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眼科疾病自动分类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疾病分类技术领域,揭露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眼科疾病自动分类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目标眼科图像进行图像分类,得到分类眼科图像;对分类眼科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得到分类图像特征,确定分类眼科图像中的病灶图像,获取分类...
- 肖璇李莹高翔纪振宇杨宁
- Krüppel样因子7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及视网膜电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Krüppel样因子7(KLF7)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损伤小鼠RGC存活及ER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RIR组、正常-KLF7组、正常-绿色荧光蛋白(GFP)组、RIR-KLF7组、RIR-GFP组。小鼠8周龄时,正常-KLF7组及RIR-KLF7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1.0×1012 vg/ml过表达KLF7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2-KLF7-GFP)1μl;正常-GFP组及RIR-GFP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同样滴度的仅带GFP的空白腺相关病毒载体1μl。小鼠11周龄时,RIR组、RIR-KLF7组、RIR-GFP组小鼠建立RIR模型并测量眼压。玻璃体腔注射AAV2-KLF7-GFP病毒载体4周后,利用视网膜冰冻切片观察病毒转染情况。RIR建模后第7天,利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定量观察RGC存活率;行全视野ERG检查,观察其暗适应a、b波和振荡电位(Ops)、光负性反应(PhNR)振幅和潜伏期的变化;行视动反应检测,观察其视敏度的变化。玻璃体腔注射病毒4周后,采用Western bol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KLF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RIR组小鼠视网膜RGC存活率,ERG a、b波振幅,Ops、PhNR振幅以及视敏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0、7.157、5.735、8.953、4.744、9.887,P<0.05)。随着刺激光强的增加,小鼠暗适应ERG a、b波振幅逐渐升高,其潜伏期逐渐缩短。与RIR组比较,RIR-KLF7组小鼠视网膜RGC存活率,ERG a、b波振幅,Ops、PhNR振幅以及视敏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0、3.253、3.695、5.825、5.325、4.591,P<0.05)。Western bol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KLF7组小鼠视网膜中KLF7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1)。结论KLF7过表达可提高RGC存活率,保护其电生理功能。
- 李宗媛杨宁罗晋媛杨家翼贺涛邢怡桥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网膜电描记术
- Thy1-YFP转基因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
- 2024年
- 目的:研究转基因小鼠Thy1-YFP在视神经钳夹(ONC)模型和谷氨酸兴奋性毒性(NMDA)模型中YFP阳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YFP^(+)RGCs)的存活率与总体RGCs(RBPMS^(+)RGCs)的存活率差异,以期为Thy1-YFP小鼠在视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8周龄Thy1-YFP小鼠(雌雄不限)共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ONC模型组和NMDA模型组。正常组小鼠进行左右眼对照;模型组小鼠均采用单眼造模,对侧眼为对照眼。其中,ONC小鼠于钳夹后7 d取材,NMDA小鼠于NMDA玻璃体腔注射后24 h取材。取材后,通过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拍照的方式获取RGCs信息,利用Image J计数YFP^(+)RGCs和总体RBPMS^(+)RGCs。统计分析ONC模型和NMDA模型中YFP^(+)RGCs的存活率与总体RBPMS^(+)RGCs的存活率差异,存活率差异以实验眼与对照眼的YFP^(+)RGCs(或RBPMS^(+)RGCs)的密度比值计算。结果:Thy1-YFP转基因小鼠视网膜上YFP^(+)RGCs和RBPMS^(+)RGCs的平均密度左右眼一致,具有可比性,其中YFP^(+)RGCs约占总RGCs的0.19%。在ONC模型中,与对照眼相比,ONC眼的YFP^(+)RGCs与RBPMS^(+)RGCs的密度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YFP^(+)RGCs的平均存活率为(59.4±8.2)%,而RBPMS^(+)RGCs为(33.0±1.7)%,差异达26.4%(P<0.001)。在NMDA模型中,与对照眼相比,NMDA注射眼的YFP^(+)RGCs与RBPMS^(+)RGCs的密度亦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YFP^(+)RGCs的存活率为(46.1±6.0)%,而RBPMS^(+)RGCs为(32.4±3.5)%,差异达13.7%(P<0.01)。结论:转基因小鼠ONC模型与NMDA模型表明YFP^(+)RGCs存活率并不能良好地反映总RGCs的存活率,说明Thy1-YFP小鼠的RGCs并不能代表总体RGCs,存在一定的RGCs亚类特异性。本研究结果为Thy1-YFP小鼠在视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进一步加深了研究者对于Thy1-YFP转基因小鼠的认识,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借鉴。
- 何雪俊王祉祎张宁致杨宁邢怡桥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
- 半乳糖凝集素-1抑制剂OTX008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 2017年
