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永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暴雨
  • 8篇中尺度
  • 5篇中尺度对流
  • 5篇中尺度对流系...
  • 5篇飑线
  • 5篇降水
  • 4篇飑线过程
  • 4篇雷达
  • 4篇回波
  • 4篇值模拟
  • 3篇多普勒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水汽
  • 3篇暖区
  • 3篇暖区暴雨
  • 3篇重力波
  • 3篇弓形回波
  • 3篇LAPS
  • 2篇低空
  • 2篇低空急流

机构

  • 29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福建省气象局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华风气象传媒...
  • 1篇河南省电力公...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29篇林永辉
  • 3篇布和朝鲁
  • 3篇于波
  • 3篇郭弘
  • 2篇管兆勇
  • 2篇王鹏云
  • 1篇巢纪平
  • 1篇郭弘
  • 1篇乔林
  • 1篇邱崇践
  • 1篇冯立成
  • 1篇刘黎平
  • 1篇崔哲虎
  • 1篇肖岚
  • 1篇周淼
  • 1篇翟亮
  • 1篇许长义
  • 1篇王柏忠
  • 1篇卢伟
  • 1篇张灵杰

传媒

  • 4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气象学报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国外科技动态
  • 1篇大气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海峡科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耗散作用下赤道海洋表层对风应力强迫的响应被引量:1
2003年
利用一个包含摩擦耗散的浅水运动方程,对赤道表层海洋在大气风应力强迫作用下的响应过程进行了解析求解。研究表明,摩擦耗散一方面对赤道表层海洋的响应振幅有削减作用;另一方面,摩擦耗散的强度影响着赤道表层海洋对大气风应力强迫变化的响应快慢程度,摩擦耗散越强,海洋对大气风应力强迫变化的响应越快。
林永辉布和朝鲁
引发川东暴雨的西南低涡演变特征个例分析被引量:62
2008年
利用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观测资料和MM5模式的高分辨率输出资料,对2004年9月4~6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引发这次大暴雨的西南低涡的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其在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低层850hPa、700hPa候平均水汽通量和各时刻整层水汽通量的分析表明,此次西南低涡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南海,水汽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南侧经青藏高原东部流入四川盆地。在西南低涡的发展过程中,“桑达”台风向西北移动,阻断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退并切断副高,被切断的高压部分滞留在西南低涡东侧,导致低涡不能顺利东移。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西南低涡的发展过程中,中层400-500hPa附近一直伴有涡旋的存在,且此涡旋的发展演变过程与低层涡旋明显不同;中层涡旋的发展不像低层涡旋那样呈现单边持续地增长或衰减的特征,而是呈现明显的增长-衰减-再增长的演变特征,其最大值增长时段和低层涡旋也并不一致。分析表明这个中层涡旋实际上是中层大气里一个中尺度闭合低压造成的,这个闭合低压是由高空槽加深发展而来的。数值模拟输出结果还显示,发生在西南低涡东侧切变线里的对流垂直运动是由高空槽里的闭合低压激发出来的。
于波林永辉
关键词:西南低涡切变线暴雨
强弱南海夏季风年水汽输送路径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提出了一种量化水汽输送路径的方法,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海强、弱夏季风年水汽输送路径的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强夏季风年水汽输送路径偏东偏南;弱夏季风年水汽输送路径偏西偏北,且弱夏季风年水汽输送路径呈抛物线型.南海夏季风活动和夏季风槽的异常必然引起水汽输送的异常,而南海地区水汽输送强度与前期黑潮区域海温异常存在密切联系.
何跃管兆勇林永辉
关键词:水汽通量
梅雨锋上两类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的边界层特征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观测资料以及WRF(Weather rea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输出资料,分析了2009年6月29—30日梅雨锋暴雨过程中两类不同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边界层特征及边界层对两类MCS的触发维持机理,重点分析了海平面气压场特征、边界层冷池、干线及其在MCS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海平面气压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流爆发阶段地面风场存在辐合线,再次激发阶段气压场呈"跷跷板"型的中尺度扰动,即由前置中低压和后置中高压组成,最强的对流带位于中低压和中高压之间的过渡区内;边界层辐合线是第一类中尺度对流系统(MCS1)维持的重要因素;MCS1爆发后边界层冷池生成,冷池前的冷出流与低层环境风产生的强辐合触发了第二类中尺度对流系统(MCS2);存在于中低压和中高压之间的中尺度干线是MCS2的重要特点之一。
