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建新

作品数:71 被引量:3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5篇肝炎
  • 16篇乙型
  • 15篇乙型肝炎
  • 14篇慢性
  • 13篇传染
  • 12篇病毒
  • 12篇传染病
  • 10篇纤维化
  • 10篇肝癌
  • 10篇肝纤维化
  • 9篇慢性乙型
  • 9篇慢性乙型肝炎
  • 8篇免疫
  • 8篇肝硬化
  • 7篇乙肝
  • 7篇并发
  • 7篇传染病学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肝癌
  • 5篇代偿

机构

  • 68篇广州医学院第...
  • 2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1篇梁建新
  • 59篇曾文铤
  • 51篇朱科伦
  • 20篇马佩球
  • 19篇朱郇悯
  • 14篇张鹤
  • 12篇梁增伟
  • 11篇区映研
  • 10篇张为民
  • 8篇黄月华
  • 7篇卫建筠
  • 7篇黄晓菡
  • 6篇杨海红
  • 4篇余桂芳
  • 4篇谢栩硕
  • 4篇杨华礼
  • 2篇谢青山
  • 2篇欧映妍
  • 2篇熊素君
  • 2篇赖建红

传媒

  • 25篇广州医药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现代医院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2005肝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医研究
  • 1篇医学教育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宁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并非酒精性脂肪肝35例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康宁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口服康宁胶囊和二甲双胍;对照组25例,服用安慰剂,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脂(Tch、TG、HDL及LDL)、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腹部B超,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GGT及血脂各项指标、IRI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16·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期间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宁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区映研梁建新朱科伦曾文铤马佩球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
6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便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68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饮酒史、继发感染、并发症等因素的分析,并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各项生化和病毒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为54.41%,死亡组与治疗好转组的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饮酒史、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发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HBeAg、HBeAb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发现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两组间分别为16.13%和35.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血清白蛋白、白/球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饮酒史与重叠肝炎病毒感染、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是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血清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并发症的数目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余桂芳梁建新曾文铤朱科伦马佩球
关键词:预后
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改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改变,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与眼底血管分级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有、无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各52例,分别检查B超、肝纤维化指标和眼底血管等,并与正常人组进行对照,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眼底血管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而并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眼底血管扩张Ⅱ级、Ⅲ级例数较无出血组显著增多。眼底血管扩张分级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脾厚度、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结论观察眼底血管扩张分级可作为了解肝硬化程度、门脉高压和预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指标。
曾文铤崔丽贞梁建新区映研张为民
关键词: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眼底血管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调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感染内科收治的24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发生院内感染,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为34.7%(86/248),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30d以上、侵入性操作、并发合并症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49.6%比16.2%,57.4%比12.7%,54.9%比18.7%,51.3%比19.4%,均P〈0.05或P〈0.01)。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较高,且常见多重耐药。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耐药率高,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梁建新曾文铤朱科伦区映研张鹤卫建筠
关键词:肝硬化
48例原发性肝癌并发肝肾综合征分析
目的:分析48例原发性肝癌并发肝肾综合征的易感因素,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并发肝肾综合征的早期发现。方法:对我科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48例原发性肝癌并发肝肾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影像学资料、诱...
张鹤梁建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易感因素
文献传递
6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每年全世界约有20亿人被感染。并大约有3.50亿的人成了慢性携带者。其中有1%-3%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重型肝炎。尽管目前各种治疗措施的改进和对重型肝炎治疗研究的进展,每...
余桂芳梁建新曾文铤朱科伦马佩球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因素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情发展中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CHB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以古拉定1.2g静脉滴注,疗程8w。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组织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治疗CHB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TGF-β1、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梁建新屈杏芬曾文铤朱科伦张鹤卫建筠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氧化苦参碱细胞因子
中晚期肝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特点与治疗
通过总结我院1993年3月以来收治80例中晚期肝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的特点,我们发现:患者出现 MOF 最常见的诊发因素是感染,占40%。首发和多发衰竭器官是肝脏、脑,尤其是出现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可同时出...
梁建新朱科伦李仙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多器官功能衰竭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降低孕妇血中乙肝病毒载量,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新生儿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比新生儿单纯接种HBIG、乙肝疫苗的效果更好。孕妇和胎儿安全性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和携带病毒的孕妇可以考虑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提高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
朱科伦朱郇悯曾文铤梁建新
关键词:核苷类抗病毒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中西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与数种非手术疗法配合中药综合应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组与综合治疗组。单纯TAE组22例,综合治疗组2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可比性。单纯TAE组每例病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2次以上;综合治疗组化疗栓塞2次以上,同时配合中药莪桃汤,7例经皮植入输液泵,22例次经皮穿刺注射酒精。定期随访患者生存期(率)、生活质量的变化及癌灶体积的改变。结果综合治疗组2年、3年生存期与单纯TA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改善在6个月及2年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率)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
区映研喻清和李根成梁建新曾文铤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