- 目的 观察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特异性抑制剂OTX008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NV)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日龄C57BL/6J小鼠12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模型组、OTX008干预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空白对照组,每组32只.正常组小鼠在正常氧环境下饲养;其余3组小鼠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12日龄时,OTX008干预组小鼠双眼按0.25μg/μl的剂量玻璃体腔注射OTX008 1 μl,PBS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正常组及单纯模型组小鼠不做其他任何干预和处理.小鼠17日龄时,各组作视网膜冰冻切片并行免疫荧光染色,定性观察Galectin-1蛋白的分布情况;作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作全视网膜铺片并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并统计RNV区、无灌注区、缺氧区面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Galectin-1、神经纤毛蛋白质-1(Neuropilin-1)、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pVEGFR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单纯模型组、PBS空白对照组小鼠视网膜Galectin-1蛋白荧光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及内核层明显增强;OTX008干预组小鼠视网膜Galectin-1蛋白荧光较单纯模型组、PBS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单纯模型组、PBS空白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4,P<0.05);OTX008干预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较单纯模型组、PBS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8、7.774,P<0.05).与单纯模型组、PBS空白对照组比较,OTX008干预组小鼠RNV区(t=13.250、12.570)、无灌注区(t=15.590、12.430)和缺氧区(t=9.542、9.928)面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
- 杨宁张雯茜贺涛邢怡桥
- 关键词:动物实验
- 小鼠视神经损伤后的视功能评估
- 2023年
- 目的 通过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视动反应(OMR)评估小鼠视神经钳夹(ONC)损伤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30只6~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C)组、ONC 3 d组、ONC 5 d组、ONC 7 d组以及ONC 14 d组,每组小鼠各6只。NC组不做特殊处理,ONC组小鼠在同一天进行双眼ONC 10 s造模。在相应时间点进行f-ERG和OMR检查,然后处死小鼠取视网膜进行视网膜免疫荧光染色铺片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率的变化。比较NC组与ONC 3 d组、ONC 5 d组、ONC 7 d组以及ONC 14 d组小鼠在不同光刺激强度下f-ERG的a波与b波波幅变化,以及随着视神经损伤时间延长,OMR测得的小鼠视力变化,评估小鼠视神经损伤后的视功能。结果 与NC组相比,ONC 3 d组、ONC 5 d组、ONC 7 d组以及ONC 14 d组小鼠RGC存活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C组、ONC 3 d组、ONC 5 d组、ONC 7 d组以及ONC 14 d组小鼠f-ERG的a波与b波波幅均随光刺激强度增大而升高。在光刺激强度为0.1 cds·m^(-2)、0.3 cds·m^(-2)、1.0 cds·m^(-2)、3.0 cds·m^(-2)时,ONC各组小鼠a波与b波波幅均呈波动性下降;在光刺激强度为10.0 cds·m^(-2)时,ONC各组小鼠a波与b波波幅随ONC时间延长而持续下降。与NC组相比,在0.3 cds·m^(-2)、1.0 cds·m^(-2)、3.0 cds·m^(-2)、10.0 cds·m^(-2)光刺激强度下,ONC 3 d组、ONC 5 d组、ONC 7 d组以及ONC 14 d组小鼠a波与b波波幅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在光刺激强度为0.1 cds·m^(-2)时,ONC 5 d组小鼠a波与b波、ONC 7 d组和ONC 14 d小鼠b波波幅也显著下降(均为P<0.05)。OMR记录的视锐度,随着ONC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并在短期内(14 d)丧失。在ONC 14 d组,小鼠RGC存活率降低至不足10%,各光刺激强度下小鼠a波与b波波幅降低,小鼠OMR也完全丧失,小鼠RGC存活率、波幅、视锐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小鼠视神经损伤后,RGC存活率与视功能迅速下�
- 何雪俊王祉祎张宁致杨宁邢怡桥
- 关键词:小鼠视神经损伤视功能评估视动反应
- 免疫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视神经损伤可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其轴突的丢失,是造成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原因。免疫反应是损伤后的共同步骤,且在视神经病变中常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作用。免疫细胞是其中重要一环,把握好各种免疫细胞在损伤后的分化,减轻其神经毒性,促使免疫细胞朝着有利于保护RGC及轴突的方向发展对于视神经保护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视神经损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此外还对如何深入识别细胞表型以及“固有免疫可能具有记忆”这一新观点等进行讨论。
- 郁璐林沛杨宁邢怡桥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适应性免疫小神经胶质细胞T淋巴细胞
- 外源性缺氧标记探针盐酸派莫唑仑在视网膜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
-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伴随着视网膜无灌注区的形成,而这些无灌注区的缺氧状态缺缺乏特异性的标记物。诸如HIF-1α和VEGF等促新生血管生成因子都被证明不是理想的缺氧标记物,因而我们把目光转向外源性的缺氧标记物。
- 杨宁邢怡桥
- 关键词:缺氧新生血管
- 下调热休克蛋白B8在视神经损伤中对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 2021年
