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维磊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延长组
  • 2篇浊积
  • 2篇浊积岩
  • 2篇微相
  • 2篇沉积微相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延安组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油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富集
  • 1篇油气富集规律
  • 1篇油页岩
  • 1篇有利区预测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杨维磊
  • 3篇胡桂林
  • 2篇孟越
  • 2篇冯小龙
  • 1篇潘昊
  • 1篇刘晓锋
  • 1篇李新宇
  • 1篇张龙
  • 1篇万志峰
  • 1篇万念明
  • 1篇李克永
  • 1篇杨锐
  • 1篇陈全红
  • 1篇朱仕军
  • 1篇李文厚
  • 1篇徐志
  • 1篇李丹
  • 1篇孟越
  • 1篇胡桂林
  • 1篇李新宇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地下水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陵地区长6层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黄陵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本次利用钻井取心、测井曲线等资料,对该区长6地层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研究表明:该区长6期为湖泊相沉积,发育深湖浊积岩,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
杨维磊孟越胡桂林李新宇刘正伟
关键词:沉积微相物源方向浊积岩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7段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在西南部较为发育,厚度可达到10m以上,氯仿沥青"A"平均值达到0.87%,具备形成页岩油的地质基础。利用CT扫描电镜技术、核磁共振等技术对长7段油页岩储集空间及储集性能进行定量表征,揭示纳米级黏土颗粒片状孔隙是长7段页岩油的主要孔隙类型,平均有效孔隙度4.86%,平均含油饱和度为44.63%。安塞地区长7段具有页岩油赋存与聚集成藏的物质基础,大规模分布的黑色油页岩、良好的储集空间和充足的烃类,原油黏度低、油页岩可压裂性好、高角度裂缝发育等有利于页岩油在纳米级孔喉中流动和开采,预测资源潜力达到4.42×10~8 m^3,并指出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提高单井产量的攻关方向。
杨维磊李新宇徐志李二党
关键词:油页岩页岩油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安组沉积类型及特征
2015年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物性资料及测井资料分析,对旬邑地区延安组的沉积体系、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旬邑地区延安组延8以及延9期不利于油气成藏,勘探开发潜力小。
胡桂林李丹孟越杨维磊冯小龙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砂体展布
南梁西长8油层组建产有利区预测
2013年
南梁西区位于鄂尔多斯中南部沉积中心,本文通过对长8油藏控制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影响长8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长7层泥岩为长8油层组提供了良好的盖层,位于生烃中心,油源充足,经后期的压实及溶蚀作用,形成岩性圈闭,有利于形成油气藏。
冯小龙杨维磊孟越刘晓锋潘昊
关键词: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浊积岩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岩心观测、薄片观察和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浊积岩的岩石类型、粒度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进行研究。确定研究区岩石类型,通过粒度分析、岩心构造特征、测井相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浊积岩进行识别,划分沉积亚相。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浊积岩成因进行分析。
赵敏王伟杨锐杨维磊胡桂林
关键词:延长组浊积岩
鄂尔多斯盆地镰刀湾地区延长组浊沸石分布与油藏关系被引量:18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镰刀湾地区长6长石砂岩中的胶结物类型复杂多样,质量分数高,主要有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硅质、长石质等,特别是浊沸石胶结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叠置砂体中.在早成岩期由于浊沸石、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及石英的次生加大作用,使原始孔隙度进一步减少,中成岩阶段发生了浊沸石、碳酸盐胶结物及长石等碎屑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东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浊沸石胶结的主要相带,且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中浊沸石质量分数高,连通性差的水下分流河道中浊沸石的质量分数降低,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决口扇微相中浊沸石质量分数低,以钙质、泥质、硅质胶结为主.由于脱羧基作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形成浊沸石溶孔,且从湖盆中心向湖岸方向形成了浊沸石溶蚀相以及浊沸石弱溶蚀相,大量浊沸石次生溶孔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性油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
李克永李文厚陈全红张龙杨维磊
关键词:浊沸石沉积微相油气富集规律延长组
地层压力影响因素分析——以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为例
2010年
地层压力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地层压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垂向载荷、生烃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层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超压地层形成的主要机制。以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为例,指出欠压实与生烃作用是导致车西中央洼陷带和大王北西次洼深陷区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
万念明万志峰章倩杨维磊田野
关键词:地层压力影响因素生烃作用构造应力
薄互层AVO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行业公认技术作为流体检测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单一薄层AVO响应特征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为地层中单一薄层流体检测定性解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地层中沉积更为普遍更的地质结构——砂泥岩薄互层,研究相对较少。文中首先对声学介质和弹性介质条件下的薄互层AVO响应进行研究,其次利用交错差分弹性波动方程对韵律型含气等厚薄互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薄层数和单层厚度对薄互层AVO响应的影响,最后利用梯度的变化特征,对薄互层层进行分类,研究其截距梯度交会(P-G)属性。结果表明,薄互层的AVO响应在声学介质情况下会出现假亮点,在弹性介质中进行数值模拟更加合理。在弹性介质中与单层薄砂岩AVO响应进行比较,发现薄互层单层厚度小于1/8波长时,薄互层对顶面AVO效应起到加强的作用;而当薄互层单层厚度大于1/8波长小于1/4波长时,AVO效应较薄层情况减弱。随着薄互层单层厚度的增加,P-G值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工区薄互层单层厚度和层数确定出薄互层发育的P-G属性的分布范围,从而指导储层预测,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佘钰蔚朱仕军朱鹏宇党洲涛唐绪磊杨维磊胡桂林
关键词:薄互层AVO正演模拟截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