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 作品数:37 被引量:156 H指数:8 供职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建设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更多>>
亚致死剂量百草枯对七星瓢虫捕食及限域搜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七星瓢虫在亚致死剂量百草枯作用下的捕食和限域搜索行为进行了测定.毒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常用百草枯体积比(20 mL/L)低于七星瓢虫成虫的LC50,对七星瓢虫幼虫的杀伤作用死亡率为95.7%.捕食速率测定结果显示,LC20剂量的百草枯会对七星瓢虫尤其是其幼虫的捕食速率产生显著影响,24 h七星瓢虫幼虫、雌成虫、雄成虫的捕食速率分别下降了31.32%,23.47%和25.60%.此外,百草枯对七星瓢虫的限域搜索行为也产生了显著影响,百草枯处理后七星瓢虫搜索速率降低,搜索范围缩小. 徐锐 吴迪 杨松 刘霞 黄忆 周玖玄 况荣平关键词:百草枯 七星瓢虫 亚致死效应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不足和完善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主要是围绕2008年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建立,相关制度设计和条文规范在实践中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现状,难以... 杨松关键词: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 文献传递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侵权责任研究 互联网作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和信息传播的变革,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也应运而生。人们在享受电子... 杨松关键词:电子商务 侵权责任 法定义务 文献传递 一种植物病害标本保存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病害标本保存方法,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存框,所... 刘朝茂 杨斌 杨松 赵长林 刘丽 韩长志 张美硕 范元艳 李欣悦 钟鑫一种植物病害标本野外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病害标本野外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侧滑动连接有贯穿固定杆的撑杆,所述撑杆外部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侧呈倾斜设置的推架,所述撑杆外部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采样块,通过设置的固定杆、撑杆... 刘朝茂 杨斌 杨松 赵长林 刘丽 韩长志 张美硕 范元艳 李欣悦 钟鑫粉拟青霉对华山松木蠹象的感染试验 被引量:8 2007年 为了探讨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Langor et Zhang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在室内初步测定了3个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株系对华山松木蠹象的感染致死率。结果表明:粉拟青霉RCEF0401,RCEF0402和RCEF0301这3个菌株对华山松木蠹象平均感染致死率分别为85%、85%和82.5%,三者间的感染致死结果无显著差异。 杨松 庄辉 洪英娣 柴守权 李永和关键词:粉拟青霉 华山松木蠹象 生物防治 滇东北细梢小卷蛾发生危害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随机样地取样法,调查了滇东北地区细梢小卷蛾Rhyacionia leptotubula的分布危害情况,并初步研究了其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细梢小卷蛾在滇东北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主要分布区均有分布,以会泽县与昭通市昭阳区危害较为严重。在6个林分因子中,细梢小卷蛾危害与海拔高度、林分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树高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坡向、树龄、郁闭度相关性不显著。 杨松 李勤文 马明友 柴守权关键词:林分因子 基于数据分类的害虫识别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分类的害虫识别系统及方法,涉及害虫识别技术领域,使用训练好的虫害分类模型进行识别和分类,构建虫害识别数据集合,若识别出的虫害危害程度超过预期,采集虫害暴发数据,使用训练好的虫害暴发因素识别模型对松林区... 詹钟易 王雷光 杨松 王丽霞 王世春云哈氏肿腿蜂应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2014年 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Buysson)是多寄主型寄生蜂,为我国林木蛀干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已在生产实践中大量应用。通过回顾哈氏肿腿蜂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防治效果,分析影响哈氏肿腿蜂防治效果的因素,探讨了目前规模释放哈氏肿腿蜂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张勃龙 谢燕梅 杨松 柴守权 谢一訢关键词:管氏肿腿蜂 蛀干害虫 松褐天牛的一种室内饲养方法 被引量:1 2016年 用寄主植物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在室内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es)的饲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能正常在云南松木段上产卵,在补充营养后,产卵刻槽数在4~7周达到峰值,之后开始减少;天牛幼虫能在木段上顺利发育,并成功羽化。用云南松在室内饲养松褐天牛能获得卵、幼虫、蛹以及成虫等不同虫态,可满足不同研究所需;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有一定推广应用前景。 张勃龙 窦虹 谢燕梅 刘仪君 杨松关键词:松褐天牛 人工饲养 云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