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义川 作品数:19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泉州市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验证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奎硫平组48例,氯丙嗪组4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奎硫平组为70.8%和87.5%,氯丙嗪组为67.4%和84.8%,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阴性因子、认知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奎硫平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氯丙嗪组低且轻微(P<0.05)。结论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奎硫平不良反应较氯丙嗪少,是1种有效、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奎硫平优于氯丙嗪。 蔡庆旗 王哲伟 林义川 张晓阳关键词:奎硫平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HAMD总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总体疗效相当,度洛西汀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林义川 郑金炽 赖晓茹关键词:抑郁症 度洛西汀 氟西汀 临床疗效 rTMS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r TMS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泉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对照组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配合伪刺激。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者使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比较。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WCST总时间和错误思考时间均缩短,选择错误发生率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ESS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TMS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林义川 郑金炽 林世泽关键词:RTMS 经颅磁刺激治疗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疗效 针刺内关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析针刺内关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因工作原因无法配合治疗而退出本实验,观察组有1例因经济原因退出实验。对照组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电图评价2组治疗前后抑郁症改善和脑电图变化情况,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脑电图异常情况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愈显率(19/29,65.52%)优于对照组(6/29,20.69%)(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 林义川 林艺如关键词: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针刺 内关穴 旅行者精神障碍医学观察分析研究 2003年 目的 针对国际旅行者在旅途中出现精神异常状况,本文旨在对旅行者精神障碍进行医学观察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CD-10、CCMD-3对旅行者在旅途中出现的精神异常状况进行分类。结果 旅行者在旅途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差异等带来的影响,以及躯体疾病、旅行劳顿、时差效应等因素的困扰或意外事件应激,诱发精神障碍的发生或精神病的复发。结论 旅行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应引起卫生保健医生的重视和关注,为了保障旅行者的身心健康,防止旅行者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有必要开展对旅行者旅行前和旅行后的心理状况的咨询指导。 王进义 林泽涯 许维森 林义川 欧阳钦芬关键词:旅行者 躯体疾病 不同分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及肠道菌群代谢情况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及肠道菌群代谢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泉州市第三医院的42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作为急性期组,41例缓解期患者作为缓解期组,志愿招募匹配的4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病程等一般资料,并收集血液和粪便标本,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APOB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菌群代谢特征并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急性期组TC、HDL、TG、APOA1、APOB1高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患者上述指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拟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丰度高于缓解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其余指标低于缓解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TC、HDL、TG等血脂水平更高且肠道菌群物种分布主要为拟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与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人群有一定差异。 庄华琴 林义川 徐丽珍 郑金炽关键词:急性期 精神分裂症 肠道菌群变化 血脂 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长效利培酮微球(RLAI)治疗15例精神分裂症1~12个月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入组。15例患者使用长效利培酮微球首次剂量为25mg,随后随着病情的变化,最大剂量为每2周50mg。采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结果:PANSS总分在治疗后各个阶段的降低与基线比较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长效利培酮微球治疗一个月(即第3针)即可起效。长效利培酮微球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 林义川 赖晓茹 蔡秋虹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评分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检测住院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浓度。对血糖、血脂浓度超标者,结合年龄、性别、病程、用药情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156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血糖代谢异常者128例(8.16%),导致糖尿病者34例(2.17%),血脂代谢异常者264例(16.84%)。氯氮平、氯丙嗪、甲硫哒嗪、奥氮平、利培酮均可引起精神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氯氮平引起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最为明显;病程长,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间越长,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蔡庆旗 王进义 林泽涯 叶江水 林义川 王哲伟 张晓阳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 血糖 血脂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线粒体质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及其线粒体质量变化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2—10月在泉州市第三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0~7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 487例)及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 17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PANSS(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评估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绝对计数、线粒体质量(mitochondria mass)、单细胞线粒体质量(single cell mitochondria mass)的差异对比;为研究线粒体参数与临床表现是否一致, 对32例首次就诊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检测数据对比。使用人淋巴细胞线粒体功能分析系统(软件)进行线粒体检测结果校准,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flowjo软件进行流式数据t-SNE降维分析。结果患者组 CD8+T细胞单细胞线粒体质量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ROC曲线确定患者与健康人群临界值为CD8+T细胞单细胞线粒体质量>95.84。不同年龄段精神分裂症患者(20~70岁)CD8+T细胞单细胞线粒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5或P<0.001)。32例首次就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CD8+T细胞单细胞线粒体质量与PANSS数据呈线性正相关[P<0.05, ρ(Spearman)>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线粒体代谢异常, 单细胞线粒体质量显著上调。 赵天一 林世泽 林义川 黄肖峰 王进义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T淋巴细胞 线粒体 米氮平与西酞普兰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西酞普兰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5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两组药物疗效相当,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双重作用,不良反应少。尤其米氮平对性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米氮平与西酞普兰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蔡庆旗 林义川 王哲伟 张晓阳关键词:米氮平 西酞普兰 躯体症状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