成
  • 6篇吕露
  • 5篇王长权
  • 5篇廖旋
  • 5篇左晨晓
  • 4篇李春颖
  • 4篇张伟
  • 4篇涂志勇
  • 4篇付蓉
  • 4篇崔连云
  • 4篇赵春燕
  • 3篇闫利恒
  • 3篇韩登林
  • 3篇刘德华
  • 3篇李会
  • 3篇吴俣昊

传媒

  • 13篇当代化工
  • 8篇中国科技论文
  • 7篇石油地质与工...
  • 6篇断块油气田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岩性油气藏
  • 4篇江汉石油学院...
  • 3篇天然气与石油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新疆石油天然...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钻采工艺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能源与环保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化学工程师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1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1
  • 2篇2000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气相示踪法的CO_2驱优势通道识别被引量:1
2018年
低渗透油田CO_2驱由于储层强非均质性和流体黏性指进,极易形成气窜优势通道。为预先认识油藏非均质性,并及时有效抑制气窜,通过室内评价试验研究,从放置时间、温度和静态吸附等多方面对2种气相示踪剂QT-1、QT-5进行优选评价,并对转注的29-33井组进行井间气相示踪监测,跟踪评价CO_2驱矿场试验井组的生产动态,根据气相示踪剂的见剂情况、运移速度和方向,并结合储层连通性结果,对气驱的优势通道进行全面剖析。结果表明,油藏条件下气态示踪剂QT-1、QT-5在油藏中以气相和轻质烃混相与CO_2共存和移动;一线井示踪剂的运移速度较慢,二、三线井速度较快,说明储层裂缝不发育;青一段Ⅰ砂组2号小层注采井的连通性较好,且存在层内非均质性;平行于砂体的西南方向产出浓度较大,说明该方向上存在气驱优势通道;不同示踪剂产出曲线形态对应不同储层特征,单套厚砂体储层表现为"单峰",见剂时间长,产出峰持续时间长;多套薄砂体储层表现为"多峰",见剂时间短,各产出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等特征。
马力欧阳传湘王长权宋岩林飞
关键词:应用化学CO2驱气体示踪剂连通性
扶余油田非均质储层钻井液污染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扶余油田储层渗透率级差大,层内非均质性较强,钻井液污染储层程度不一,严重制约油气储层的识别。通过钻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实验,回归出不同渗透率储层钻井液污染深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非均质储层钻井液污染程度的规律;同时结合区块储层敏感性数据,通过对比污染前后岩心气测渗透率的方法,探究了钻井液污染非均质储层的机理。
欧阳传湘李乐秦熙林飞胡兵
关键词:扶余油田非均质储层气测渗透率
油田增产措施结构优化的平行切线图解法被引量:1
2000年
以投入效益模型为基础 ,应用成本最低原理和泛函极值理论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油田措施结构优化配产的平行切线图解法。应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的历史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 ,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欧阳传湘刘一江李媚黄全喜韦文翔
关键词:增产措施图解法油田
一种识别抽油机井示功图的新方法被引量:18
2000年
在现有示功图模式识别方法的基础上 ,运用矩特征法提取了示功图的 8个特征量 ,借助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 ,实现了采油工程中抽油机井示功图的自动识别。通过油田实例的检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欧阳传湘刘一江李媚黄全喜丁连民
关键词:抽油井抽油机示功图模式识别试井
聚驱复杂裂缝参数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注水开发后期有效的三次采油技术,具有采油速度快,有效时间短的特点。合理的采出井压裂措施能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以克拉玛依油田某裂缝情况复杂区块反五点法井网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模型,对本区块裂缝穿透比和裂缝导流能力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根据优选结果可以看出,压裂主要目的是解堵,为避免水较快突进,影响产量,穿透比不应选择过大,应该选择最优值,导流能力对产能影响较大,同样存在最优值。最佳穿透比和最佳导流能力分别为0.3和40μm2·cm。
谭钲扬马力欧阳传湘林飞方建涛
关键词:聚合物驱
相控建模技术在大老爷府油田中的应用
2016年
针对大老爷府油田砂体展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运用Petrel建模软件,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大老爷府油田研究区块的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属性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地质储量进行复算。仿真结果表明,大老爷府油田储油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为主,主要含油层位孔隙度、渗透率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差。以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计算所得的储量值客观合理,为油田的后续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的相控建模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佘凌峰欧阳传湘张晓辉
超低渗砂岩储层钻井液损害机理分析及解决方法——以库车北部构造带吐格尔明段为例被引量:10
2019年
超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害,致使储层渗透率下降。为深入剖析超低渗储层的钻井液损害情况,以塔里木油田吐格尔明段超低渗储层位研究对象,进行了钻井液损害机理的研究以及解决方案的设计。该层段钻井液损害值为54%~64%,对储层伤害较为严重。将钻井液损害细分为固相损害和液相损害两种方式,采用扫描电镜对污染端岩心切片进行比较观测,利用恒速压汞等手段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不同损害类型对储层的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液相侵入为主要损害方式,所占比重约80%,固相侵入为次要损害方式,所占比重约20%。测定了固相侵入深度为25~30 mm。设计对照实验,提出了添加胶束封堵剂HSM、抑制剂HAS以及防水锁剂HAR-D等措施来解决液相侵入损害的问题,发现滤液损害降低了20%,水敏损害降低60%,水锁损害降低40%以上,数据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钻井液对超低渗储层的伤害。
陈洲亮欧阳传湘
关键词:钻井液
复杂断块油藏水力裂缝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监测复杂断块油藏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三种技术,包括井下微地震测试技术、地面倾斜仪测试技术及地面电位法测试技术,并对方位测试技术的测试原理、应用仪器、测试程序及现场应用进行了细致分析。现场试验表明,在复杂断块油藏依靠数值软件模拟的裂缝扩展规律与实际相差较大,要想较准确认识裂缝扩展规律应该依靠水力裂缝方位测试技术。
欧阳传湘杜晓霞左磊李念泽张智君
关键词:裂缝微地震测斜仪电位
压裂酸化效果分析与决策系统被引量:5
2010年
为满足油田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要求,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压裂酸化资料数据库为基础,以灰色系统理论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理论为支撑,研制开发了压裂酸化效果分析与决策系统。该软件能帮助现场技术人员快速查询区块、井数据信息,分析措施效果并推荐决策参数。选取黄场区块45口井,其中7口为待选压裂井,其他井为学习样本,实现该系统施工决策模块的压裂井优选和参数推荐。经现场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分析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欧阳传湘谭蓓
关键词:压裂酸化BP神经网络
低渗油藏气水交替驱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层内、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水驱控制程度低,注水见效时间缓慢等问题,采用了注CO_2气体的开发方式,但研究区块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在用气体驱替原油的过程中,由于CO_2气体和油相两相间的粘度差异,导致了CO_2气体成指状在原油中穿过,这种粘性指进现象的存在引起了驱替前缘的不稳定,降低了波及体积效率,导致了气窜现象的发生。为了减少气窜现象的发生,应用气水交替驱转换注入方式。为了获取最佳开发效果,结合了油田开发历史以及地质资料,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注CO_2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并对注入总量、注入周期、年注气速度、气水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注入方案为:CO_2注入总量为0.6 HCPV,注入周期为180 d,年注气速度为0.07 HCPV/a,气水比为2:1。
张志鹏马力欧阳传湘王泽乾朱海伟
关键词:气窜气水交替驱数值模拟参数优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