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贺勤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肿瘤树突细胞疫苗的研究
- 2008年
- 疫苗是治疗肿瘤的新方法之一。树突细胞是机体内的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现对树突细胞在卵巢肿瘤的应用做一综述,重点介绍卵巢肿瘤树突细胞的类型。
- 杨贺勤张震宇
- 关键词:树突细胞卵巢肿瘤疫苗
- 外科疾病误诊为妇科急腹症六例报告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外科疾病误诊为妇科急腹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误诊为妇科急腹症的外科疾病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均有不同程度腹痛,伴发热3例,腹胀4例,恶心、呕吐1例,无排气、排便4例,阴道出血2例;肠鸣音减弱4例,附件区压痛5例,子宫区压痛1例。肠梗阻4例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和剖宫产术后腹腔内出血各1例;阑尾炎2例均误诊为盆腔炎。误诊时间12 h^2 d。6例中根据开腹探查术确诊5例,行坏死肠管或阑尾切除;试验性治疗有效确诊1例。结论临床上在对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诊治过程中,要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医技检查进行辅助诊断,但不能过分依赖医技检查结果而忽略采集病史和查体。
- 杨贺勤
- 关键词:肠梗阻阑尾炎误诊卵巢囊肿盆腔炎性疾病
- 前置胎盘的特点及其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分析总结前置胎盘特点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前置胎盘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笔者医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155例,将其分为4组,即低置胎盘组(56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17例)和完全性前置胎盘组(60例)。选取同时期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置胎盘组患者存在产前阴道出血,胎盘位置与宫颈内口越接近,出血时间越早、出血人数越多、出血量越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前置胎盘组剖宫产率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贫血及休克的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P均<0.05)。而5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前置胎盘组早产发生率高,新生儿出生体重低(P<0.05);而5组间1min、5min阿氏评分以及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尤其是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可致剖宫产率高,产时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影响新生儿质量,临床上应给与充分重视、积极治疗。
- 杨贺勤王清周莲娥王世军
- 关键词:前置胎盘
- 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及其经卵巢肿瘤提取物致敏后在体内诱发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1)取大鼠骨髓悬液,经Tris-NH4Cl裂解红细胞后得到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2)应用大鼠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大鼠重组白细胞介素4(rrIL-4)、大鼠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rrTNF-α)进行体外培养;(3)培养第5天时加入NuTu-19 Fischer 344大鼠卵巢肿瘤细胞提取物,获得负载卵巢肿瘤提取物的树突状细胞;(4)体内实验检测DC诱发抗肿瘤免疫效力。结果:(1)大鼠骨髓来源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在相关细胞因子作用下可培养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2)体内实验表明,预先免疫的大鼠肿瘤出现时间较晚,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抑瘤率59.4%;治疗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肿瘤体积小,最终肿瘤质量轻,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先行免疫组无明显差异(P>0.05),抑瘤率69.3%。结论:大鼠骨髓来源的BMMNC可培养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可负载并提呈肿瘤提取物,体内实验显示肿瘤提取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可以杀伤肿瘤细胞。
- 杨贺勤张震宇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
- 树突细胞疫苗诱发抗肿瘤免疫特异性的体内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提取物负载的树突细胞(DC)体内诱发抗肿瘤免疫效应的特异性。方法:应用rrGM-CSF(终浓度40ng/ml)、rrIL-4(终浓度40ng/ml)及rrTNF-α(终浓度40ng/ml)体外培养Fischer344大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于培养第12天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标志CD86、OX62抗原,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证实获得树突细胞。分别利用NuTu-19卵巢肿瘤细胞和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肿瘤提取物制备肿瘤抗原致敏Fischer344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得到两种肿瘤DC疫苗,即NuTu-DC和CBRH-DC。体内试验:Fischer344大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NuTu-DC治疗组;(3)CBRH-DC治疗组。于大鼠皮下接种NuTu-19细胞,5天后出瘤,开始于肿瘤接种对侧接种DC疫苗,每隔1周给予疫苗1次,共治疗2次。于第0天(未荷瘤时),第5天(出瘤后),第26天(治疗后1周),第40天(治疗后3周)天眼球取血分析各组动物外周血CD3/4/8表达水平;于荷瘤30,32,34,36,38,40天测量肿瘤体积,观察大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于荷瘤40天处死各组实验动物,取肿瘤组织称重,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大鼠骨髓来源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s,BMMNC)在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以培养出成熟的树突细胞,负载肿瘤提取物后,高表达表面抗原OX-62,CD-86。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4/8水平显示:各组大鼠CD4/CD8比值升高,与未荷瘤时(第0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细胞表达百分率及CD4/CD8在治疗后3周时(第40天)NuTu-DC治疗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而对照组与CBRH-DC比较无差异。通过测量肿瘤生长曲线可见NuTu-DC治疗组各大鼠肿瘤体积较其它两组小,荷瘤第40天时,NuTu-DC治疗组为106.57±56.65mm3,对照组为299.78±118.17mm3,CBRH-DC治疗组为299.12±85.61mm3,与对照组和CBRH-D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NuTu-DC治疗组肿瘤平均瘤重为0.197±0.039g,与对照组和CBRH-DC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
- 杨贺勤张震宇
- 关键词:树突细胞卵巢肿瘤免疫疗法
- 大动脉炎合并妊娠中期引产一例
- 2012年
- 一、病例摘要
患者28岁,因停经19周,要求终止妊娠入院。平素月经7d/30~37d,末次月经2011年6月25日,预产期2012年4月2日,孕2产0。停经2个月尿hCG(+),早孕反应明显。孕期无头晕、乏力、腹痛及阴道出血等。未常规产前检查。血压130/90mm Hg(1mm Hg=0.133kPa)。21年前因头晕、血压高(196~190/130~120mm Hg)于本院行血管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狭窄,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左肾动脉闭塞,右肾动脉开口处重度狭窄,
- 杨贺勤
- 关键词:妊娠中期引产大动脉炎肠系膜上动脉闭塞腹主动脉狭窄肾动脉闭塞
- 卵巢肿瘤细胞激励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发抗肿瘤免疫特异性的体内研究
-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提取物激励的树突状细胞(Dc)体内诱发抗肿瘤免疫效应及其特异性。
方法:
1、利用NuTu-19 Fischer 344大鼠卵巢肿瘤细胞和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肿瘤提取物制备...
- 杨贺勤
- 关键词:卵巢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发
- 文献传递
- 不同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结局的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胎盘类型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168例,将其分为中央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组(中央凶险组,n=23)、非中央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组(非中央凶险组,n=23)、中央型单纯性前置胎盘组(单纯组,n=63)及非中央型单纯性前置胎盘组(非单纯组,n=59)。比较各组患者的围产期情况。结果中央凶险组与非中央凶险组、单纯组及非单纯组患者胎盘植入发生率[34.78%(8/23)、0.00%(0/23)、15.87%(10/63)和1.69%(1/59)]、输血发生率[39.13%(9/23)、4.35%(1/23)、11.11%(7/63)和10.17%(6/59)]及子宫切除发生率[13.04%(3/23)、0.00%(0/23)、4.76%(3/63)和0.00%(0/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凶险组与非中央凶险组比较,早产发生率高[56.52%(13/23),0.00%(0/23)]、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2776.14±570.53)g,(3381.82±500.84)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35%(1/23)、4.35%(1/23)、0.00%(0/63)和1.69%(1/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结论胎盘类型影响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中央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围产期风险高。
- 杨贺勤周莲娥王世军
- 关键词: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