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婷婷 作品数:4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胰腺炎脂肪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P)患者脂肪泻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CP患者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脂肪泻累积发生率,脂肪泻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591例CP患者随访率为85.62%,平均随访时间(10.6±6.3)年。发生脂肪泻152例(25.72%),男女比例为3.61∶1,病因以特发性慢性胰腺炎(ICP)为主,有120例(78.95%)。CP确诊后1、5、10年的脂肪泻累积发生率为20%、26%、29%,男女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发病年龄、确诊年龄、性别、酗酒、吸烟、遗传因素、胆管狭窄、胰腺假性囊肿、腹痛9个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中发病年龄(RR=1.055,P=0.035)、胆管狭窄(RR=1.943,P=0.041)和腹痛(RR=0.419,P=0.006)为CP患者脂肪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过四分之一的CP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脂肪泻,发病年龄大、胆管狭窄、腹痛为发生脂肪泻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金欢 杜婷婷 胡良皞 廖专 叶博 李白容 郑兆泓 季钧淘 王丹 张菂 毕雅维 曾祥鹏 李兆申关键词:胰腺炎 慢性 脂肪泻 慢性胰腺炎死亡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CP)患者生存情况、死亡原因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上海长海医院住院的CP患者资料,寿命表法计算死亡的累积发生率,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591例CP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9∶1,随访率为85.6%,平均观察时间(10.6±6.3)年.共30例(5.1%)患者死亡,排除2例意外或死因不详者,28例患者的死亡中位年龄为62岁,与发病时间间隔8.2年.CP发病后1、5、10年的死亡累积发生率为0、2.18%、6.86%;CP确诊后1、5、10年的死亡累积发生率为0、4.14%、7.44%,男女之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56).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7个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得出CP确诊前伴有脂肪泻(OR值为5.780)及酗酒(OR值为4.524)为其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CP确诊前已伴有脂肪泻或酗酒的CP患者更易出现死亡. 夏天 杜婷婷 李白容 胡良皞 廖专 郑兆泓 叶博 季钧淘 王丹 林金欢关键词:胰腺炎 慢性 死亡率 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液免疫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2015年 目的 检测慢性胰腺炎(CP)患者各项血液自身免疫指标的阳性率,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上海长海医院消化科就诊的409例CP患者的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抗胞浆型中性粒细胞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I)、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单链-DNA抗体等25项血清相关自身免疫指标,并与系统检索的Pubmed数据库内相关文献的健康人群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409例CP患者中仅检出anti-β2-GPI、ACA、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11.7%、1.4%、1.9%,其余指标均为阴性.其中anti-β2-GPI阳性率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显著提高(11.7%比3.4%),ACA阳性率低于健康人群(1.4%比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抗单链-DNA抗体阳性率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nti-β2-GPI对于CP的诊疗具有潜在价值,ACA的临床意义尚不确定. 郑兆泓 赵九龙 杜婷婷 胡良皞 廖专 叶博 李白容 季钧淘 王丹 林金欢 李兆申关键词:胰腺炎 慢性 自身免疫疾病 生物学标记 GLYCOPROTEIN 慢性胰腺炎继发胆总管狭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2014年 胆总管狭窄(common bile duct stricture,CBDS)为慢性胰腺炎(CP)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胆管炎等,严重时可进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内镜介入和开腹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内镜介入目前已成为临床一线治疗手段,手术主要适用于无法排除肿瘤和内镜治疗失败的患者.本文从CP继发CBDS的临床特征、自然病程、治疗方案选择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做一综述. 杜婷婷 胡良皞 廖专 李兆申关键词:胆总管狭窄 慢性胰腺炎 继发 诊治 胆汁性肝硬化 内镜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