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琰

作品数:28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血管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葡萄糖
  • 3篇64排CT
  • 3篇CT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成像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颅颈
  • 2篇结节
  • 2篇孤立性肺
  • 2篇孤立性肺结节
  • 2篇肺癌

机构

  • 23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梁琰
  • 12篇张永强
  • 10篇李展展
  • 6篇杜鹃
  • 2篇魏亚军
  • 2篇周灵辉
  • 2篇林志军
  • 2篇杨三保
  • 2篇李展
  • 1篇杜娟
  • 1篇朱绍成
  • 1篇姬富才
  • 1篇李元昕
  • 1篇潘华
  • 1篇卢宁
  • 1篇王丽英
  • 1篇薛生琦
  • 1篇杨清波
  • 1篇陈卫国
  • 1篇何子龙

传媒

  • 6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种CTA成像方式在头颈动脉偏心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种CTA成像方式在头颈动脉偏心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拟诊脑动脉硬化患者的CTA及DSA影像资料,将狭窄动脉分为向心性狭窄组与偏心性狭窄组,再根据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0%狭窄组及≥50%狭窄组,应用VR、MIP、MPR多种后处理技术分析狭窄部位分布,评价CTA诊断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对头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为73.1%、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多种CTA后处理方式联合应用并多角度观察可准确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提高其与DSA的符合率。
张永强梁琰焦海霞陈华丽李展展
关键词:CT血管造影
MPR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影像处理技术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一年半诊治的经支气管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肺癌(包括中央型52例,周围型44例)病人术前CT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常规横断面薄层扫描图像及MPR重建图像对肺癌的显示效果,并探讨MPR影像处理技术在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横断面薄层扫描及MPR测得的中央型肺癌叶、段支支气管管壁平均厚度(T)分别为(8.01±1.24)mm和(14.71±3.58)mm,管壁增厚平均长度(L)分别为(14.16±2.79)mm和(22.54±4.57)mm,T/L比值分别为0.56和0.62;横断面薄层扫描图像及MPR重建图像测得的中央型肺癌叶、段支支气管管壁增厚T、L差异显著(P<0.05)。(2)横断面薄层扫描显示周围型肺癌短毛刺征35例、深分叶征28例、空泡征20例、支气管血管集束征30例、胸膜凹陷征30例、空气支气管征19例;MPR显示周围型肺癌短毛刺征40例、深分叶征35例、空泡征22例、支气管血管集束征41例、胸膜凹陷征38例、支气管充气征37例;横断面薄层扫描及MPR对周围型肺癌的深分叶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PR对中央型肺癌及周围型肺癌病变显示更清晰,有助于提高肺癌的CT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梁琰张永强李展展朱绍成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薄层CT多平面重建
规范颅颈联合CT血管成像照相格式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规范颅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后处理图像对临床的意义。方法 收集30例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A组)和30例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B组)的颅颈联合CTA后处理图像,分别对图像的次序、表述、快速准确定位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以上各项得分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图像在照片格式满意度和血管定位快速准确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和7.01,均P〈0.01),说明采用A组的颅颈联合CTA照相格式较B组在快速准确定位某一血管病变方面有明显的优点。结论 规范颅颈联合CTA照相格式对提高临床包括介入科医师的判读效率、减少差错率的效果明显。
梁琰张永强李展展杜鹃王昀璐赵杰阮成伟杜好利朱绍成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8)F-FDG PET/CT评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疑似诊断为MALT淋巴瘤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及^(18)F-FDG PET/CT检测,分析^(18)F-FDG PET/CT对MALT淋巴瘤的诊断效能、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预后的判定情况。结果:^(18)F-FDG PET/CT诊断MALT淋巴瘤的灵敏度为74.41%,特异度为84.21%;^(18)F-FDG PET/CT诊断MALT淋巴瘤分期的准确性为86.76%;而随访期间增强CT检查则发现,68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远处转移灶呈阳性,但行^(18)F-FDG PET/CT检查则呈阴性;2例增强CT检查为阴性,而^(18)F-FDG PET/CT检查为阳性,1例经增强CT检查、^(18)FFDG PET/CT检查均为阴性。结论:^(18)F-FDG PET/CT用于评估MALT淋巴瘤临床Ⅲ、Ⅳ期分期及预后的灵敏度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赵杰梁琰张晓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能谱CT联合VEGF预测120例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
2024年