- 目的观察敲低热休克蛋白B8(HspB8)对鼠视神经钳夹(ONC)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敲低HspB8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2-小发夹HspB8(shHspB8)-绿色荧光蛋白(GFP)。雄性C57BL/6J小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NC组、AAV2-shHspB8组、ONC+AAV2-shHspB8组、ONC+AAV2组,分别为10、20、16、10、10只,双眼均作为实验眼。建模后3、7 d,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HspB8蛋白相对表达变化;GFP免疫荧光染色确定AAV2-shHspB8-GFP转染情况。建模后5 d,视动反应(OMR)、暗适应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f-ERG)检测各组小鼠视敏度、振荡电位(OPs)、明视负向反应(PhNR)振幅和潜伏期;视网膜铺片计数各组小鼠RGC。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Welch法校正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 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NC3组小鼠视网膜中HspB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3,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NC5组小鼠视敏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波、b波、OPs、PhNR振幅下降,b波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NC3组、ONC5组、ONC7组小鼠RG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90,P<0.01)。病毒转染后4周,转染率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V2-shHspB8组视敏度,a波和b波、OPs、PhNR振幅、RG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NC5+AAV2-shHspB8组RGC计数较ONC5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2,P<0.01)。结论ONC诱导HspB8在视网膜中表达,导致RGC死亡并损害小鼠视功能;下调HspB8对ONC所致的RGC死亡具有保护作用。
- 谢斐葭贺涛杨宁杨家翼花蒂豪罗晋媛李宗媛邢怡桥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质类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转染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原代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缺氧模型中对抗缺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原代细胞取材于C57BL/6小鼠视网膜,Thy-1、Bm-3a、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进行细胞鉴定。实验组:常氧对照组、Ad—CREB组、Ad-绿色荧光蛋白(GFP)组、缺氧模型组。缺氧环境由三气培养箱构建,条件为:94%N2,5%CO2,1%O2。各组细胞在24、48h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el-2)、磷酸肌醇3激酶(P13K)mRNA及蛋白水平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观察到细胞中有Thy-1、Brn-3a、Neurofilament表达,证实细胞为RGC。在荧光显微镜下RGC可表达GFP,说明CREB成功转染。阿尔玛蓝(AlarmarBlue)检测结果显示常氧对照组和Ad—CREB组RGC活性明显高于Ad-GFP组和缺氧模型组(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CREB组中CREB、BDNF、bcl-2、P13KmRNA(2.213±0.609、0.703±0.053、0.873±0.075、2.280±0.399)及蛋白表达(0.403±0.011、0.369±0.006、0.516±0.014、0.652±0.011)较Ad—GFP组(mRNA:0.458±0.066、0.432±0.023、0.555±0.103、1.076±0.011;蛋白:0.273±0.003、0.188±0.012、0.404±0.013、0.439±0.017)、缺氧模型组(mRNA:0.800±0.156、0.287±0.023、0.443±0.083、1.096±0.286;蛋白:0.194±0.005、0.134±0.006、0.331±0.011、0.369±0.010)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CREB通过激活P13K信号通路,上调bel-2调节胞内BDNF的表达水平,从而调控RGC的存活,CREB可能是起到保护视神经作用的治疗新靶点。
- 田凯琳贺涛程谷萌杨宁沈吟邢怡桥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保护
- 小鼠视神经损伤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小鼠视神经钳夹损伤(ONC)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率变化。方法选取97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5只)、ONC组(87只)。正常组双眼不进行任何操作;假手术组左眼不进行任何操作,右眼行假手术操作;ONC组左眼行ONC,右眼行假手术对照。正常组分别计算左右眼RGCs密度,比较其差异;假手术组计算假手术眼RGCs密度,比较其与正常组平均RGCs密度的差异;ONC组中,以左眼(ONC眼)与右眼(假手术眼)RGCs密度的比值计算RGCs存活率,然后比较不同钳夹持续时间(5,10,20,30 s)的RGCs存活率差异(取材时间统一为钳夹后7 d),以及不同取材时间(3,4,5,7,14,30,60,90,180 d)的RGCs存活率差异(钳夹持续时间统一为20 s)。结果正常组左右眼RGCs密度分别为(5167.3±55.6)个/mm^(2)和(5199.6±44.8)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假手术组RGCs密度分别为(5183.5±33.4)个/mm^(2)和(5151.5±87.6)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NC组不同钳夹时间(5,10,20,30 s)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37.6±1.1)%、(34.0±0.9)%、(33.6±1.6)%、(30.3±0.6)%(P<0.01)。钳夹5 s与30 s相比,ONC组小鼠RGCs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不同钳夹时间相比,ONC组小鼠RGCs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NC组不同取材时间(3,4,5,7,14,30,60,90,180 d)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85.4±2.0)%、(67.6±3.1)%、(43.0±1.0)%、(33.6±1.6)%、(22.7±2.0)%、(12.8±0.6)%、(10.4±0.8)%、(8.6±0.5)%、(6.7±0.2)%(P<0.01),尤其3~5 d,RGCs存活率大幅下降,30 d后RGCs存活率呈平稳下降趋势。结论在ONC小鼠模型中,不同钳夹持续时间对RGCs造成的损伤程度不同,且ONC后RGCs死亡呈进行性发展,提示在原发性损伤(钳夹)后,小鼠的RGCs经历了继发性损伤。因此,有效控制RGCs的继发性损伤,可能成为治疗视神经损伤性疾病的关键。
- 杨宁张宁致何雪俊邢怡桥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