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秋 作品数:80 被引量:367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系统中低功耗测温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016年 为满足在底水温度波动较大的海域进行海底热流原位长期观测的需求,研制了一种低功耗温度长期采集电路,并与钛合金耐压外壳集成为微型自容式测温单元,在室内和海上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室内测试结果表明:当测温电路进行连续采集时,其平均动态电流为2.1 m A;当电路不进行采集工作保持低功耗状态时,整个测温电路的电流消耗达到最低值,实测为4μA,达到预期设计指标。通过将微型测温单元捆绑在海底地震仪上,在南海西沙和东沙海域成功进行了6个站位的海底原位底水温度长期观测测试,获取了最长约17 d的底水温度波动数据,验证了测量电路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曾信 杨小秋 杨军 于传海 施小斌 丘学林关键词:海底热流 低功耗 测温电路 IODP349航次地热调查数据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海底热流是研究大洋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为了解南海深水区地热特征,利用IODP349航次地热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4个站位浅层热导率数据和3个钻孔的海底热流数据。结果表明,浅层沉积物样品热导率变化范围为0.8~2.2 W/(m·K),变化范围与沉积物成分有关,热导率随深度的增加有小幅增加的趋势与沉积物压实作用有关;U1431D、U1432C和U1433A三个钻孔热流值分别为24±8mW/m2、105±3mW/m2和89±2mW/m2,后两个钻孔通过与前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与前人结果相当,表明了结果的可靠性;U1431D发生地温梯度倒转和低热流异常可能是与钻孔处于水热循环的下降流附近有关。 张文涛 许鹤华 杨小秋关键词:海底热流 数据处理与分析 热导率 深海快速加卸载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快速加卸载装置,包括主舱体和至少一个空气舱体,主舱体两端通过高压球阀控制开关,主舱体与空气舱体之间通过高压球阀连通,主舱体内部设置有温压探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深海快速加卸载方法,包括:关闭所有的高压... 杨小秋 许鹤华 夏林琪 张志刚 陈顺 邵佳 赵鹏 刘璐文献传递 适用于岛礁和山区的便携式钻孔测温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岛礁和山区的便携式钻孔测温系统,包括自容式微型温盐深探头,用于记录并储存下放和回收过程中钻孔不同深度处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电动、手动两用绞车,包括支架、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滚筒、设置在滚筒一侧用于带动... 杨小秋 任自强 孙杰 颜文 施小斌 许鹤华文献传递 一种岩层应力变化温度响应监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层应力变化温度响应监测装置,包括:应力应变传感器,置于岩层钻孔底部,用膨胀水泥充填,用于检测岩层的应力变化;温度响应放大组件,安置在钻孔内所述应力应变传感器的上方,也用膨胀水泥充填,用于检测所述应力变化... 杨小秋 林为人 曾信 施小斌 于传海 徐子英文献传递 一种抱环式深海无缆取样器解锁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无缆取样器自动解锁机构,它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于外管内;外管外壁顶部固定设有周向凸台,周向凸台以下的外管套接触发解锁套管,触发解锁套管可在外管外壁沿轴向滑动;外管管壁中段沿周向均匀设置至少2个锁位通孔... 黄健龙 林间 孙兆华 杨小秋 曾信 周璇文献传递 一种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的数据采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投放站位的确定、投放、调整和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自浮式释放回收等几个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的数据采集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海底热流长期... 孙兆华 杨小秋 曾信 施小斌文献传递 双探针型海底热流计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7 2009年 本文在现有海底热流探针制作技术条件下,首先建立了脉冲式双探针海底测量单元的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获得多组参数F的温度-时间数据,作为"实测"数据,再用脉冲加热有限长线热源(PFLS)模型求解待测介质热导率及其相对误差上限(RE_(λ-UL)),并以RE_(λ-UL)最小为原则,对双探针热流计的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探针脉冲强度(q)、温度测量误差(ΔT_m)和探针长度(L)组合下,都存在最佳探针间距(Best_r),使得RE_(λ-UL)降到最低;(2)随着q增大或ΔT_m减小,Best_r逐渐增大;(3)当q、ΔT_m及探针半径(a)都给定时,Best_r与探针长度(L)呈线性正相关;(4)当a=1.0 mm,且q、ΔT_m分别取为628.0~1100.0 J·m^(-1)、0.5~1.0 mK,若L在20.0~42.0 mm之间时,则Best_r在18.0~30.0 mm之间,此时介质热导率相对误差上限可控制在5.5%以内,同时测量温度可在6 min内达到最大值,即脉冲加热开始后,温度测量只需约7 min,便可满足介质热导率的求解,这比目前常用的Lister型热流计所需海底测量时间缩短8 min左右. 杨小秋 施小斌 许鹤华 徐行 李官保 郭兴伟 罗贤虎关键词:结构优化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印度洋北部海底热流测量 杨小秋 施小斌 赵俊峰一种弹射式深海无缆取样器解锁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射式深海无缆取样器解锁机构,它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外壁,顶部固定设有周向凸台,中部套接解锁套管,下部设有触发装置;外管壁中段沿周向均匀设置至少2个锁位通孔,內管外壁沿周向设置至锁位槽,内外管的锁位孔和锁位... 孙兆华 林间 黄健龙 杨小秋 曾信 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