许长义林永辉管兆勇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边界层辐合线干线
应用最优化法多普勒天气雷达联合加密雨量仪实时估测降水
利用昆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探测资料和玉溪市84个加密雨量点雨量资料,应用最优化法进行多普勒天气雷达联合加密雨量仪实时估测降水。结果发现,选择合式的格点化输出,应用最优化法可以较好地估测降水,同时发现同一次降水中Z-I关系...
刘春文林永辉崔哲虎
文献传递
华南地区5月降水的水汽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分析了华南地区5月降水的主要水汽通道及变异机制。发现异常多雨年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孟加拉湾和青藏高原南侧;异常少雨年则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偏东,来自南海的水汽缺失,只有来自孟加拉湾和高原南侧的两股水汽,因而南海的水汽是影响华南地区5月降水的重要因素。分析发现当北太平洋的准东西向海温异常是"负正负"分布时,南海地区为异常的反气旋性环流,有利于副高西伸加强;北太平洋海温距平为"正负正"异常分布时,南海地区为异常的气旋性环流,副高东退减弱。此外,北方南下冷空气的阻挡使得季风北界位置偏南,冷空气和季风在华南地区交汇导致5月降水异常增多。
于波林永辉陈菊英乔林翟亮冯立成
关键词:水汽来源冷空气
2013年春季一次强飑线过程中尺度特征研究
2023年
运用多种观测数据,结合WRF模式分析了2013年3月19日发生在黔湘地区一次飑线形成期的中尺度特征。(1)此次飑线发生在高空500 hPa槽前的西南气流中,地面冷锋附近。环境风为西南向,且垂直于飑线长轴的分量小于沿着飑线长轴的分量。(2)飑线东、西两段存在显著差异:东段所在环境干燥,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大,故雷暴大风强而短时强降水弱,对流单体初始于锋区及冷空气一侧,呈碎块状分布;西段环境湿润,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集中,对流单体出现于地面锋区附近中尺度辐合线内,辐合线持久,其上辐合中心处不断有单体新生。(3)此次过程有重力波作用,且飑线西段重力波特征更明显。急流中的波动与中尺度辐合线相交,波动上升气流叠加辐合线上升运动,引起对流发生并迅猛发展,使得对流单体趋向于沿着波动等振幅面排列成带状,进而形成飑线。(4)旧单体南、北两侧均有新对流单体发生:北侧新单体高、低层重力波反相位叠加,对流受到抑制;南侧的新单体高、低层波动同相,上升气流加强,对流得以发展;新旧单体不断迭代更新,飑线整体向东南传播。
吴瑞姣黎玥君林永辉
关键词:飑线中尺度重力波
江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态转换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WRF输出资料,研究了2014年6月20—21日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演变过程、结构特征及模态转变机理。此次暴雨发生在500 h Pa东移发展的短波槽前、850 h Pa切变线与低空暖湿急流之间的不稳定区。MCS演变过程中组织模态发生转变,对流东移发展形成拖尾型(tailing stratiform,TS) MCS,后逐渐转变为平行型(parallel stratiform,PS) MCS。环境风场上,TS型MCS表现为垂直对流线的相对入流,弓状回波北侧有气旋生成; PS型MCS低层表现为垂直对流线的相对入流,中高层表现为平行向相对入流。TS型MCS中,强对流区位于正扰动气压带,形成垂直作用于对流线的气压梯度力,导致相对入流垂直对流线;而在平行对流线方向上,扰动气压变化小,平行相对气流弱,整体呈现为较强的垂直向相对气流; PS型MCS中,气压扰动整体表现为西南正气压扰动与东北负气压扰动的分布特征,在西南-东北向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平行对流线向后的相对入流,导致MCS模态的转变。
王雪林永辉刘善峰
关键词:持续性暴雨
信风张弛对赤道东、西太平洋斜压扰动的影响研究
2003年
利用一个斜压两层海洋模式解析地研究了赤道东、西太平洋对信风张弛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当赤道上空偏东信风张弛或转为西风时,由于打破了海洋原来的平衡关系,结果在赤道东、西太平洋的温跃层附近产生了扰动并开始传播.西太平洋温跃层附近的扰动向东传播的速度远大于东太平洋扰动向西传播的速度,而且与东太平洋温跃层扰动向西传播的狭窄范围和小振幅相比,西太平洋温跃层扰动向东传播的范围和强度均很大.这与最近几次强厄尔尼诺增暖事件暖水从赤道西太平洋向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迅速传播特征是一致的.
林永辉王柏忠
关键词:厄尔尼诺
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对多种探测资料融合研究及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以武汉暴雨研究所引进的美国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为基础,利用"973"项目实验收集的华南、长江流域2008年至2010年间的地面、探空的常规、加密观测和多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数据,通过设计、运行多种LAPS数据融合方案,开展LAPS的本地化试验.分析评估表明,LAPS系统以NCEP再分析数据为背景场的多种观测数据融合,可以改善NCEP再分析场.获得的分析场更接近实况观测.多种观测数据融合的分析场优于单种观测数据融合的分析场.基于多雷达反射率因子拼图,比较LAPS融合多种观测数据得到的分析风场和NCEP再分析风场,结果表明,LAPS分析风场与多雷达反射因子回波拼图的配置更为合理.
刘春文林永辉
关键词:LAPS数据融合多普勒雷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