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勤
- 作品数:25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一胸椎上肋凹解剖变异影像学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T1椎体上肋凹解剖变异的表现特点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97例行颈椎影像学检查的病例,对所有T1椎体上肋凹出现解剖变异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1697例接受颈椎影像学检查的病例资料中,T1椎体上肋凹发生变异的病例共有32例,发生率为18.86‰。结论T1椎体上肋凹加深是T1椎体解剖变异的一种,正确认识这种解剖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林建勤杨泽年彭森罗仲尧王广张婷温运雄
- 关键词:胸椎影像学
- 胆固醇性肺炎的CT诊断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胆固醇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固醇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胆固醇性肺炎,2例表现为肿块样病灶,邻近胸膜增厚,其中1例中度均匀强化,1例呈多环状强化,2例表现为肺段不张,其中1例周围见多发肺大泡及纤维灶,1例并有散在斑点状钙化,增强后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胆固醇性肺炎CT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需病理学检查。
- 郭天畅杨泽年林建勤王广张婷温运雄
- 关键词:胆固醇性肺炎X线计算机
- 低场强MR对脑干急性梗死的诊断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检查对脑干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干梗死42例,分析其常规MRI及DWI表现。结果38例为单侧病变,4例为多发或双侧病变,40例首次磁共振检查发现责任病灶,2例复查后发现责任病灶。各序列对急性梗死病灶显示率比较结果为:DWI〉T2WI〉T1WI〉FLAIR。结论DWI结合T2WI能提高脑干梗死早期诊断的准确程度。
- 罗仲尧林建勤熊巨新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磁共振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比较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磁共振扰相梯度回波(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探讨试验性增强法在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2例患者分成2组。A组109例,接受常规方法行磁共振动态增强;B组103例,接受试验性增强方法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增强结果。结果A组60例(55.0%)获得最佳肝动脉期图像,B组88例(85.4%)获得最佳肝动脉期图像。2肝动脉期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性增强法肝脏磁共振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动脉期的显示优于常规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法。
- 林建勤陈鑫张永利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脏
- DDR双能量减影在扁桃体、腺样增殖体所致儿童鼾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的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subtraction)技术在儿童鼾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儿童鼾症患者进行DDR双能量减影检查,同时做鼻咽部平片和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DDR双能量减影能清晰显示鼻咽部气道,在导致儿童鼾症常见的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的诊断中,DDR双能量减影对病灶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平片。结论DDR双能量减影技术能有效去除周围骨组织影像对气道的重叠,使气道显示更为清晰,对气道狭窄情况的判断更为准确,便于进行鼻咽部气道的测量,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确的术前估计。
- 林建勤唐震陈鑫张丽
- 关键词:DDR双能量减影鼾症扁桃体
- 肺结核继发疤痕癌的CT表现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提高肺结核基础继发性疤痕癌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疤痕癌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肺疤痕癌绝大部分成团块状,边缘模糊或锐利,密度不均匀,可见分叶和毛刺征,常合并空洞或空泡形成,增强后肿块均呈较明显强化,随访CT影像对提示肺疤痕癌具有一定价值。结论肺疤痕癌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鉴别诊断意义最大的是动态观察。
- 罗仲尧林建勤曾晓梅
- 关键词:肺结核继发螺旋CT
- 实验性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试验性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5倒接受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一组203人次按常规方法行CT动态增强(在静脉开始注射造影剂后14~18s进行动脉期扫描),第二组222人次接受试验性增强法CT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增强结果。结果第一组57.1%(116/203)的病例获得了最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第二组87.4%(194/222)的病例获得了最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统计学分析两组肝动脉期图像质量优良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性增强法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动脉期的显示优于常规CT动态增强检查法。
- 彭森程伟光周德明张婷林建勤
- 关键词:CT肝动脉期
-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在颅内破裂性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破裂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患者的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将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A与DSA均发现破裂性动脉瘤15个,其中明显萎陷的动脉瘤1个;与DSA对照,CTA对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颅内破裂性动脉瘤的检出率高、安全、快速,可以作为颅内破裂性动脉瘤首选的筛查方法。
- 郭天畅杨泽年林建勤王广张婷温运雄
-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DR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对胸部骨转移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05年
- 施玲华陈鑫唐震林建勤张丽
- 关键词:胸部肿瘤肿瘤转移
- 胸1椎体上肋凹解剖变异的影像学表现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1椎体上肋凹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与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64例行颈椎影像学检查的病例,对所有胸1椎体上肋凹出现解剖变异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1564例接受颈椎影像学检查的病例资料中,胸1椎体上肋凹发生变异的病例共有26例,发生率为16.62‰结论MRI和CT检查是发现胸1椎体上肋凹变异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以冠状位成像最为直观。
- 杨泽年林建勤彭森罗仲尧王广张婷温运雄
- 关键词:胸椎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