目的探究能谱CT定量分析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碘油沉积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行TACE术的120例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组(TACE术后碘油沉积面积>50%)和B组(TACE术后碘油沉积面积≤50%);同时分为C组(TACE术后碘油沉积区)和D组(TACE术后无碘油沉积区)。采用能谱CT检测肝癌病人TACE术前碘浓度及术后碘油沉积情况,计算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NIC)、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VNIC)、肝脏标准化碘浓度比率(ICratio,ICratio=ANIC/VNI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术前碘浓度及血清VEGF水平预测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与A组肿瘤分期Ⅲ+Ⅳ期(60.29%比19.23%)、组织低分化(47.06%比23.08%)、血管侵犯(63.24%比11.54%)比例及ANIC(0.18±0.06比0.26±0.08)、VNIC(0.40±0.10比0.54±0.12)、血清VEGF[(284.56±78.17)ng/L比(225.74±61.05)ng/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组织分化程度是肝癌TACE术后1个月碘油沉积面积≤50%的影响因素(P<0.05)。D组与C组ANIC(0.15±0.04比0.24±0.07)、VNIC(0.44±0.09比0.53±0.10)、ICratio(0.34±0.08比0.4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定量分析联合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较好地预测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
张永强李展展段静王常富赵杰阮成伟杨爱玲梁琰王昀璐段国斌
关键词:肝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谱CT碘油沉积
多模态CT扫描成像技术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9
2023年
目的 分析多模态CT扫描成像技术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多模态CT扫描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98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侧支循环良好者59例(侧支循环良好组),侧支循环不良者39例(侧支循环不良组),对比分析两组CT灌注成像(CTP)脑血流灌注参数,评估不同mCTA脑侧支循环评分及梗死核心容积。并以磁共振成像(MRI-DWI)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平扫(NCCT)与多模态CT对AIS的诊断准确度,对两组入院时、溶栓治疗24 h及2周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评分、28 d内死亡率及随访3个月的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侧支循环不良组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更大(P<0.05)。mCTA侧支循环评分越高,梗死核心容积越小(P<0.05)。与NCCT诊断AIS准确度比较,多模态CT检查诊断准确度更高(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与侧支循环不良组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溶栓治疗24 h和治疗2周后的NIHSS评分更低(P<0.05)。与侧支循环不良组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随访3个月的mR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多模态CT检查有助于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情况。
阮成伟梁琰李展展张永强杜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CT平扫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定量参数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探析
2023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定量参数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IIP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肺功能正常患者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同肺功能水平患者的PET-CT定量参数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PET-CT定量参数水平与肺功能严重程度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和文化程度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降低,PaO_(2)越小,肺功能分级(GOLD)越高,病灶最大直径越大,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越小(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灶最大直径与PaO_(2)、FEV1%呈负相关,与GOLD呈正相关(P<0.05),SUVmax与FEV1%、PaO_(2)呈正相关,与GOLD呈负相关(P<0.05)。结论PET-CT定量参数病灶最大直径、SUVmax与IIP患者肺功能有关,临床医师可以此评估病情进展。
赵杰梁琰张晓
关键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脑CT灌注检查失败原因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检查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间CT脑灌注检查中失败的5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1例因球管过热保护未能完成扫描,4例为后处理图像不满意,但原因不同。结论不同的机型配置的后处理软件不同,熟悉机器的扫描方式及扫描方法是避免出现检查失败的重要环节。
杨彩琴梁琰
关键词:CT脑灌注后处理
规范颅颈联合CTA照相格式的临床意义
梁琰张永强李展展杜鹃王昀璐赵杰阮成伟杜好利朱绍成
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DSA和MSCTA检查,对DSA和SCT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MSCTA检查共检出61例动脉瘤,DSA检查共检出54个动脉瘤;SCTA检查的灵敏度、符合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梁琰张永强李展展朱绍成
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疗效评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