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20例中国人HCVⅡ/1b型高变区1序列变异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动态研究中国人群HCVⅡ /1b型包膜蛋白E2 /NS1高变区 1(HVR1)序列变异规律、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从 2 0例HCVⅡ /1b型感染的中国病人血清中扩增了HCV部分包膜区基因片段 (nt144 9~ 15 86 ,HCV J) ,纯化后直接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中国人群HCVHVR1位于氨基酸 (AA) 384~ 410位 ,有 6个较保守的AA位点 :385位Thr,389、390、40 6位Gly ,40 3位Phe ,40 9位Gln。自然病程组核苷酸 (nt)变异率每年 [0~ 2 0 7(平均0 5 0 ) ]× 10 1个 /位点 ,AA变异率每年 [0~ 6 2 2 (平均 1 2 4) ]× 10 1个 /位点 ,干扰素治疗组nt变异率为每年 [0~ 5 0 3(平均 2 31) ]× 10 1个 /位点 ,AA变异率每年 [0~ 10 7(平均 4 40 ) ]× 10 1个 /位点。干扰素治疗对HVR1区变异有较强的免疫选择作用 ,HVR1变异率高低与慢性肝炎的临床病程有一定联系 ,肝炎活动期变异明显。结论 对HCVHVR1区变异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HCV慢性感染机理、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及疫苗设计等。
- 赵军程云苏琴李静段学章刘茂昌何江英曹阳付体权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
- 中国大陆庚型肝炎病毒结构区与非结构区部分cDNA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2
- 1996年
- 作者在建立检测庚型肝炎病毒酶免疫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将抗-HGV阳性病人血清经逆转录─巢式PCR分离部分HGVcDNA片段,用与HGV基因互补的特异寡酸引物进行双脱氧核苷酸链末端终止法──PCR直接测序。结果表明,中国大陆HGV-302Ⅰ株部分cDNA序列与Linnen等报道的HGV美国株cD-NA序列有极高的同源性。5’端非编码区、前1区、包膜E1区、NS3区和NS5区与美国株cDNA序列有高达90%以上的同源性,编码相应氨基酸的同源性达96%。表明HGV感染虽呈全球分布,但在进化上属遗传高度保守。
- 程云郭仁锋李伯安罗清华曹阳张建宗貌盼勇马洪滨李静薛净
-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病毒CDNA
- HBsAgS与GM-CSF融合基因在L929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 1999年
- 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主蛋白的编码基因S与人GMCSF 基因融合后, 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1 中, 经质粒酶切鉴定及DNA 序列分析证明, 目的基因(1. 1kb) 插入pcDNA1 的CMV 启动子下游。以获得的重组质粒pSGM 转染L929 细胞, 经RTPCR 及细胞原位杂交证实了目的基因的转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 利用抗HBs 和GMCSF抗体, 检出目的基因在L929 细胞中的表达。该结果为用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免疫打下了基础。
- 郭仁锋孙蕾程云李静曹阳罗清华赵军李伯安薛净
- 关键词:GM-CSFL929细胞基因表达融合基因
- 庚型肝炎病毒RNA、NS_5抗原在肝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 1998年
- 目的研究 HGV RNA 及 HGV 抗原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17例 HGV 血清标志阳性患者进行了肝组织 HGV RNA 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原位杂交 HGV RNA 阳性8例,阳性率47.05%,阳性信号均存在于肝细胞的胞浆中;免疫组化3例 HGV NS_5抗原阳性,阳性率17.64%,均为胞浆型。结论 HGV RNA 及 HGV NS_5抗原阳性细胞及其周围肝细胞未见特殊病理改变。
- 辛绍杰王松山程云王林杰李静薛生罗清华郭仁峰李伯安曹阳张建宗
- 关键词:庚型肝炎原位杂交HGV
- 丙型肝炎高变区多肽的同源模建与抗原性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通过计算机同源模建,寻找丙型肝炎高变区中保护性多肽抗原表位。方法用计算机同源模建预测多肽的抗原性,然后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验证其抗原性。结果同源模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结论同源模建是一种高效寻找具有保护性的抗原多肽的经济快速的方法。
- 苏琴郑宇林芳赵军李伯安李静高蓉程云
- 关键词:同源模建抗原表位丙型肝炎
- 整体护理与模式病房建设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马昆宏任岳波吴建中杨滢刘琼李静
-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理质量监控术后康复指导新毕业护士护士职责