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兴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肤活组织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皮肤组织结构丰富,通过皮肤活组织检查可以在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不同的层次中,对神经、血管和汗腺等结构进行形态观察。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上述结构的观察更加精细,一些周围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皮肤组织中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也逐渐被发现。本文就不同神经系统疾病在光镜和电镜下皮肤病理表现作简要综述,以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皮肤病理的认识,促进皮肤活组织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曹煜雯曹立栾兴华
- 关键词:皮肤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神经系统疾病
-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误诊一例
- <正>背景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HNP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周围神经病,又称腊肠样神经病、...
- 周海燕栾兴华曹立
- 文献传递
- 脂质沉积性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分析1例LS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肌活检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LSM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酶中度升高;肌电图多呈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显示肌纤维空泡变性,脂滴明显增多。结论:LSM是一种少见的肌病类型,患者以肢体近端肌无力及对运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确诊依靠肌肉病理检查,预后相对良好。
- 顾寒英汪锡金栾兴华王刚曹立张豫文王瑛
-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病理学
- 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征及钾离子内向整流通道蛋白18亚单位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TP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钾离子内向整流通道蛋白18亚单位(KCNJ18)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15例临床诊断为TPP的患者病史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选取同期25例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 PP)患者及2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技术对KCNJ18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15例TPP患者中男14例,女1例。平均起病年龄为(27.9±8.3)岁,平均就诊年龄为(35.4±8.5)岁。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高代谢症状,肌无力发作时伴有低钾血症。KCNJ18基因检测在TPP患者中发现G17A、G116A、G119A、C167A、G576C、G735A、A745G 7种基因变异,且这7种基因变异也发现于正常对照及HypoPP患者。在8名正常对照中发现T1206C 1个同义突变,8种基因变异在健康对照组的基因频率均大于1%。结论:G17A、G116A、G119A、C167A、G576C、G735A、A745G及T1206C 8种KCNJ18基因变异是一种多态性改变而非致病突变。
- 刘晓黎沈隽逸黄啸君周海燕栾兴华陈生弟汤荟冬曹立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
- 脂质代谢性肌病一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被引量:5
- 2013年
- 患者女性,16岁。主因反复肌无力伴酸痛发作3年余,于2012年2月24日入院。患者自2008年9月至人院时共计6次出现肌无力伴酸痛感,每次发作前均有劳累或受凉史。主要表现为四肢和抬头无力,伴肌肉酸痛感,休息后症状与体征可完全缓解,发作后间歇性“酱油”尿。外院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最高时达30×103IU/L(25~190IU/L)。2岁时曾出现“抽搐”发作,伴高热,5岁时有类似发作,经丙戊酸钠(德巴金)治疗(具体剂量不详)3年无发作,自行停药。患者外祖父母为近亲结婚,其兄2岁夭折(具体不详)。
- 侯媌媌栾兴华黄啸君刘军刘建荣陈生弟
- 关键词:酰基辅酶A缺乏症代谢性肌病脂质
- 合并先心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变、身材矮小和足趾肥大的脊肌萎缩症Ⅲ型
- 目的探讨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Ⅲ型患者的多系统病变特点。方法分析1例SMA-Ⅲ患者临床表现、电生理和影像学改变,用MLPA(多重连接酶探针依赖扩增)技术检测SMN1和SMN2...
- 栾兴华刘军
- 文献传递
- 合并先心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变、身材矮小和足趾肥大的脊肌萎缩症川型
- 目的 探讨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Ⅲ型患者的多系统病变特点.方法 分析1例SMA-川患者临床表现、电生理和影像学改变,用MLPA(多重连接酶探针依赖扩增)技术检测SMN1和SM...
- 栾兴华刘军
- 一种肢体功能位保护器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功能位保护器具,包括,上肢包裹套、下肢包裹套、脚套;上肢包裹套,在手肘对应处设置有手肘切口,上肢包裹套内侧设置有上肢凸起,上肢凸起突出上肢包裹套内壁,且与上肢皮肤贴紧;上肢包裹套内部中空、密封,且...
- 杨屹嵘朱唯一李贤华吴蓓雯方琼刘军陈淑芬钱晓芳蔡王莹栾兴华李啸扬王濬
- 文献传递
- “江边一碗水”致周围神经病变一例
- 目的报道服用药酒"江边一碗水"致周围神经病变一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患者56岁男性,农民。饮约50ml药酒"江边一碗水"后出现腹痛、呕吐伴水样便十余次。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次日感双足麻木;第三日,麻木加重伴行...
- 栾兴华郭正良刘军
- 文献传递
- 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被引量:2
- 2017年
- 报告1例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女,40岁。双下肢斑疹、紫癜、结痂伴麻木疼痛5年,加重5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小腿、足背散在褐黄色胡椒粉样色素沉着,部分呈环状分布。双踝内、外侧有可触及的紫癜、点状坏死、结痂、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小血管栓塞,真皮深层中等大小动脉周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伴管腔纤维蛋白样坏死。左侧腓肠神经组织病理:重度轴索性周围神经改变。该患者诊断为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给予泼尼松和羟氯喹抗炎,西洛他唑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甲钴胺和呋喃硫胺营养神经治疗后,皮损基本痊愈,神经症状部分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
- 陈利红栾兴华赵肖庆徐思嘉施若非郑捷
- 关键词: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周围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